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日月》讀後感

《日月》讀後感(一)

懷著跌宕起伏的思緒,讀完了《日月》。一種無法名狀的情愫在心頭涌動,是感動、失落、憂鬱、還是平靜與歡喜。

這本書的整個故事情節很平淡,看不到一點點的起伏,但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卻明顯的感受到它內在的思想和靈魂就像一股強大的力量滲透到我的腦海,仿佛在接受一場隆重盛大的洗禮。不由得就會去深入思考生活的目標和追求,真愛和自我的價值所在。而且時時能夠被作者華美而溫暖的文字所感動。仔細咀嚼這些文字就像品嘗紅酒,不同的人品出不同的味道。也正如書中所言“內心愈愛重一個人,外在愈淡然”,就是這樣一種泰然自若的平淡和簡單,卻包含著沉重的情感和思想,讓人慾罷不能。

這是一個關於迷失自我,卻又尋找自我、拯救自我、超脫自我的故事。主人公伊長生聰慧,沉穩,厚德,無私,外表漠然,而內心卻熱烈而堅定執著。他對尹蓮的那份跨越年齡差距,超越身份的愛。我覺得這種愛並不是單純的戀母情節,而是一種天性,就像我們天生喜歡大自然的美好一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本能的情感,一種純粹男人對女人純淨潔白,熱烈如火可以用生命作為代價付出的愛。卻有不得不隱秘深藏表現出淡然如水。在這份愛面前是那么的無助,卻又無法放下,只能無悔承受和付出。因為不得已而成全尹蓮和謝江南的圓滿,獨自承受內心的煎熬和孤寂。這樣一個有著聰慧寬闊佛心的人,依然無法逃脫愛情帶給他的枷鎖和痛苦。他的情感正如太陽一樣有著溫暖而強大的力量,卻又如月光似的隱匿在黑暗之中,只能讓人感受到微弱而慘澹的光芒。現實生活中難道不是如此嗎!有多少真心相愛的能夠真正走到一起呢!在自由、道德、親情和愛情之中的取捨及得失之中徘徊與煎熬。但是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眼中的愛情僅僅只是世俗的情感,根本不配稱作愛情,這種“愛情”在金錢,利益,權力和時間面前顯得那樣的蒼白。就像謝江南對伊蓮的愛,得到的不懂得珍惜,根本經不起時間和金錢及權力的考驗。

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心中佛,使自己長年累月在這個浮躁紅塵中內心保持清醒和柔軟,才是至真至誠的寂靜和歡喜。這個“佛”,可以是一地、一人、一事。

《日月》讀後感(二)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無意中在網上看見安如意的這本《日月》,簡介說,《日月》是作者在西藏獲得靈感,歷時四年創作的長篇小說。這是用純美散文式語言寫成的一部告別欲望、重返淨土的靈性之書,《日月》亦是一曲融宿命與情感,歷史與現實於一體的人生詠嘆,>故事中主角恰似倉央嘉措的今世。小說中,現代都市的浮華虛榮與雪域高原的純潔寧靜形成鮮明對比。作者在展開主人公故事和命運的同時,亦將自己對西藏的感情,對藏傳佛教哲理的感悟和理解貫穿其中。

於是便買下了書,開始了如饑似渴的精神的徜徉。一心嚮往已久想去親臨的西藏,原以為是淨空的聖地,以尋求安寧祥和的心境。深讀《日月》後發覺更是一本令人成長、超越、覺悟的靈性之書。在我的印象中,倉央嘉措是個很值得研究的人,他一生坎坷,卻始終保持著本心,哪怕是成為了政治權利爭奪的工具,哪怕是成為了萬人敬仰的活佛,他也保有自己的個性,那么,他的今世,將怎樣續寫傳奇?當繁華的都市與純潔的雪域對不起來之時,應也會給心靈帶來巨大的衝擊。

進入故事的情節,思想緊隨作家的思緒,翻過一頁又一頁。在華美>溫暖的文字中

將自己的心結慢慢打開,確認內心的歸宿。正如書中所說“在這浪遊的塵世,多少人心醉神茫,能在有生之年,找到心靈的皈依之所,無論是一地、一人、一事,即是至深福德。”

書的主角尹長生,從小天資聰穎,非常受古修拉們的喜愛,他仁慈的師長也都極富智慧。但是隨著尹蓮的到來,長生的命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他隨尹蓮來到了北京,在繁華的大都市中,接受著別開生面的教育,身為軍人的“波拉”對他要求也十分嚴格。長生在一個不太喜歡的環境中成長,卻又為了姑姑尹蓮而隱忍努力,成了尹蓮各方面的得力助手。之後的長生在商場中沉浮,體驗了人性的醜惡,充滿欲望的都市終於迫使他回歸淨土,回到自己的家鄉——西藏,他在布達拉宮前虔誠叩首,轉山轉水,只為洗盡鉛華。

舉重若輕,又舉輕若重。欲說還休,欲休還說??終日沉湎於深厚的感情中,一千個一萬個的不甘心,不願意正視現實,狠心地將自己折磨的支離破碎,痛快地大哭一場而後依舊要燦爛地笑著開始嶄新的一天。可憐的孩子,不願打開的心結,逃避現實的你,終究要明白,唯有,懂得自己才能諒解他人,唯有寬憫他人才能解脫自己。因為,每個人的身上都有自己的陽光和隱晦的一面,如日如月,執念於覺悟,一體同源。從現在開始,允許自己困惑,懷疑,但心中不能倦意,懈怠。依舊要真誠相信,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即使經歷了那么多,索南次仁的心依舊那樣明淨,回歸家鄉時,僅有三十幾歲的他已有了七十幾歲的滄桑。世事難解,一個幾經商場勾心鬥角的商人,竟是如此嚮往那片聖地,竟是如此渴望一顆聖潔的心。或許在塵世中,就應當保持著那一顆本源之心,“在人群中有獨處的心,獨處時有人群的愛”,這也是頗有佛學見解的台灣作家林清玄的話,就如本書中的主旨之一一般,最終的索南次仁有著索南次仁的心,有著尹長生的愛,在愛與寧靜中織出了一支美好的樂曲。之前的種種愛恨情仇在樂曲中瞬間化為烏有,所有的一切被重新定義,就像重生一般,新的索南次仁在結尾中誕生。

正如安意如所說的,那些在人世間滾打摸爬的人,是否守著心中的最後一方淨土、一絲光明?是否會在寂靜無人處獨自嘆息甚至咆哮?但至始至終沒有覺悟,自己所追求的到底是什麼,真的是那至高無上、手握大權的統領者?但這又是與別人鈎心鬥角、處處提防得來的。來世,我願做個清清淡淡的人,沒有過多的欲望,住在一個小木屋裡,捧上一本書,坐在窗前,細細品味。或許要經過各種跌宕起伏,才換來這樣的生活,看透人間冷暖,超越自我,此後長生。

無論是生活在何方的人,愛與救贖,死亡與再生,糾纏與解脫,幻滅與真實,拘禁與自由,都是命定的主題。憶起曾看見的一句話,去西藏,不為朝拜,只為倉央。如今未踏西藏土,在一本書中,領略了濃厚的倉央嘉措的情感和藏民們跪長頭的虔誠,一種內心汩汩地沉涌、跌宕、終止靜默的情感。終將一日,真正來到拉薩,面對恢宏的布達拉宮,怎能不讓人淚流滿面,面對大昭寺,也會長跪不起。告別欲望最接近佛的位置,尚存的一方淨土,令所有世人心馳神往。最難的是放下,最容易的也是放下,放下之後,只願與你,一世長安。

《日月》讀後感(三)

讀完安意如的《日月》,非常動容。這是近幾年來,我讀到的最好的一本書。雖然情節很平淡,可以說淡如白開,但就像書中所言“內心愈愛重一個人,外在愈淡然”,就是這樣一種泰然自若的平淡和簡單,卻點滴滲透出深刻濃烈的情感和思想,讓人慾罷不能。

隨便翻翻的人,你可以說她就是一部情感小說。但是細細品味,你發現這是一個關於自我拯救自我超脫,迷失卻又尋找自我的故事。它將讓你體會到,所謂深刻的真摯的愛,究竟是否我們平常所理解的俗世情感。而人生確實是一次長途跋涉的旅行,在萬千變化風景中,以我們逐漸蒼老的容顏和流逝的生命與時間的坐標對抗,如何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心靈家園,使自己長年累月在這個荒蕪世間飽受蹂躪的心保持高度的敏感和靈氣和柔軟。我們終其一生的行走和前進,都是為了回到最初開始的地方,行走和前進,只是一個懂得和救贖過程,我們想要抵達的理想彼岸,原來在離我們最近的地方。我們曾經如此決然的離開,也總有一朝會不顧一切的回去,萬水千山都無法阻擋你的腳步,狂風暴雨冰雪凍霜都不會磨滅你回歸的意志。它將引導我們完成一場平靜又徹底的自我救贖。情節如此簡單,甚至你看不到一點點的起伏,但分明感受它在慢慢滲透你的思想,你的靈魂,滲透你身上每一個毛孔,你仿佛在接受一場隆重盛大的洗禮,內心有所惆悵,更多的卻是深切的期望,你將強烈的感受到平靜海面下的洶湧波濤,正在以一種從容不迫又無法抗拒的力量和速度向你襲來,你無法躲開,無法思考,只得靜待這種猛烈的衝擊。

我喜歡長生。這應該就是我夢中的男子。深刻,內斂,沉默寡言,純良,自我犧牲,無私,寬闊,懂得成全和表現漠然,內心卻熱烈而堅定執著。他對尹蓮的愛,跨越年齡差距的愛,超越身份的愛,一種遵循內心所向的愛,一份不得不隱秘深藏卻又無悔承受和付出給與的情感,這種愛不是單純的戀母情節,而是一種天性,就像我們天生喜歡大自然的美好,是一種遵從內心的本能的情感,一種純粹男人對女人的愛,純淨潔白,熱烈如火,卻有淡然如水,細膩之中透出強大的力量,狂熱之中散發如水溫情。以我的理解,書名日月,其中就有一層含義,暗示長生是這樣一個有著日之光芒萬射的強大光源和月之清冷的氣場特質的男子,他的情感必然也是如日月一樣,散發著溫暖的力量,卻注定隱匿在黑暗之中。因為不得已,長生成全尹蓮和謝江南的圓滿,獨自承受內心煎熬和孤寂,強大如長生,這樣一個有著聰慧寬闊的佛心,依然無法逃脫愛情帶給他的枷鎖和痛苦。缺憾的存在,無損事物本身所具備的魅力和美好。自由和愛情也許真的很難並行生存。取捨變得意味深長。得失因此更加意義非凡。長生甘願為此默默轉身和隱匿。但這並非最重要的,尹蓮的出現和存在其實就是一個契機,她來引領長生認識和去向他的根源和歸宿所在。長生勢必要經歷這樣的情感洗禮和生命歷練,才能夠意識到當初他離開寺廟時住持說的那番話:次仁;無論你走的多遠,無論你將來經歷什麼,都不要忘了,自己是誰,不要忘了,這裡是你的故鄉,當你找不到方向的時候,就是你該回來的時候。但是若非尹蓮將他帶走,義無反顧投向未知的繁華俗世,日後的長生又怎能懂得住持的話中深意呢?所以與其說是長生成全了尹蓮,不如說是尹蓮喚醒了長生沉睡在心,圓了長生的夢。那么在最初時,他們的相遇也都可解了,這是必然的,他們勢必要在彼此的生命中走過,相互依存,然後分離,相忘於俗世。

長生的身體和靈魂里留著藏族男子的血液,雖然長時間被凝結,卻從未被沖淡和遺忘,無論故鄉在多么遠方,血液和故土惺惺相惜心有靈犀,隨時連結在一起,回到最初,可以看到最初的自己,那個地方,就是長生的歸宿。是他終其一生,都無法離開的,他的心靈歸處。()所以,佛,召喚你,引領你,來度你,長生。你勢必坦然的回去,以當時離開時的義無反顧之勢,來完成心靈的超度。所不同的是,離開時,你內心惘然迷茫,回來時,你已心如明鏡,情如日月,胸懷坦蕩,昭然若世。當尹蓮帶你走過這千山萬水,看這人生百態,俗世紅塵,在某一刻,你終於明白,所有熱烈都將歸於平淡,所有繁華都將趨向寂然,所有的愛,也不過是風過水麵留下的那一點點漣漪,它最終也只是留在過去,下一刻你終得安然。而你所持有的光明不會黯然,你所保有的強大,也從不會退場,你內心深處的希望之花,正以一種清冷的姿勢綻放,卻最靠近這個世間溫暖厚實的土壤。

桑吉和縵華是打動我的另外兩個人。他們是有著和長生相同的靈魂和共同屬性特質的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