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培根論人生讀後感

培根論人生讀後感(一)

讀了《培根論人生》以後,我感悟很深,其中培根的一段話引發了我無限的感慨。培根說:“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是不完美的,但只要活得充實有意義,那么這一生就沒有遺憾!”

人們一直都很想弄個明白,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通常人們的理解是,人生不過就是從生到死的一場場鬧劇。生就給人們帶來了喜悅,死就給人們帶來無限的悲痛。而在這過程中,更充滿了歡樂、憂愁、成功和失敗。關於這一話題,永遠也找不到一個完美的答案。

人生就像是一條路,不知何時才能走到盡頭。人生是一本未寫完的書,無論我們怎樣翻著它,但是仍要等到生命盡頭才知它的結局。人生更是一個謎,但答案卻要等到生命的終結才能揭曉。在此之前,無論你是誰,甚至是天才也無法遇見到。所以,我們更應該笑對人生,活著就要活出真正自我。

曾經一個預言家說,基督返回人間的時刻,就是在大地上找不到誠實者的時刻——因為謊言就是請求上帝來執行末日審判的喪鐘。對於虛偽和欺詐者們,這可是一個嚴肅的警告啊!最好的證明世界末日被人說到地時間、時刻,讓人怎么做、如何度過,很多知識分子也隨聲附和,但最終第二天太依舊從東方升起。

人生是充滿希望的陽光。這是每個人都樂於接受的,因為有了新生命的誕生,世界才會有新的能量。就如人體中注入了新的血液,會顯得健康,生氣勃勃。那死又是怎樣的呢?也許每個人小時候都不會聯想到死亡,因為它遙遙無期,當慢慢長大,看到周圍的生離死別時,就不知不覺會害怕起來。就如書中所說:“榮譽之心渴望著它,悲懶之心追求著它,就連恐懼之心也預備等著它。”死亡是自然現象,每個人都必須經歷過,對死亡的恐懼可能反而把自己推向死亡。

毛澤東曾說過:“你們就像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是啊!我們是冉冉升起的希望,正是風華正茂、朝氣蓬勃的時候。但是人生道路卻荊棘密布,這些都是通向成功的絆腳石。在跌倒的時候,就應該爬起來,振作精神,積累經驗,勇往直前。

其實,人生與命運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雖然會有遺憾,但不要灰心害怕,因為雨後總會有彩虹!

人生因榮譽、家庭而讓人嚮往,又因嫉妒、狡猾而讓人厭倦,可生活因它們而多姿多彩。

一切有形的物體最終會破碎,一切有生靈的生物總將死亡。其實死亡並不可怕,是人們聽信了鬼怪之類的謠言,所以才覺得死亡恐怖。正如,培根所說,“與其視死亡為恐怖,倒不如採取一種宗教性的虔誠,從而冷靜地看待死亡——將其視為人生必不可免的歸宿,以及對塵世罪孽的贖還。但畢竟有些人認為”好死不如賴活“的心態,是無法改變的。

我敬佩那些不懼怕自然死亡的人,卻對自殺者卻看不起。也許自殺者可以找出無數個活著”不好“的理由,但他們卻自認為”死“是他們最佳的選擇。那自殺者自己死了,自我解脫了,但他們卻很少想過自己的行為將留給親人是何種感受。退一歩想,就算自殺者獨自無法面對家庭、工作、生活和事業的挫折、坎坷、失敗、污辱、委屈等認為無法解決的難題,但只要找到合適的人於之交流,讓人理解你的難處,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後總會迎來黎明的曙光。

培根論人生讀後感(二)

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高尚的人說話“而《培根論人生》正是這樣的一本書。書中談論了人生的價值,它告訴我什麼是真正的真善美,告訴我天性與修養的關係,嫉妒與猜測總是會毀掉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其中《論真理》《論死亡》《論善良》是我最喜歡的。

‘什麼是真理’當年彼拉多提這個問題時是不指望得到答案的,因為他認為世人多數心隨境變。

真理分神學、哲學、實踐等。每個人對真理的認識是不同的,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相信真理的存在,因為他們會認為堅持一種信念就等於自帶一種枷鎖,會使思想和行為受到束縛,這就是有時候人們寧願追隨詭言,也不會追求真理的原因。比如說‘有一天,人們如果把虛榮心,虛妄的自我估計,各種異想天開的揣測都清除掉,許多人的內心將會顯露出許多渺小、空虛、醜陋,以至於連自己都感到厭惡。

對於世人來說,真理猶如珍珠,它要在陽光的照耀下才變得明亮。真理不是那種紅玉或者鑽石,需要藉助搖曳不定的燭光而幻化出五彩繽紛的色彩。

曾經一個預言家說,基督返回人間的時刻,就是在大地上找不到誠實者的時刻——因為謊言就是請求上帝來執行末日審判的喪鐘。對於虛偽和欺詐者們,這可是一個嚴肅的警告啊!

就像是兒童畏懼黑暗一樣,由於人們聽信了太多鬼怪的傳說,人類對於死亡的恐懼也增大。

其實,與其視死亡為恐怖,倒不如採取一種宗教性的虔誠,從而冷靜的看待死亡——將其視為人生必不可免的歸宿,以及對塵世罪孽的贖還。

然而,人類的心靈並非真的如此軟弱,以至於不能抵禦和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復仇之心可以壓倒死亡,()愛情之心能夠藐視死亡,榮譽感可以使人現身死亡,哀痛之心可以使人奔赴死亡······而懦弱會使人在死亡尚未到來之前心靈就先死了。

死亡無法征服那種偉大的靈魂。這種人,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也始終如一,不失其本色。

而死亡還具有一種作用,它能夠消歇塵世的種種困擾,打開讚美和名譽的大門——那些生前受到妒恨的人,死後將為人類所敬仰。

我個人認為善良的定義就是有利於人類。這也是古希臘人所謂的”仁“,或者”人道精神“,但意義還要更深一些。善良,是人類的一切精神和道德品質中最偉大的一種。

人性中既有天然向善的傾向,也有生來向惡的傾向。那種虛榮、急躁、固執的性格還不是最壞的。最惡的乃是嫉妒他人以至對其加以禍害。有一種人轉靠落井下石,給別人製造災禍來謀生。善的天性有很多特徵。我們可以由此去認識一個善良的人。

培根論人生讀後感(三)

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高尚的人說話。“值得慶幸的是,我讀到了一本好書,那就是——《培根論人生》

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對於我來說,人生不過就是從生到死的一出出舞台劇,我們盡心盡力的扮好每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色,直到幕布拉下,我們的人生也便漸漸落幕。生無疑是給人們帶來了喜悅和希望,而死,卻給人們帶來無限的悲傷和痛苦。或許死並不是那么哀傷,或許我們在這裡拉下幕布的同時,那裡又展開了新的演出。在這過程中,充滿了歡樂、憂愁、悲哀、成功和失敗。關於這個話題,我們永遠也交不出一個完美的答案來。

人生就像是一條蜿蜒泥濘的小路,困難無時不刻的在發生,卻不知何時才能走到盡頭。人生就像是一本未完待續的書,我們期待著接下來的劇情,但是卻要等到生命盡頭才知它的結局。人生更像是一個謎,直至生命終結,才可揭開尋思已久的答案。在此之前,無論是何人,都無法遇見到。於是,痛苦的過著人生還不如快樂地過,活著就要活出屬於自己的價值。

但人生不過只是一個簡單的對生活的概括,它是由一個個劇情組合而成。親情、愛情、友情這三種感情占據了其中重要的位置;書中的”論友誼“便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朋友對於這個世界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世上最令人愉快的必定是友誼。對於一個情緒低落的人來說,朋友的一句鼓勵,一句肯定,比所有的良藥都來得有用。一句話說的好:”得不到友誼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沒有友情的社會則只是一片繁華的沙漠。“是的,朋友使我們的周圍豐富起來,如果沒了友誼,那我們的生活一定是平淡無奇的,有如沙漠一般。

友情是積累的,相對於親情的溫暖,愛情的甜蜜,朋友之間的溫馨或許更容易讓我們感受到愉快。培根說:”“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訴,你將被分掉一半的憂愁。”這句話體現了友誼的真正價值,把你的快樂分享給朋友,你會更快樂;把你的憂愁傾訴給朋友,你或許會豁然開朗。千金難買真友誼,你曾經認為一個人是你的朋友,那么這個人就永遠都是。真正的朋友,是永遠存在的!

《論人生》,論得是對人生的認識;論得是建立人生所需要的根基。它讓我們感悟到:人生並不只是從生到死,人生中有思想、有精神、有夥伴、有感情。它足以成為我們人生道路上的一種精神糧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