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文明美德伴我行讀後感

文明美德伴我行讀後感(一)

讀完了這本書,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個殘疾人,他的名字叫「代軍頌」,他因被電流擊穿雙臂失去了雙臂。

失去雙臂的他不但沒有對生活失去希望,而且有了更加令人佩服的毅力。一些我們認為很簡單的事情,對他來說變得比登天還難,就連走路也搖晃不定。他去上學對我們來說十分簡單,但對他來說是十分困難的,他去上學要走十幾里的山路,走得磕磕絆絆不說,時常摔倒。他要是像我們這些養尊處優的人,恐怕早就半途而返,更不必說刻苦學習了。

失去雙臂的殘疾人「代軍頌」像巨人一般一次次勇敢頑強的站了起來,儘管「站起來」對他來說也十分的困難,然而困難還不止這些,學習總是需要寫字的,但讓一個失去雙臂的人寫字,那是一種折磨。上天給了我們完好的身體,但有的人卻身在福中不知福一點也不珍惜,而代軍頌以「失去雙臂」的殘疾人的身份自己咬筆寫字,這對我是一個震撼,我想這應該對我們大家也是一次心靈上的震動吧!可能我們有的人還是很討厭寫字的,但代軍頌渴望寫字,他渴望學會這項基本技能,因此他強迫自己用嘴咬筆寫字,時間是證明一切的王者,他學會了「寫字」這項技能,吃得苦是超乎常人的想像僅需要學會寫字他就咬壞了500多支鉛筆,生活中的困難就不用說了,如果其他人來承受的話,或許那人早已經瘋了,失去生活的希望離開人世這也未嘗不可能的。

07年代軍頌參加了中考,有個人說他考的不是試卷,是堅韌的意志。我為代軍頌感動,我認為試卷對有的人來說,可能是一張廢紙,考完後也就是一個垃圾了;但試卷對代軍頌而言,它是2年曆經各種困難的見證者,它是一束陽光的餘暉照在代軍頌的心上,他為此堅定不移邁著苦心學習的步伐……

從這一刻我開始相信奇蹟是無處不在的,只是需要腳踏實地的人來發掘它。代軍頌是我們中學生學習的一面鏡子,他是一個勇士 一個真正的勇士,值得我們學習、感動……

最後,希望他能樂觀的學習下去。

文明美德伴我行讀後感(二)

寒假裡,我讀了一篇名叫《文明美德伴我行》的書,這本書裡有許多感人的故事。讀了這本書後,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當我讀到「我的祖國真偉大」時,我知道了:祖國在巨大的成就:從四大發明到渾天儀,從《九章算術》到圓周率,從夏曆到《授時曆》,從《齊民要術》到《天工開物》。這些都是中國人對世界發展的貢獻,對人類進步的貢獻,無一不顯示出中國人的聰明才智。

我們有傳播文化的巨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率先開設私塾,廣收學生,使廣大平民的子弟也有機會獲取知識。他提倡「有都無類」,堪稱萬世師表。孔子不但是我國兩千多年的「至聖先師」,今天也同樣受到世人尊敬和推崇。孔子是世界十大歷史文化名人之一,是中國人的驕傲!

中國的文學巨著更是世界文化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唐詩宋詞元曲何等魅力!那韻味十足、朗朗順口的唐詩,那鏗鏘有力、寓意深長的宋詞,那柔意情深、婉轉動聽的元曲,令世界人民陶醉其中。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記載了中國古代一段歷史,也向我們刻畫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們形象;曹雪芹的《紅樓夢》,向我們揭露了封建社會的殘酷;施耐庵的《水滸傳》,則告訴我們為人要有正義感;吳承恩的《西遊記》,以神話的方式教育我們要做一個機智勇敢、不畏艱難險阻的人。

同學們,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要用實際行動表達我們對祖國母親的感激之情;我們要用實際行動表達我們對祖國母親的感激之情;我們要用智慧和汗水,讓祖國變得更加絢麗多彩,讓華夏燦爛的歷史再鑄新的輝煌!

這本書中鄧亞萍的事跡最令我感動;鄧亞萍是我國前國家隊桌球運動員,獲得過18個世界冠軍,連續兩屆4次奧運會冠軍,贏得4枚奧運會金牌,是第一個蟬聯奧運會桌球金牌球手,被譽為「桌球皇后」。

1997年鄧亞萍退役,以英語本科身份進入清華大學學習。第一堂英語老師問她:「你的英語水平是什麼程度?」鄧亞萍小聲地回答:「我能寫出26個英文字母。」但對於只上過國小二年級的鄧亞萍來說,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談何容易?

讀書的清苦和孤獨,雖然不同於球場的訓練,但面對天書般的英文單詞,鄧亞萍需要付出幾倍於別人的辛勞。她在回憶這段生活時說:「上學和打球完全是兩回事,為了趕上課程,我就拚命地學,導致睡眠不足,上課總是犯困,眼睛老也睜不開,恨不得用根棍把眼皮掙起來,在打球時,我兩眼視力都是1.5,大學畢業時,一隻眼睛的視力已經下降為0.6了。」後來,鄧亞萍不但以優異的成績獲得清華大學英語學士學位,而且獲得了英國諾丁大學碩士學位。

鄧亞萍的故事讓我明白了:如果想要成功,首先是決心,在你有一個目標或是方向之後,要堅定不移地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其次是恆心,在努力的過程中勢必遇一些困難,但這就是人生,如果不能克服困難,你也無法登上一個新台階;再就是信心,最後離目標也許會差那麼一點點,但一定不要丟掉信心;最後是平常心,不論結果如何,都要以平常心來對待的道理。

文明美德伴我行讀後感(三)

美德是沒有定義的。它就像是一塊金子,不僅是因為它的高貴,更是因為——越是黑暗,它的光芒越亮。如果你失去了美德,你就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良好品行。

美德也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大傳統教育,美德教育包括很多方面:關愛、同情、信仰、誠實、友誼、責任、勇氣、堅韌……,但最終都落到「學做人」三個字。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聰明懂事、人見人夸的有教養、有志氣的孩子。

感知父母的養育之恩,以「孝」為先。一個對父母沒有孝心的人,愛他人愛祖國都無從談起。百善孝為先,做孝順的孩子,好好學習才是對父母的最好回報。

感知老師的培育之恩,以「尊」為道。燭光照,閃閃亮,育我青春好時光;傳道授業解疑惑,滴滴師恩記心上,尊敬老師是做學生的本份,是孝德的基本。

感知他人的幫助之恩,以「善」為本。「人之初,性本善」教育學生:人生活在世界上,誰都離不開別人的幫助,從來都不是獨自可以生存的。只有樂於助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 可是看見校園裡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垃圾袋,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所以我們要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美德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內在的品質。美德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後天的學習和感悟。一個人只有擁有了美德,讓美德填補了性格中的缺陷。才有資本和能力去創造財富,實現人生的價值。只有用美德填充的心靈,才能與人們友好相處,創造美好和諧的社會。美德對於每個人來說。不僅僅是修煉自身人格、提升魅力的重要因素,還是我們身體中流淌著的血液傳遞給我們的一種民族精神。

美德如同一泓清澈的山泉,滌盪心靈,流向永恆;美德更似一把神奇的鑰匙,開啟智慧。通向未來。美德是孕育卓越人生的母親。是高尚靈魂的締造者。擁有美德。我們就擁有了人生的最大智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