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論人生讀後感

論人生讀後感(一)

《論人生》有題目可知,這是一本關於論述人生哲理的著作。

它的作者弗蘭西斯·培根,是英國17世紀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和科學家。他的哲學思想和社會思想在當時社會具有重要地位。而且,這些思想對我們的人生也有很大的啟示。

當今社會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社會,無論是經濟,科學,或者人們的生活節奏都明顯加快。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是否應該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未來呢?或許現在的我們會有一點迷茫不知道未來是什麼樣子,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事物並不是靜止不動的,所有的事物都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未來是未知的,但卻是可以預見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擁有自己的人生之路。人生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內涵。經常聽到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或許這是對的吧。我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女孩,不怎麼喜歡熱鬧,時常喜歡一個人靜靜的思考人生,體悟生命的點滴。我不知道這樣的性格,會讓我擁有怎樣的命運。但我一直都相信,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要擁有怎樣的命運完全有自己決定。

當我們離「粗茶淡飯,藏書滿架」的境界越來越遠時,當「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閒永遠定格為歷史畫面時,當文化快餐,影視快餐成為生活的主流,你是否也嚮往著那山高水遠,風輕雲淡,從容聘書的日子呢?生活在這個講求速度和效率的世界中,利益的驅動讓人們無法忍受時間的考驗,語言的學習人人都想找到速成的捷徑。可是,殊不知學習最好的途徑就是腳踏實地,認認真真,打好基礎。就比如述說,我是一個文學愛好者,熱愛寫作,要寫好它絕非易事,基礎在任何時候都很重要。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也。而在自然界的法則中,鬧心潛伏的慢魚可以吃掉莽撞的快魚,一年長成的樹木不能做房屋的主梁。因此,積累變成為永恆的主題。除少數天賦異稟的人外,我們不相信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人迅速的脫胎換骨。而讀人生哲理類的書,你可以悠著點讀,慢慢讀,細細的品,靜靜的想,體會智者的心靈,體悟生命的真諦。靜靜讀書的那種隨心所欲,那種自然愜意,那種從容不迫,可以讓你更深的思,更好的想。

論人生讀後感(二)

《論人生》的作者培根是近代實驗科學的創始人,他被稱為哲學和科學史上劃時代的人物。馬克思曾高度評價他,稱他是「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科學的真正始祖」。《論人生》是他的一部散文和議論性隨筆的論說文集,也是他的處女作。曾與蒙田的《隨筆》,帕斯卡爾的《思想錄》並成為歐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代表作品。可見,《論人生》一書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人生是個很大很深的話題,需要我們用一生去解讀。

最近總是很浮躁,不知該咋辦,似乎對前途迷茫了不知如何是好。為此,我苦悶了好久。通過讀《論人生》,我漸漸平靜下來,開始看清前方的路。開始思考一些從未想過的問題,或許這就是現階段的特點吧。

《論人生》這部哲理散文,文筆優美,語言簡潔,趣味雋永,格言精妙而大受歡迎。在作品中,作者觀點鮮明,論證有力,例證典型,是一部很好的議論文。讀好這部作品,無論對我們的寫作水平還是思維方式,以及對人生的態度都有很好的引導作用。有其實,那些簡練的語言和人生哲理,值得我們用心去學習。

我覺得本書的另一大特色就是,以小標題的形式向我們講述人生的點滴,而且語言通俗易懂,而又耐人尋味。讓讀者一目了然,十分方便。那深邃的思想,為我們留下了廣闊的思考空間,思考自己的人生。讓讀者成為主角,讓讀者真正體會閱讀的快感,思考的神奇。

作者在作品中將自己對社會的認識和思考,以及對人生的理解,濃縮成許多富有哲理的名言,易於記憶。文中字裡行間流露著作者對人時間的通透洞察,體現了現實主義與其道德的完美結合。思想深邃,積極進步,催人奮進。

《論人生》不僅包含豐富的哲學思想,而且具有很高的審美與藝術價值。文中的不少思考,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仍不失為至理明言,而且極具針對性。在《論人生》的不少篇章中,也有一些機會主義和資產階級的氣息。正如黑格爾所講「培根的思想雖然充滿最美好的,最聰明的言論,但要理解其中的哲理,通常只需要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話被人拿來當作名言。」但我相信,有辨別力的讀者一定會在閱讀中讀出自己的東西,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老師曾經告訴我,大學士塑造自我的最好時機。因而,我一定要抓住紮個機會,不斷完善自我。我想通過閱讀哲理家們的作品來引導自我,不讓自己誤入歧途讓人生留下遺憾。人生只有一次,每一天都應該認真對待。正如保爾柯察金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這樣寫到,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在暮年回憶時,不因碌碌無為而懊惱,不因虛度光陰而羞愧。這樣的人生即使稱不上是完美,但至少是充實的。

讀完此書,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從不同的角度去面對人生,選定一個目標,就要為之努力奮鬥。只要認為自己是對的,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都是值得的。即我最喜歡的那句名言「既然選擇了遠方,就註定要風雨兼程」。

每次讀完大家的作品,我都會坐下來靜靜思考他們的話。可能是由於閱歷不夠的原因,有些話一時間無法完全理解。但我依然愛不釋手。或許我沒有完全理解書中的道理,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從這本書中我明白了什麼。學會了什麼。至於那些不懂的問題,我相信隨著年齡的增長總有一天一切都會明白的。

論人生讀後感(三)

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高尚的人說話。」我常想,要是我能多讀書,時時接受薰陶,我不也可以成為品德高尚的人嗎?由於種種原因,我沒有時間讀很多的書,但值得慶幸的是,最近我讀到了一本好書,那就是——《培根論人生》。

《培根論人生》確實是一本好書!我之所以喜歡它,是因為這本書談論了人生的價值,它告訴我,什麼是真正的美、善、惡,告訴我天性與修養的關係,嫉妒與猜疑總是在悄悄地毀掉人間最美好的東西,這本書使我感悟到人活在世上應該有自己真正的價值。其中,「論求知」與「論友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謂「求知」,無疑是對知識的追求和渴望,促使人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甚至超越知識。而其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天性,而實踐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學習嘗試則可以檢驗、修正知識本身的真偽。其實,一個人如果沒有求知慾,就會像市儈一般,庸庸碌碌,無所作為。「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社會就像一條大河,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連綿不絕。人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甚至慢進亦退。我們生活在一個加速度的時代:加速的時間、加速的工作、加速的知識更新……處在這樣一個知識瞬息萬變的時代裡,處在這樣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中,為避免自己陷入「貶值」、「淘汰」的境地,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充電。事實亦證明,處於學習狀態的人必定會成為最有潛力、最有價值的人。愛因斯坦、愛迪生、瓦特等,他們每個偉大發現都不是憑空想像而出的。如果當初牛頓對一個蘋果掉地的現象不加以理會,他就不可能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了。正是那種對知識的追求,才促使他去解開這個謎,尋找到知識的真諦。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真正工作學習的時間就更短了,我們只有把短暫的生命充分利用起來,才能使生命更有價值。當然,我們不用像愛迪生那樣一天做上二十幾個小時,也不用像諾貝爾那樣從爆炸中跳出來。然而,對於我們來說,珍惜分分秒秒,不斷鑽研,尋找真理,造福於人類,這才是人生的真正價值。

社會發展到今天,分工越來越細,整個社會事務和事務本身也越來越複雜,這都決定了任何人在完成某一件事的時候必須要與他人合作,只有團結,才有生路。友情就是這樣的一座橋樑,有了這座橋樑,我們就會成功地到達彼岸。生活有朋友做伴,我們會錦上添花;事業有朋友支持,我們會如虎添翼。所以我覺得,人生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友誼,就是朋友。我將《培根論人生》中的《論友誼》讀了好幾遍,其中,我特別喜歡那句:「得不到友誼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沒有友情的社會將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種樂於孤獨的人不是屬於人而是屬於獸的。」這句話將「喜歡孤獨的人不是野獸便是神靈」和「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曠野」這兩句諺語概括起來,而且十分之精湛,令人折服。他在《論友誼》中的另一句話也是我們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句話將友誼的真正含義描寫了出來,而且使我們深刻體會到,即使剛剛吵完架的朋友看到了這句話,也會不由自主地想對對方道歉,因為友誼對我們來說,真的是太重要了,然而培根又將友誼的真諦描寫得那麼自然,無論是誰,都不會否認這兩點。千金難買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有了新朋友,勿忘老朋友。無論何時何地,在心靈深處,朋友間彼此相互祝福,友誼時時刻刻溫暖著我們的心田,這何嘗不是一件幸福快樂的事呢?

光陰似箭,一個人的生命再長,在時間長河中也只不過是那麼一瞬間。在這人生的一瞬中,你將如何度過呢?是奢求?是奉獻?還是混日子算數?

培根說:「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是不完美的,但只要活得充實有意義,那麼這一生就沒有遺憾!」人們一直都很想弄個明白,人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通常人們的理解是,人生不過就是從生到死的一場場鬧劇。生就給人們帶來了喜悅,死就給人們帶來無限的悲痛。而在這過程中,更充滿了歡樂、憂愁、成功和失敗。關於這一話題,永遠也找不到一個完美的答案。人生就像是一條路,不知何時才能走到盡頭。人生是一本未寫完的書,無論我們怎樣翻著它,但是仍要等到生命盡頭才知它的結局。人生更是一個謎,但答案卻要等到生命的終結才能揭曉。在此之前,無論你是誰,甚至是天才也無法預見到。所以,我們更應該笑對人生,活著就要活出真自我。人生是充滿希望的陽光。這是每個人都樂於接受的,因為有了新生命的誕生,世界才會有新的能量。就如人體中注入了新的血液,會顯得健康,生氣勃勃。

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培根論人生》這本書吧。讀了這本書,你一定相信:「把握今天定勝過明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