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音樂教育的哲學讀後感

音樂教育的哲學讀後感(一)

《音樂教育的哲學》這本書是美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家貝內特·雷默所著,它是一本純教育理論書籍,其中對音樂教育的價值作了連貫、深入的哲學思考。

音樂是聽覺藝術,音樂欣賞是以具體音樂作品為對象,通過聆聽來體驗音樂,從而得到審美感受的一種活動。在音樂欣賞過程中,聆聽無疑是最主要的方式,語言只是一種輔助手段。科普蘭認為:「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樂,沒有比傾聽音樂更重要的了,什麼也代替不了傾聽音樂。」教學大綱也指出音樂欣賞應以聆聽音樂為主。但是,如果認為音樂欣賞課只要一味讓學生聆聽,不需要教師作任何解釋,這種認識也是錯誤的。教師恰當的講解,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去體驗、理解音樂。

雷默在第七章——體驗音樂中認為:「音樂教育向來是,現在在某種程度上也仍然是非音樂教育,說重一點是反音樂教育。根據雷默的表述,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反音樂教育強調了音樂的非審美體驗,音樂的審美功能成為它的一種手段,其本質是為其它非藝術教育的目的服務。長期以來,由於無法獲得正確的哲學觀點的指導,許多音樂教育工作者常常處於困惑的狀態,有時不自覺地遵循一些本質上反音樂教育的哲學。當然,雷默也沒有否認音樂應當為非音樂的目的服務。雷默認為,只要能合情合理地保持充分的音樂性和有效性,音樂完全可以而且應該為一些非音樂的目的服務。「如果因為那些價值不是審美教育的核心而拒絕為其服務,那就過於講究純正性了。雷默不否認音樂教育過程中的道德和紀律,但他認為:「音樂教育工作者並不提供紀律和教授道德,這樣做的是音樂。比如,一個孩子在練習一首曲子時,必定會遇到許多要求,只有對這些要求作出讓步,他才能真正體驗音樂並使音響捕捉到需要捕捉的東西。這個讓步的過程其實就是在經歷音樂本身所具有的紀律,從而做到有道德。如果我們在此過程中用說教來強調紀律和道德,忽視音樂本身對紀律和道德的自覺要求,這樣的音樂教育無疑應歸入反音樂教育中去。

《音樂教育的哲學》使我非常明確地找到了在音樂教學中一直以來困惑著我的一些問題的答案,也為我今後的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根據,如同迷路的航行者找到了引路的燈塔。

音樂教育的哲學讀後感(二)

音樂,本來應該陶冶人的情操,給人以藝術享受的,但當它成為一門「課」後,很多老師的課頻頻出現「走調」現象,如何喜歡音樂課?這是終日縈繞我腦際的問題。我認為在遵循音樂課程標準的前提下,我們要放寬眼界,立足學情,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積極地整合、裁剪具體的課程資源,換言之要學會開發課程資源;同時要重視常態課的研究,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常態表現,從中發現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課堂行為規律,打造一個智慧平台和魅力舞台。花了2個多月的時間讀完《音樂課堂教學藝術》整套書,我思考、消化、提煉,形成了初步的認識,得到了一些感悟,這些感悟有助於審視我們音樂教學,促使音樂教學進一步最佳化。

事實上,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師水平的限制,但教師憑經驗教,學生就會被動地學,不會獨立思考。音樂課一定要強調在學生主動學習的基礎上,教師才起指導作用。我們音樂教師有高度的責任心,總希望把每個學生都培養成有一定音樂水平的人才,這是我們的優點,但是過多的包辦代替,講得多,容易養成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反而不利於學生的成長。

最近讀了《音樂教育的哲學(推進願景)一書,它是由美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家貝內特·雷默所著,2011年8月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發行了熊蕾翻譯的中譯本。這是一本系統論述美國音樂教育的音樂教育哲學專著。作者貝內特·雷默是美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學家,是美國音樂教育領域中審美教育的倡導者。

讀完此書後再次深刻地體會到音樂是聽覺藝術,音樂欣賞是以具體音樂作品為對象,通過聆聽來體驗音樂,從而得到審美感受的一種活動。在音樂欣賞過程中,聆聽無疑是最主要的方式,語言只是一種輔助手段。科普蘭認為:「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樂,沒有比傾聽音樂更重要的了,什麼也代替不了傾聽音樂。」我國國中音樂課程大量安排了藝術欣賞內容,教學大綱也指出音樂欣賞應以聆聽音樂為主。教師恰當的講解,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去體驗、理解音樂。

在書中雷默以美國國民音樂教育內容就中國的音樂教育也提出一些建議:理想的教師應是鼓勵音樂以儘可能多的方式進行開放自由的探索的人,以廣泛、深刻、音樂性的理解為首要目標,將技能培養作為達到那個更大目標的一種必要的手段。理想的境界是提供一種音樂性的教育而不是音樂培訓。

總的來說,這是一本融實踐性與研究性為一體的,具有很強可讀性的理論專著,值得一讀。尤其本書強調對音樂教育中音樂自身的關注,這對我國音樂藝術教育課程改革的意義是很大的。當前我國的普通學校音樂教育中也存在著僅僅重視音樂本身之外的體驗,而忽略對音樂本身的關注的問題。一本書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它能給我們某些啟示。正如雷默在本書的前言中指出,「我深深地希望本書對中國音樂教育工作者將會有意義、有幫助。我相信,本書大部分內容不僅適用於美國和其他任何地方的音樂教育,也適用於中國的音樂教育。如果本書哪怕只有一部分,也許有大部分,幫助中國音樂教育工作者澄清了他們和我們都同樣獻身於其中的那門藝術——音樂——的信仰和價值觀——即他們的哲學,那我就心滿意足了」。

《音樂教育的哲學》使我非常明確地找到了在音樂教學中一直以來困惑著我的一些問題的答案,也為我今後的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我如同迷路的航行者突然找到了引路的燈塔。

音樂教育的哲學讀後感(三)

拿到書的第一感覺就是厚,翻看後第二感覺就是內容太高大上,不怎麼讀得懂。可能我的理論水平還是太淺薄了,還得以後慢慢閱讀、慢慢理解、慢慢品味。

《音樂教育的哲學》作為一本哲學方面的著作,具有邏輯性強、結構層次清晰的特點。在第3版中對本專業哲學不確定性的問題,提出了一種融合的解決思路。它提出,最好把那些似乎是替代性的價值觀立場,看做是對大多數音樂教育工作者認同的目標的不同態度,那些目標涵蓋了比過去更加寬泛的多樣性價值觀。這些內容是很多音樂教育方面的著作所無法替代的,也體現了雷默作為美國著名音樂教育家深厚的音樂修養,同時為我們研究音樂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參照。

第三版的內容一共有9個章節,其中5個章節談到了關於體驗方面的內容,分別為:基於體驗的音樂教育哲學、音樂體驗的感覺尺度、音樂體驗的創造尺度、音樂體驗的意義尺度、音樂體驗的情境尺度。可見,音樂教育的過程中「體驗」是何其得重要。而我們平時的音樂課堂教學,主要還是在培養學生狹隘的歌唱表演,以及識譜唱譜的能力。教學方法主要還是靠死記硬背、練習、模仿、重複和按部就班的習慣養成。課堂的重點放在了音樂教學上,學生體驗的範圍還是很小。其實,理想的教師應該是鼓勵學生以儘可能多的方式進行開放探索的,以對音樂廣泛、深刻的理解為首要目標,而將技能培養作為達到那個更大目標的一種必要的手段。

在書中第八章有關「音樂脫盲和音樂讀物」的討論部分,雷默先生就提到了識譜、記譜運用何種方式更為合理。他認為中國有著西方國家所沒有的選擇——非常適合兒童需要的簡譜體系,但是簡譜體系的教學在中國似乎已經被放棄。想想也是,現在我們總是在課堂上花大功夫教學生認識五線譜,假設旋律是C大調的,學生還能認識並唱出來,只不過速度不夠快,因為他在想那個位置是什麼音。但若是旋律變成了有升降號的,C調中學過的音的位置明顯和有升降號的搭不上半點關係,學生不光不認識音,甚至還會出現混淆的現象。這樣看上去,前面五線譜教學所花費的努力顯得既不成功,又是白費。雖說五線譜教學有這種弊端,但是好多教師還是在艱難地唱著認著,包括我自己的課堂教學也是。其實如雷默先生說的那樣,一直被我們遺忘的簡譜體系的教學,正好可以解決這一難點,學生不必再去絞盡腦汁地想什麼位置是什麼音,而可以很快通過看數字反應出唱名以及旋律的高低走向,體現出簡譜體系簡單、直白這一特點。那樣,唱譜不再成為學生的一種負擔,而是可以通過唱譜更好地體驗音樂的美感,為音樂的學習做好鋪墊作用。()

另外第三版中增加了一個關鍵內容,就是作者新的智力理論,它以角色而不是心靈框架為基礎,通過每一種不同的音樂角色展示如何構成一種特定的智力表現,比如語言學,一個人的智力可以有多種途徑表現得時候,他就在暗指某種角色的智力,像作為詩人,或者哲學家,或者是新聞記者。他對智力的定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鑑別力和聯繫,第二個方面就是造就它們的情境。雷默先生認為智力向來是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著,智力的跨度在可以表現出來的很多角色中,可以從非常低到非常高,而且處在持續發展的階段,不是一成不變的刻板觀點,這使智力的概念擺脫了其傳統而持續的狹隘。

正如雷默先生在前言中寫到的:「如果本書哪怕只有一部分,也許有大部分,幫助中國音樂教育工作者澄清了他們和我們都同樣獻身於其中的那門藝術——音樂——的信仰和價值觀——即他們的哲學,那我就心滿意足了。」《音樂教育的哲學》這本書,使我找到了在音樂教學中一直困惑著我的一些問題的答案,為我今後的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根據,也如同迷路的航行者突然找到了引路的燈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