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魏公子列傳讀後感

魏公子列傳讀後感(一)

魏公子在歷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幕「竊符救趙」的壯舉而為人們所稱頌的話;那麼侯嬴則是這幕壯舉的總導演,他更令人敬佩、景仰。他以自己年老體弱,不能從征,同時為激勵從行諸人,自刎而死,以報信陵君多年知遇之恩,這樣有堅毅和知恩圖報之心的人,於信陵君肯定是良師益友的。文中朱亥與公子的聯繫其實也是侯贏牽線的,後來也的確證明朱亥是個忠心耿耿,值得信賴的人,一個遭妒的信陵君力量其實是很薄弱的,但他禮賢下士的博大胸懷為他自己鋪了前路,其他人是輔助,真正功德的起源是他自己。

《魏公子列傳》究根結底是讚頌信陵君的,作者選擇了「竊符救趙」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作為敘事的中心,並圍繞這箇中心組織材料,將其一生諸多方面的活動凝聚起來,突出了信陵君他不畏強暴,挺身而出,從大局考慮,不計個人生死的品格,知人善用,禮賢下士的胸懷,又反映了歷史的真實面貌,使人們在人物的活動中看到歷史,在歷史的發展中了解人物,把人物、歷史都寫活了。作者洋溢出對信陵君的敬慕、讚嘆和惋惜的感情在後世讀者心中塑造了信陵君高大的形象,也感染了讀者的心懷。

魏公子列傳讀後感(二)

一場勝戰不會只是一個將軍的奮戰,還有千萬士兵的團結;一個強國也不能只是一個國王的自我領導,還要有賢士的理智與籌謀。魏國離不開魏公子這樣的賢士,魏公子也離不開侯嬴和朱亥這樣的後盾。

文章中其實已經將魏王和魏公子進行了鮮明的對比。「北境傳舉烽」而「魏王釋博,欲召大臣謀」,公子卻止王而復博如故,若不是胸有成竹,他也不能流露出這般自然。只是此刻魏王的焦躁,「畏公子之賢能」也情有可原,作為國王,身邊有這樣一個比你還了解敵方的人,你敢不承認他不比你遜色?你能不感到威脅?大膽假設,如果只有魏王的自我領導,或者說從未出現過魏公子這樣的賢士冷靜處事,魏國能走多遠?魏國是幸運的。魏公子和魏王似乎是互補的,足夠的籌謀和足夠的理智讓魏公子一次次把懸崖邊的魏王拉回正軌,也一次次為黑暗中的魏國捎去光明。他才高遭嫉,竟被魏王廢黜,以致沉湎酒色,終因「病酒」而死。這既真實地揭示了信陵君思想性格的弱點,更重要的是揭露了最高統治者嫉賢妒能,打擊忠良的醜惡行徑,可以說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某種帶有規律性的東西。一個強國,終會因昏庸的君主和人才的廢棄而消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