勵志人生首頁勵志人物

趕集網楊浩涌:學他者生像他者死

趕集網楊浩涌:學他者生像他者死

2005年前後創業的一批網際網路公司,能挺到現在還活著的,基本上都已小有所成,楊浩涌創立的趕集網即在其中。

楊浩涌,1974年生,獅子座,安徽人。1996年獲得天津大學精密儀器專業學士學位,1999年獲得中國科技大學工學碩士學位,後赴美國留學。先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後轉到美國耶魯大學,2001年獲得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畢業後,楊浩涌在矽谷數家或小或大的公司供過職。2004年底,楊浩涌辭職回國創業,並於次年年初建立趕集網至今。

楊浩涌回憶人生和創業的幾個節點,每一步都堪稱是步步驚心。比如,他在矽谷輾轉,想拉一筆投資回國創業,但錢沒拉到,創業的IDEA已被對手看上,他只好匆忙回國小本創業,上線趕集網一個月後,全國出現了2000家分類信息網站。再比如,他苦熬數年,山窮水盡發不出工資之時,有投資要進來,卻遇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投資變成慢動作,若非2009年4月份趕集網業務實現盈利,可能就如夢幻泡影了。

從2004年12月辭職回國創業,距今(2012年1月)已經七年了。

我特別記得我當時辭職那天,我是逼著自己從座位上站起來,去跟我的美國老闆說,我要離開這家公司了。老闆問我做什麼,我說我要回國創業。我也有過猶豫,那時候我在美國拿著很好的薪水,還在申請綠卡,將來會有不錯的前途。如果回國創業,資金又少,競爭可能會很激烈,做不成怎麼辦?

最終還是性格決定命運吧!我選擇了回國創業。我覺得我是比較敢冒險的一個人。做事情時,我敢賭,我比其他人更清楚我的優勢和劣勢。

我們這代人的時代烙印

我們這代人,其實也蠻特別的。

我生於1974年,那時候文革還沒有結束,然後剛開始懂事的時候就伴隨著改革開放(70年代末開始)。到了上大學的時候(1992年),又遇到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中國剛剛開始國企改制,大量的工人下崗。我們去天津拖拉機廠、手錶廠這些國企實習時,看到工人的日子的確苦,而身邊的大學老師也掙不到什麼錢,那時流行一句話叫「搞核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因此,我們這代大學生相對比較迷茫。我大學的時候學的恰好還是工科(精密儀器專業),所以當時讀研也是一個比較被動的做法,就覺得工作不如意就讀研了。

但是我們這代大學生對商業比較敏感。我在校園裡就合夥搞過電影,把學校大禮堂承包下來,從外面租借影碟,貼個海報就賣票,每場都能掙到一些錢。在中科大的研究生時代,我還去找俞敏洪談代理新東方的英語資料,我甚至跟他直言,不給代理就盜版。後來我真的拿到了合肥區的代理權,再因為中科大出國的人特別多,所以我的生意還不錯,最好的時候一個月掙一萬塊錢。而當時大學畢業找的工作月薪也才一千元。

我還有個特別的記憶。有一年,我從4月到11月,7、8個月裡無論去上課、去旅遊,去哪裡都躋拉著一雙拖鞋,沒有穿過另外一雙鞋,用石康的話來說,日子過得是「晃晃悠悠」。更早的高中時代,我甚至還逃課、打架、泡遊戲廳。我上的高中是整個安徽最好的中學,但是我的成績一直還可以,總之是個比較另類的角色。我說這些其實也沒什麼意義,我想說的是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烙印,就像美國六十年代的嬉皮士文化一樣,這多少都會對你以後的發展產生一些影響。

因為中科大是一個出國風氣特別濃的學校,碩士畢業後,我又趕上了出國的大潮,就到了美國。

300周年與911事件

2001年,我在這一年裡經歷了三件大事。

首先,2001年正好是耶魯大學300周年,而我們正是第300屆畢業生,學校里做了幾乎整整一年的活動。小布希、柯林頓、希拉蕊紛紛來做演講,耶魯大學圖書館也拿出了包括畢卡索的畫等平時難得一見的珍藏品。耶魯大學的精華在於社會科學領域的教育。我藉此機會開眼界不少,白天到處聽課聽演講,晚上回到計算機房,通宵寫作業。

第二件事情是親身經歷了美國IT界的大震盪。2001年上半年正是美國網際網路泡沫的巔峰,那時候很多網際網路公司電話都打到我們宿舍來,問我們什麼時候畢業,只要答應簽約,就許諾高薪,預付一筆上萬美元的額外薪水,我聽說最厲害的高達10萬美元,人才都搶成這樣了。

到了下半年,泡沫破滅後是一段黯淡時光,所有大公司全部不招人。幾乎到了畢業就失業的地步。我7月份到了美國矽谷,每天穿著西裝開著車出去找工作,花了兩三個月才找到第一份工作。美國IT界曾經發生的前後變化跟去年(2011)我們國內電商上、下半年的變化一模一樣。

第三件事情其實跟第二件事情是連著的。我是9月4號找到的工作,一周之後,就發生了震驚全球的「911事件」。不但大樓倒了,所有的公司也全部停掉了,不可能再找到工作。一方面,我覺得我的運氣還算是好的,另一方面我覺得生命真是無常,能活著,就應該珍惜生命。

2001年的這些經歷,反而使以後的我越來越平靜,對人對事都有了新的認識。網際網路泡沫是怎麼樣、泡沫沒了怎麼樣,我也全知道,對以後創業也更有把握。後來我做趕集網,沒有太浮躁,都是基於我的這些經驗。

在矽谷里的那些年

從2001起,到我回國前的三年里,是我學技術最用功的時候,基本上只要有時間,我都在看書。另一方面,矽谷創業的氛圍也在吸引著我。

矽谷是一個非常適合創業的地方,只要你有好的想法,有好的技術,有好的創業團隊,就會有人投資你。很多創業公司你能看著它們由小到大成長起來,最後被收購或者是上市。我甚至與這些小公司擦身而過。

比如Google,在2002年的時候還是一個很小的公司,還沒有今天的趕集網大。我對搜尋引擎不感興趣,所以沒想過要去應聘它。但是我的同學周杰去了Google,是我開著車送他去面試的。多年之後,周杰回國創辦了浪淘金。

除了Google還有亞馬遜,當年都是很小的公司,但是今天都成為業內的巨人。在矽谷的這種視角教會我大事起於小,做於細。就也是我自己經常提醒自己的,一個看著很宏大的目標,你把它分解到最後都是一些非常小非常細的事情,而你能做的就是把這些小的事情一步一步做大,創業就是這樣。

我知道我始終還是要回到中國去創業,因此我不停地在尋找可行的項目,一刻也沒有閒著,有些拉上別人,有些自己做。我嘗試過網路安全的項目、硬體的項目、無線網際網路的項目。我把這些Idea都寫成創業計畫書,然後不停地遞給風投們。基本上都是石沉大海,沒能見上。

一直到2004年的6月份,那時候Craigslist剛開始在美國興起。有一天吃飯的時候,我跟我哥哥楊浩然說,我覺得這個Craigslist挺好的,國內好像還沒人做,不如我們也回去搞一個算了。我們都覺得這個東西都挺實用的,都是解決生活上比如租售房屋、買賣二手車之類的。然後就開始寫代碼,開始去找VC。找了三家,我記得很清楚,第一家是IDG,第二家是DCM,第三家是Dragon Venture,想不到三家都對我的這個項目感興趣。

IDG給我反饋,說很看好我這個項目,但是有些早,讓我先做著。DCM的負責人見了我之後,還拉我見了投資人,但之後就悄無聲息了。這兩個算是成功了,最起碼人見著了,願意聽咱們講對吧。我當時分析,自己沒什麼優勢,在中國也沒有商業經驗,就是懂代碼而已,中國懂代碼的人太多了,唯一可能的優勢就是我比別人發現這個點子發現得早。所以我的藏著掖著,不能告訴太多的投資人,不能到處給別人講。所以我是很謹慎的。

最擔心的事情來了。可能是DragonVenture曾投資過國內的億友網,他們把億友的一位中國創始人(暫且稱呼他為M先生吧)也叫了過來一起聽我的項目,而這都是我事先不知道的。巧的是M也從億友出來了,正在尋找新的投資項目。非友即敵。我知道如果不能跟M合作,他就可能是我最直接的競爭對手,因為我的想法他全部了解了。

這次會見結束後,我主動約了M先生吃飯,提了兩個要求:一、希望M不要盜用我的項目;二如果M有興趣可以加入,做聯合創始人。M顯然是感興趣的,但是他提出要做新公司大股東,我不能接受,於是談崩了。而且,聽M先生的語氣,我不接受他合作的條件,他一定就會做相同的項目。當然,Dragon Venture那邊也談不下去了,都是想不投資就占股份的主兒。我當時很弱勢,主動權都在別人手裡。

前有狼後有虎,我思來想去,不能再等了。我當時對自己說,我說你不是一直想創業嗎,如果這個機會你再不抓住,你這輩子就這樣算了。因為這是我在矽谷混了三四年後能看到最好的。猶豫不決,而且做網際網路成本不高,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項目。其他項目都是需要一兩百萬美金融資才能做的。

於是我就放棄了美國綠卡,回到了中國。那時候谷歌也上市了,我的兩個在谷歌工作的朋友手裡頭有了些錢,再加上我和我哥哥的積蓄,一共湊了10萬美元,就是我們創業的全部資本。

創業趕集網的那些事

我是2004年12月23日回到北京的,我記得非常清楚,因為那是聖誕節的前兩天,北京下了一場很大的雪,我落地後,雪就開始下。我動作算是非常快的,2005年1月3日,公司就註冊成立了,最初的員工到位。

我當時想到的第一個域名並不是Ganji(趕集),而是Renren(人人),去查了一下,被註冊了,也沒法買過來。陳一舟的,他後來也用Renren做了分類信息,而不是今天的人人網。後來他放棄了分類信息,直至08、09年重新啟用這個域名。06年的一次活動上,我見到了陳一舟,我說我是趕集網的,那時候陳一舟的網站還是貓撲有名,但他跟我開玩笑,說他是人人網的,有點我也是做分類信息的意思。

Ganji(趕集)這個域名是我想到的第二個域名,從一個韓國人手裡買的,當時他正好要賣,開價3000美元,我直接聯繫到了他,砍到1700美元,買了,超值!這事兒現在想想都感到幸運。

招到人之後,我快馬加鞭寫程式,趕集網3月23日上線。上線的時候我發現我挺悲哀的,我以為我是國內第一個分類信息網站,後來一看,新浪的分類信息已在3月12日上線了,3月15日,eBay的分類信息網站也面世了。(名人名言  )趕集上線一個月後,像是憑空冒了出來,國內的各種大大小小的分類網站一下子激增到2000多家,市場一片血紅,到今天,有競爭力的僅剩3家(編者註:趕集網、58同城、百姓網)。你說,趕集網上線要是再晚一個月,我還做不做呢?

我後來見到新浪分類信息的負責人,他說,實話告訴你,你的那個分類信息創業方案我在2004年的12月份就見過,是M先生給我的,然後導致新浪有了分類信息。另外,還有一個更巧的事,也是後來知道的,創業時所在辦公室的樓上就有一家也是做信息分類網站的公司,也是M先生投資的。基本上跟趕集網同時上線,後來也沒做起來。

學他者生像他者死

那麼當時2000多家分類信息競戰,到今天,為什麼只有我們和其他兩家剩下來呢?我的答案是,學Craigslist者生,像Craigslist者死。

那時,許多網站一上來就照著Craigslist的模樣把架子搭得很大,設立了很多城市的分站,並提供了多個服務類目。這樣看起來,是很像Craigslist了,但是並不適合中國市場。中國市場是個很特殊的市場,很多國外的網際網路項目搬過來後,必須本地化,接上地氣,做好人氣,才能長久地活下來。

當時差不多每家都標榜自己是覆蓋全國100個城市的全國性分類信息網站,只有我們只關注在北京地區,並且將所有的精力專注在租房、二手貨和交友三方面。一方面是我們的資金實力不如別人,經驗也不夠豐富,正如田忌賽馬,如果想贏的話一定要拿自己的優點去打別人的弱點,所以我們就縮小範圍,全力攻占一個『山頭』。另一方面,就是上面的這個原因。

為了打開北京市場,我們想盡各種辦法,比如在高校派送印有趕集網介紹的課程表;和社區的物業商量,把「不能踐踏草坪」的牌子交給趕集網免費製作,為的就是能在上面印上趕集網的標誌……趕集網從創建時的每天只有幾個帖子發展到每日有幾百個帖子,到2005年7月時,我們在北京的所有信息量超過了新浪、eBay兩個入口網站的分類信息版塊。

趕集網真正獲得長足發展是在獲得投資之後,從2009年年初的二三十人發展到2011年底的2100人,我們發展得特別快。而在這之前,我們苦熬了4年。

這4年對我們的磨鍊其實是很重要。那時候我們看不見錢,支撐我最大的是這個網站本身的一個價值。最困難的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當時資金快斷了,給團隊發不起工資,我當時鼓勵大家,趕集一定能活下去,離錢越遠離成功越近。離錢遠的事情,別人不會幹,我們才有機會,才能體現價值。

不是說大家都別掙錢然後早晚會成功,它更多的是說如果有很多的用戶,它早晚是有價值的,用戶端會產生價值。我跟別人講,如果我趕集都做不起來,你別指望你別的能做起來。人的內心總得相信一些東西。

2011我們二次創業

剛剛過去的2011年對於趕集網來說是變化巨大的一年,我們在數據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同時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我們在這一年裡嘗試了趕集婚戀、趕集懸賞、螞蟻短租和趕集團購新業務。然後我們聽到了一些聲音,大概是覺得趕集網有錢之後就不專注了。

其實不是這樣。我們能做到今天,是因為我們在趕集網發展的前六年,都是非常專注的,甚至在2006年4月份之前,整整接近兩年的時間我們只做了一個北京站,上海都沒有碰,更不用說其他業務。而2011,進入趕集發展的第七年,我們為什麼涉足了這麼多的新業務呢?

還可以拿阿里巴巴來做例子,我一直覺得在增長速度和用戶這些做法上,阿里巴巴和趕集網都蠻像的。但是如果馬雲一直停留在阿里巴巴里,他就沒有後來的淘寶,沒有支付寶,沒有淘寶商城……專注不是說你只做這件事、把這件事做好,那樣的話你就是墨守成規。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就要讓公司一個階段接一個階段地往前走。在你專注業務的基礎上,總有一些新興的機會你要抓住的,你需要不斷地去嘗試。

比如趕集婚戀,也就是我們原來的交友頻道。兩年前我跟投資人說,交友這種形式在中國做不起來,太辛苦了。後來我們把這個頻道包給世紀佳緣了,世紀佳緣一個月付給我們好幾十萬。因為我們把有交友需求這部分流量導到了佳緣那裡去,而且每天都有一二十萬的用戶。於是,我們發現用戶其實對交友的需求是非常旺盛,而之前我們一直未能給他們提供一個好的產品。另外,我們再整體上看看交友市場,都是採用收會員費這種模式。但大部分用戶上來都是試試,你找他收錢就跑了,這是行業里很大的問題。

所以我們才覺得,這個東西對趕集來說可能是個機會。我們有用戶、有錢、有人,做這個東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且現在婚戀交友網站的商業化做的太厲害了,這對我們是有利的,也符合我們「離錢越遠,離成功越近」的價值判斷,於是,我們就做了免費的「趕集婚戀」。其他的項目也是如此,都是基於趕集網巨大的用戶群。前幾年的專注為我們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使我們得以在這個基礎上「二次創業」。我們希望我們有一天,能排在中國前十的網站裡。

2011年下半年,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競爭非常激烈,但團購和電子商務網站不會消失。儘管2012年對網際網路企業來說不會是太好的一年,但趕集網仍然會用資金做一些新的業務和嘗試,相對的壓力也會小一些。

我作為草根工程師創業是有恐慌和自卑的。我知道自己不能跟雷軍、古永鏘這樣從大公司出來的人比。怎麼辦?最簡單的就是勤能補拙。我會夜裡3點鐘突然醒來,看網站哪裡要改。沒有勤奮,憑什麼能贏別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