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孟子兩章讀後感

孟子兩章讀後感(一)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些閃爍著人生智慧的警句,不知點燃過多少孜孜不倦的求索者思想的火花,它讓人懂得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它促人明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治國理想;它讓人徹悟「人才要在困難環境中磨鍊造就」的真諦。這些千古絕論,就出自於春秋戰國時孟子的《孟子》兩章。

《孟子》兩章,皆為說理散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的比較,說明決定戰爭勝負的根本條件是人心的向背,而決定人心向背的是施行「仁政」與否。從而闡明「人和」對戰勝的決定作用,由此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斷,闡明施行「仁政」的必要性。「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論述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孟子認為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人只有通過艱苦磨鍊,才能有所作為。進而由個人談到治國,由此自然導入文章中心論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兩篇文章,篇幅短小,邏輯嚴密,思想深邃,觀點鮮明,論證有力,氣勢充沛,感情洋溢,語言精闢,尤長於譬喻,用形象化的語言說明複雜的道理。讀後發人深思,頗受啟迪。

孟子兩章讀後感(二)

《(孟子)兩章》選自《孟子·公孫丑下》。戰國時期,諸侯各國之間的吞併戰爭日益激烈,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業,各國君主不約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體恤百姓。面對這種現實,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國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確,突出強調「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具體地說,就是闡明戰爭的勝敗主要取決於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決於統治者是否「得道」。從戰爭談起,最終歸結到如何治國平天下。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先以六個出身低微,經過種種磨鍊而終於身負「大任」的顯貴人物為例,說明人只有經過艱苦的磨鍊,才能有所作為,才能成就大事,井由此引申,從正反兩方面說明經受磨鍊的益處,最後得出「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結論。由造就人才類推到治國的道理,顯得水到渠成。

教學兩篇短文,應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孟子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排比、對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全面認識《孟子》散文的藝術特點。學習文言文,重在古今對讀,賦予經典作品以新的內涵,體現文化傳承的特點。基於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得道多助」「生於憂患」的時代意義。

孟子兩章讀後感(三)

對於造就人才與治理國家這兩個問題,古今學者、文豪、哲學家皆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孟子與他的思想便是歷史長河中的一顆閃亮的金星。

1、「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人的心理都是喜歡安樂,厭惡憂患的,孟子的這個觀點,乍聽之下,似乎很違反常理。然而,仔細想想,卻很有道理。因為只有在憂患的時刻,人們才會提高警惕,勵精圖治,最後獲得了生存與發展的機會。反之,在安樂的環境中,人們很容易放鬆自己,痳痺大意,結果卻招致了失敗與死亡的厄運。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對於孟子的觀點,急功近利的人也許不容易體會,而加以反對。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孟子說的的確包含真理。個人或團體乃至於國家,能夠遵循道義來行事,也許短期里會遇到一定困難,但是長期堅持下去,一定可以獲得他人的理解與讚賞,獲得多方面的幫助,最後道路越走越寬。反之,違反道義而行事,也許短期內可以獲得一些利益,但是長期下來,他人看清了你的面目之後,必將疏遠乃至於杯葛你,最後落得個眾叛親離,道路越走越窄。()

由這篇文章,使我感觸最深的是,孟子的辯風。我們在教育學生時,只要堅定自己的立場,找準對方荒謬言論中一絲有點正確感的內容,將其大而化之,引入到教師的立場上來,使其在無話可說的狀態下,再由我們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於學生的缺點,辨證施治,以取得教育的效果。還要說一句的是,對於那些問題學生,不要覺得無藥可救。因為,在孟夫子的教育理論里,「好貨好色」都可以以一種寬容的態度去教育,我們為什麼不能大度一些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