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心術讀後感

心術讀後感(一)

《心術》果然是一部暖人心窩的小說,作家六六每次都在言語間留下以人情,一些仁義,一些正能量。我都有點後悔在半天內一口氣把它讀完了,我不應該慢慢體會、慢慢欣賞嗎?作為一個普通讀者,在《心術》拍成電視劇後再讀原文,也終於明白為什麼它的收視率會創新高,這小說,與《蝸居》相比,果然不一樣。

第一章 就以「愛的基礎是個友」開篇,原本是大人們教孩子認字的普通場景,卻發生在小說主角之一的劉晨曦病重的小女兒身上,顯得悲劇色彩更加陰鬱地籠罩在這座醫院的上空。我們在讀的過程中,對這個小女孩南南的病情則是一直緊鎖眉頭地關注著,不禁為她就這一顆心。很多時候,我們抱著一絲希望,想著奇蹟發生,一個合適的腎源對於病重到隨時都會倒下的南南來說,真的很渺茫。

小說里描寫了好多緊張的醫患關係,在小說以開頭,就是一例意外的醫療狀況逼走了一個好醫生——谷超華。打官司、吃官司,在醫院裡簡直就是家常便飯,也是造成很多為求自保的冷漠膽怯,失去正義感救死扶傷為重為先的原因。谷超華就是小說中的第一個犧牲掉的醫生,他本來相信爭取時間可以救回病人的,可命運還是跟他開了一個玩笑,這個在升職稱的節骨眼上,遇到病人家屬是個律師,且對這單醫療意外不認帳,官司很快就輸了,谷超華在一夜之間消失。關鍵時刻,他的醫院沒有站在同一戰線上,感受到冷漠的傷害。然後,在一次法庭對決上,谷超華作為病人的律師出現,令曾經的手足同事霍思邈感受到了什麼是反目成仇的報復,而霍思邈怎會不明白,在關鍵時刻,沒有得到支持,就意味著被拋棄了。後來,谷超華專接醫患官司,幾乎完勝。有人說,他在報復,還好後來他還是念及舊情,與往日同事言歸於好,沒有走上對立面。可能這麼一位曾經是醫生的律師可以為當下許多受到傷害的病患或其家屬討回公道,未嘗不是好事。

霍思邈、劉晨曦和美小護這樣充滿正能量和正義感的醫生護士是醫院裡病人們的福音,多幾個這樣的醫生護士就好了,但是也有對醫務護理生涯充滿憧憬嚮往的實習醫生護士,他們無法理解行業中的某些「潛規則」,遇到形形色色的病人,資深的醫生會看出哪一些是該收的哪些是來找痲煩的,初生牛犢比較激動,有強烈的正義感驅使,沒想到接收到一個純粹是想推卸責任的兒子送來的老母親,那個老母親手擁房產證,兒子女兒卻只貪圖財產不關心來人的死活,若是老人身體狀況惡化就找醫院鬧,要求索賠;若是老人身體好了,就不管不顧,也不承擔子女的義務。最後以老人立下遺囑:將財產捐獻給國家告終。我們知道,付出與得到不成正比是常有的,想要推卸責任再得到好處,這等無良之人是不可能有好結果的。

《心術》的最後以霍思邈和美小護結婚生子、南南的病得到治癒告終,大團圓結局。看完這本書,在心裡依然是溫暖。

心術讀後感(二)

我喜歡用我的視角去看這個世界,《心術》便是一篇這樣的小說,感謝六六給我我喜歡的閱讀體驗,而我,恰恰也正處身於當今醫患關係的最前端。

醫院眾多的專業科室和醫護人員共同完成著每一位患者的醫療服務。而每個醫護人員的精神情緒狀態、身體狀態、臨床經驗、工作態度等都會影響到醫療服務的質量。對於患者而言,任何一個環節的疏漏均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惡果,我們時刻要在工作中以真誠、細心對待每一位患者,這樣患者家屬才能信任我們,對我們的工作認可。

我喜歡大師兄這個角色——一位熱愛工作的醫生,每個人都在他的身上體會到人生的無比美好,卻沒有什麼人和他共同承擔六歲女兒腎衰這一事實。但是在熾熱的醫患矛盾中,大師兄的業務之專,用鄭艾平的話來講,他非常喜歡看大師兄做手術,「喜歡看他頎長的手指打外科結的樣子,比女人繡花的指頭還靈巧。」這種「專」,實則是在這熾熱矛盾中的一位良藥,總是對於大師兄來說是苦口的,但是確有其效。

而對於我,我們工作的對象是人,時刻要擺正我們的工作態度,我們要知道我們的責任是什麼——即便那是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還要了解患者心理,做到患者事無小事,以積極態度、樂觀心態處理工作中的問題,工作起來會得心應手,醫患關係也會更加和諧。

在《心術》中,我看到的幾乎就是我自己的生活,做醫生的辛苦,且不說大學中的苦讀光陰,按書中鄭艾平所講「本周,我最長睡覺時間是周三,五個小時;最短睡覺時間是周一,就沒睡,大夜班過後直接是手術,然後就地躺了半個鐘頭。」而在現實中,雖然我並不是一名外科醫生,但是這也是很多三甲醫院外科工作的真實寫照。

要適應這樣的生活,要戰勝生活的挑戰,諸如大師兄的心態,才是我們應該去用心體會的。真正的說起來,病人的康復就是對醫生最大的安慰,也是對其工作最好的肯定,但是,醫生不是牧師,所以,不要強求每個醫生一定要把病人當親人,因為現實中這是在強求;醫生是人不是神,醫生也有他的局限性,醫治一個病人,獲取的療效,除了醫生的水平以外,有時還和病人的體質以及有無其他基礎疾病等等息息相關,就我而言,保障工作中無微不至、事無巨細,以自己的積極心態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無論是同僚還是患者,那才是我生活中的最亮點。

用書裡面最讓人激動的一句話結尾吧,在讀到《心術》的最後,這句話始終會繚繞耳畔,仿佛叮嚀,仿佛教誨,「一個優秀的醫生,是有著信念的人,一個有著堅定信念的人,才會在我們這行經歷各種打擊磨難而無怨無悔」

心術讀後感(三)

昨天一口氣把六六寫的《心術》讀完了,感嘆寫得非常的真實,作者沒有避開社會中灰色的事件,把現實醫患關係和白衣天使們真實生活展現在眼前,他們是活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些報導把所有的醫生都寫成了「白蛇」,他們沒有同情心,事實上大部分醫者都有仁心,只是現實中我們的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城裡的大醫院人滿為患,每個醫生每天是超負荷的工作,而且工作環境差,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對病人的態度不好,而作為患者又覺得委曲,自己排隊一、兩小時,你三分鐘不到把我打發了是不是太不尊重我了。但是換位思考一下,每天讓你象外科醫生一樣站著動手術一站就是幾個小時,這過程中絕對不能出差錯,一次差錯就把你前面的工作全部否定,因為病人不能成為那機率中的1%,可想而知這是什麼樣工作壓力和強度,想當初他們是高考的中姣姣者,現在做的是體力和腦力的超負荷工作,我覺得他們付出和所得相當的。無良醫者有,但各行各業都有這類人,而我們不能唯獨苛求他們,把大部分美好的事看不見。我們的白衣天使們也和我們一樣為高房價、為生活中的瑣碎煩惱。

回想幾年前,我媽因意外腦幹受損送到醫院人已深度昏迷再都沒有醒來,我趕到醫院自然傷心不已,其中出現了呼吸機故障,我也象書中人物對他們極度挑刺,作為患者家屬我再不能接受任何的意外,我感到當時護士的害怕。我媽受傷得厲害醫生當時就認為不會有希望,我們一再堅持要等,幾天下去還是沒有起色,一位醫生是我哥的同學,他拉牢我說我們也難過,但醫學不是萬能的你們要接受現實,你們一天好幾千下去不會有好轉的,事實我們當時都知道是這樣的結果,我說我懂得這道理,理智告訴我不要再花無為的錢,但我感情上我還是要花的,可是我寧願相信國外一份研究報告說,人將死去時,他的靈魂會離開身體在天花板上看著我們,我們做的一切能告慰我媽的在天之靈,這一切只能算是我們的告別,說到此時,那醫生也流下眼淚,我知道醫生時常要面對的是死亡,對於這種離別是自然規律,可我認為醫生這眼淚是真實的感人的,雖然對於我媽的離去無能為力。你說他們沒有仁心,他們除了超負荷的工作還要陪上一起傷心一回。當然媽媽去世我沒有為難那小護士。

看完後在書的封面,看見六六給自己的介紹,遭遇了中年危機的少婦,本想借筆傾訴心中的鬱悶,沒想到能給大家帶來愉悅。她引起了我的共鳴,可能正是經歷了一些事情六六才能把故事寫得真實感人。這樣她的危機不就轉為機遇了。真希望我也能找到人生中另一機遇。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看來得時時想想那一二。

真是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