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秋的讀後感

秋的讀後感(一)

讀完一本書,無論如何都有衝動寫一篇讀書心得,那種感覺是很棒的。

《秋》的情節安排明顯比《春》緊湊許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高潮迭起。現在想來,《春》更像是一個過渡,花了大筆墨講淑英覺醒到出走的過程。沒想到的是,讀《家》時最喜歡的覺慧,隨著《家》的完結,竟再也沒出現過,當起了隱形人。倒是覺民的個性越來越鮮活,淑華也越來越討人喜歡。

巴金在序中提到自己寫《秋》寫哭了,本打算安排覺新自殺,拆開覺民和琴,讓覺民被捕。但是,溫暖的友情讓他放棄了灰色結局。確實,結局不壞,在覺新給覺慧和淑英的兩封信中平靜又意味深長地結束了。那兩封信又讀得我小小感動。

剛讀罷賣公館分家的高潮,一面嘆惋一個大家庭的沒落一面期待著覺新等兄妹的新生活,作者卻讓故事戛然而止。「親愛的讀者,你們應該想到,生命本身就是不會完的。那些有著豐富的(充實的)生命力的人會活得長久,而且能夠做出許多許多的事情來。」其實關於搬家之後的一些近況,在覺新的信中作出了簡單的交代。讀《秋》正讀得酣暢淋漓之時,卻被作者突如其來的尾聲搞得意猶未盡。這種感覺就像,心情激動精神緊張地看完《秋》,抬頭看看窗外,風輕雲淡,誰曾想到昨日大雨瓢潑。還沉浸在淑華覺民一場場「目無尊長」的抨擊中,讀來大快人心!還無奈著淑貞的跳井、枚表弟的病逝,又想起瑞珏、梅、蕙等一個個年輕生命被封建禮教摧殘致死,真有點憤憤不平。當覺新終於說出「我辦不到」的時候,著實欣慰了下!

現在的我和覺新差不多一個歲數了,我想若是再早些年看《春》《秋》,心情會更激動吧!讀《家》的時候比覺民覺慧小一點,也正好在一個叛逆期,於是當時對覺慧敢於反抗的精神非常欣賞。讀罷《秋》,發現自己真是越來越覺新了……同時也喚醒了曾經那個叛逆、憤世嫉俗,有夢想有實際行動去追求夢想的那個我。雖然現在的我也是帶點叛逆,厭世惡俗的,卻已不再那麼鋒芒畢露了。至於夢想麼,漸漸淪為幻想了——

一向對美食敏感的我,也留意了《秋》裡面的吃食。涼拌蜇皮,椒痲雞,火腿,皮蛋,粽子,鹽蛋,多角形的小塊點心蒸蒸糕,豬油米花糖,綠豆夾沙餅以及冰粉兒。小說也因為有這些食物的出場顯得更飽滿更細緻更親切。最後覺新在信里提到搬出老家後,他們「早睡早起。十點鐘開早飯,四點鐘開午飯,另外吃早點消夜,都是在外面去買。」原來他們一日四餐吶。

其實《秋》並不像「秋」這個意象給人感覺陰鬱蕭索。「並沒有一個永久的秋天。秋天過了,春天就會來的。」分家之後的日子雖然清靜,我卻懷念起了覺新他們兄妹幾個在老宅里嬉笑打鬧的那些美好回憶。

美好的與不美好的,通通隨著老宅的完結,成了永久的記憶。

秋的讀後感(二)

巴金的《秋》他的名著《激流三部曲》之三,也是終結篇。現在也是一個秋天,讀了這部書之後,讓我對這個秋天有了不一樣的感受,我的腦海里總是時不時冒出天涼好個秋這五個字。我一直覺得秋天本該是個秋高氣爽、天高雲淡、碩果纍纍的季節,是一個充滿喜悅和歡樂的季節,雖然有些小憂傷,但也是淡淡的淺淺的。可是說心裡話,在閱讀過程中,我卻總感覺心裡很憋悶,有幾次不得不放下書,走到外面透口氣,可能是太過入戲了。

讀完後,我昨晚一夜無眠,有很多話是不吐不快。高家大少爺覺新的窩囊、懦弱、作輯主義讓人氣不打一處來。他以為抱著犧牲我一人,幸福全家人這樣的愚蠢念頭,別人就會諒解他,感激他;他以為他的唯唯諾諾可以討好身邊所有人,可是他真的大錯特錯了。他一次又一次的退縮,一次又一次的充當老好人,不僅沒有得到別人應有的尊重和感恩,相反換來的是別人的鄙視和憤懣。自己都不把自己當回事,別人又怎麼能把你當回事呢?面對別人的故意刁難不是去反駁而是默默承受,時間長了,別人不自覺中就把你當成軟的柿子,想怎麼捏就怎麼捏。堂堂高家大少爺,在整個公館人的眼裡也許連一個丫環都不如。

這一切都是誰造成的?固然與那個陳舊的制度和吃人的舊禮教有關,還有他遭遇的太多災難共同造成他那個樣子。可是同樣一母所生,又在一個公館裡長大的其他兄弟姐妹為什麼遇事態度和他截然相反呢?二弟高覺民對任何事都有自己獨立的看法,他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對未來充滿希望,雖然有時過於偏激,但總比逆來順受強百倍。三妹淑華敢說敢作,天不怕地不怕,按自己的想法活著,雖然也因此遭到不少人的為難,可也沒見到她少一根毫毛。所以高新變成今天這個樣子,罪魁禍首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是他自己做人沒有個性和自己的原則。

每次面對那些所謂的長輩們的羞辱選擇忍氣吞聲,以為像鴕鳥那樣遇到危險把頭埋在沙子裡面就可以躲過這一劫。結果呢?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不是說善良不好,但是無原則的善良就是對壞人的姑奸養息,對惡勢力的推波助瀾。退一步也許會海闊天空,可是一味的退避就是自尋死路。人就是這樣,你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必在沉默中滅亡。 那些陳舊制度和吃人禮教就真的那麼可怕嗎?那些道貌岸然的長輩就真的值得去尊敬嗎?魯迅筆下的舊禮教吃人真的在《秋》中出現了。

丫環倩兒生病了,主人不是去請大夫來救治,而是撒手不管,任其自生自滅,最後活活病死。倩兒死後連入土為安的待遇都沒能得到,只落下一個被席包裹扔落荒外的下場。四小姐淑貞最為可憐,她善良、敏感而又懦弱可憐。每次她父母吵架,她都不可避免地充當她們的出氣筒,無辜被辱罵和毆打。身邊那麼多人同情她,可是面對她孤獨的求救,他們只是禮節性的安慰她,許下的諾言卻一直沒有人去兌現。指望那些兄弟姐妹們來搭救的希望破滅了,無奈之下,她選擇了跳井來結束她年輕的生命。覺新有善良、覺民有信仰、淑華有膽量、琴有細心,但是都有什麼用。他們都沒有真正的伸手去拉他們的妹妹一把,我感覺他們是那麼的冷漠。每個人都只關心他們自己的事情,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派頭,讓人作嘔。

我在閱讀時真的好恨那個人吃人的時代,也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嶄新的時代。倩兒、淑貞還有很多人的寶貴生命就這樣被那可惡的舊禮教吞噬了。看起來,吃人禮教還真的滿嚇人的。難怪每次別人規勸覺新不要害怕,要起來反抗時,他總是念念叨叨:你們不知道我心裡有多苦,我的處境有多可怕,想以此來搪塞和逃避。其實那些舊的制度和禮教並沒有那麼可怕,它們就像毛主席當年的豪言一切反對派都是紙老虎,你一打它就倒。可惜在那個特定的背景下,覺新還沒有那樣的覺悟。他遭遇的苦難太多了,一次一次眼睜睜看見自己心愛的人被剝奪生命,而自己卻無法救助她們。也許是對自己太失望了,他變的心灰意冷,對生活失去了希望,哀莫過於心死。他如殭屍般行走在這個世界上,變的悲觀厭世。

他帶著有色的眼睛看這個世界,難怪在他眼裡,秋天的天空是灰濛濛的,到處是秋風掃落葉般的蕭瑟淒涼。可在有信仰和追求的覺民眼裡秋天卻是另番景象,而且他堅信:秋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看來環境一樣,心境如果不同,那他所看的世界也必定迥然不同。合上書本後,我腦海里總是拂不去對高覺新這個大少爺的厭惡和憤怒。他的唯唯諾諾和老好人面目不僅害苦了周圍人,更重要的是害了他自己。他天真得自以為自己多吃點苦,多遭點罪,就可以換來別人的諒解和同情,就可以挽救那個已經搖搖欲墜的高家大梁。他以為別人會明白的良苦用心,他打碎牙齒吞在自己肚裡,就可以換來所有人的滿意。也許他到死都不不明白,這種一廂情願的想法是多麼的可悲。你可以在某一時刻讓所有得人滿意,你也可以在所有時刻讓某一些人滿意,但是你永遠不能在所有時刻讓所有的人滿意。你如果太在意別人,必然就會迷失自己。幸好巴金老人在結尾讓覺新也反抗了一回,頂天立地的當了一次男子漢。也總算讓我們鬆了一口氣,不然非得被這個高家大少爺憋死不可。

原來人被逼到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反抗的,正驗證了那句: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覺新的爆發警告了所有不把他當一回事的人們:不要欺人太甚,逼急了我也不是好惹的。覺新的反抗不僅讓自己心情舒暢了一番,也讓我們這些讀者看到了他可愛的一面。在《秋》序言裡,巴金告訴我們,本來他安排的結局是:高覺新自殺,高覺民被捕入獄,那樣太悲劇了。所以他善意的修改成:覺新和翠環走到了一起,覺民和琴也有情人終成眷屬,算是迎合了中國人的大團圓結局。()

《秋》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他的命運,做人不能沒有個性和原則,按自己的想法去活,外在的阻力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強大,最重要一點是,你只有先自救,別人才可能救你。就像《國際歌》裡所唱的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