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超越自卑讀後感

超越自卑讀後感(一)

今天,我讀了阿德勒的《超越自卑》,從心理學層面了解了人的自卑情結,優越感和人生的目標。

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沒有一個人對其現實的地位感到滿意的;而對優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超越自卑,關鍵在於正確對待職業,社會和愛情,正確理解生活。

自卑感的表現形式有多種多樣,沒有人能長期忍受自卑之感,它一定會迫使它採取行動來解除自己的緊張狀態。即使一個人已經沒有勇氣面對生活,但他仍然要設法擺脫自卑之感,不過這種人採取的方式不是設法克服自卑感,而是用一種優越感來痲醉和欺騙自己,使自卑感越積越多,因而在困難面前表現猶疑,彷徨,甚至退卻的舉動。

自卑感本身並不是變態的,實際上它是人類不斷發展的動因,人類的全部文化都以自卑感為基礎。

每個人都渴望優越感的目標,對優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類的通性,優越感的目標取決於每個人所賦予生活的意義,是建立在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之中的。

增加對他人,對社會的興趣,使我們真正認識到「奉獻乃是生活的真正意義」;培養平等的,積極的與人合作的習慣,使我們追求奉獻社會的優越感的目標,這樣慢慢的我們會獲得成功

超越自卑讀後感(二)

人類存在的意義在於,必須與人類發生關係否則一切都變得沒有意義,我們說到木頭的時候,是跟我們有關的木頭,說到石頭的時候是跟我們有關的石頭。存在的意義,其本質是受自然限制的,並且這個限制或者是天生的,或者是前人傳承的,反正自然而然的就存在了。自然的限制,或者說每個人的聯繫限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資源的有限性,我們生活在一定固定的星球上,即地球,它本身的資源是有限的,我們的衣食住行,也包括由於我們欲望的不斷升級而希望的金錢與享受,總是有限的。物質的滿足程度無法趕上我們精神的願望。我們必須通過某種職業的方式,去獲得至少是滿足我們生存的資源

2.必須,而且只有與他人合作,才能獲得或彌補資源上的不足,這就是合作,然後專業分工上的必要性,通過實踐我們知道,只有與他人不斷的合作,只有利用前人留下來的知識經驗與成果,我們才有機會擴大我們獲得資源的能力,才能使所獲得的資源超出我們生存的要求,以致於更多的更好的滿足我們的物慾。

3.對個體生命短暫的無奈以及對整個人類生命傳承的需要,我們必須與異性,建立婚姻與性的關係,這是整個人類為了持續生存而給予每個個體當然的歷史責任。這種責任做為一種自然的印記,已經固化或寫入我們的DNA及身體本能,我們的意志甚至無法控制的要去履行。

正是這種資源的有限性,造成了人們從遺傳的角度生下來就沒有安全感,怕失去一切得到的東西,這甚至是別人心理方面的不自覺暗示。但因為人類彼此理解的不透明性,因此容易產生自卑,但人們要最大化的獲得與占有資源或成果,卻又必須與他人合作,所以必須超越自卑,把曾經對他人的警惕性,變為理解他人的動力,從而成為自己優秀的工具。

超越自卑讀後感(三)

「不管有無器官上的缺陷,兒童的自卑感總是一種普遍存在的事實。」「自卑感並不是變態的象徵,而是個人在追求優越地位時,一種正常的發展過程。」因此要正視自卑,承認自卑感的存在,看到它對個人生活的影響。要消除自卑感對我們信念、生活態度、人生目標等的不良影響,先要找出引起自卑的原因。小到一個眼神、姿態,大到行為、人生目標、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能反映一個人的心理狀態。當發現自己的人生態度出現偏差,應該進行徹底的自我反省。自卑感和優越感是相對存在的,之所以一個人會努力追求某方面的優越感,正是他在那方面不夠自信

「經驗並不是成功或失敗之因。我們不會被經驗過的打擊所困擾,我們只是從中取得決定個人目標之物。我們被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決定了自己,當我們以某種特殊經驗,作為自己未來生活的基礎時,很有可能就犯了某種錯誤。意義不是被環境所決定的,我們以我們賦予環境的意義決定了我們自己。

「如果我們看到某種情緒很明顯地引起了困難,而且違反了個人利益,只想改變這種情緒是完全沒有用的。它是個人生活方式的正當表現,只有改變其生活方式,才能將之斬草除根。」阿德勒把所有問題的解決歸結於奉獻與合作。首先我們應該對自己負責,要讓自己走正道,並且積極向上,做對他人有意義的事。目標是很重要的,沒有目標的人,像是沒有靈魂。如果把一個人比作機器,沒有目標的人,好比沒有動力的機器,怎麼也運作不起來。但是,目標從何而來?這是個大問題。說到目標,一定與價值觀有關。

那麼一個心灰意冷的人,如何能讓他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如果把一切問題的解決都歸結於對他人的興趣,又要如何去操作?如何讓一個自暴自棄的人,認識到她的墮落不是超凡脫俗,而是由自卑感帶來的過分自尊?又如何去糾正他年深月久的陋習與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如何改變他對這個世界以及他自己的錯誤定位,而使他從毫無意義的自我折磨與荒廢光陰的深淵中解脫出來?當然我相信發展對他人的興趣,提高社會感覺,增強合作能力,會有所助益,但是要如何做到那些確是一門學問。那些不善交際的人,該如何得到勇氣?所有的人,都按照他所認為的生活意義行動。當一個人以錯誤的方式生活是只指責他的行為,或單純的試圖讓他放棄這種生活方式,都不會有什麼效果。問題在於他在經驗的積累中所形成的生活意義。而這個意義,雖然他自己不一定認識到,但卻是他人生經驗的濃縮,是人生的根本,是信念的支柱,要改變它談何容易。

一個人為何會選擇那種生活方式,支持這種生活方式的生活意義從哪裡來?要解決問題,就要找到引起問題的原因,這是一定的。從一個人一貫的行為表現,思想、感覺、姿態、眼神等之中,了解他的人格。阿德勒認為,早期的記憶很重要。早期的記憶「顯示出生活方式的根源,及其最簡單的表現方式。阿德勒認為:「罪犯可以兩種主要類型——醜陋而被輕視以及英俊而被寵壞。」這種劃分方法的科學性姑且不論,這兩種人的心理易產生偏差是一定的。由於被輕視或過度寵愛,都容易讓人轉而關注自己,而對他人失去興趣,不利於合作精神的培養。他們因此產生對世界錯誤的看法,自己被隔離在外或所有人都應圍著他們轉,所有事情都應該滿足他們的要求,如此就陷入了誤區。

追求優越感的方向的錯誤,用錯誤的方法解決問題,損人利己或損人不利己,都是他們缺乏社會感覺與不合作的態度造成。自我中心的人不易於合作。罪犯的的失敗的源頭在於自身經驗引起他們對世界和自己錯誤的解釋和定位。我們這些正常人也常常因為對世界和自己的解釋和定位的偏差,引起生活意義、生活目標、生活態度的錯誤,而造成困擾。這裡可以看到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個人生活的重大影響。而造成錯誤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生活事件,我們必須把它揪出來,重新定義。()

當然觀念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我們只是對有代表性的事件,如存在腦海中印象深刻的事件和我們現實的表現來認識自己的觀念。在改變生活方式之前,必須改變觀念。而要改變觀念,必須先對此人的觀念認識到位。也許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改變一個人的行為,但是如果他沒有認識到他錯在哪裡,就不可能徹底改掉陋習。錯誤的方式可能會換一個新面目出現。

《超越自卑》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A.阿德勒博士的代表作品。此書被西方人視為了解自我和他人的教科書,起到了《聖經》起不到的作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