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上善若水讀後感

上善若水讀後感(一)

被譽為「中國和世界第一哲人」的老子在其五千言的《道德經》第八章云: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段話的主要意思就是:具備最好稟性的「人」象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大家所厭惡的地方,所以它的性質最接近於「道」。居處適應任何之地,心胸沉靜高遠,待人真誠友愛,說話言而有信,為政謀求清平,處事能方能圓,行動善擇時機。正是由於不與人爭的美德,所以永遠也沒有過失。

這篇文章雖然表面上是對水的頌歌,但實際歌詠的對象卻是具備像水性那樣高尚品德者的人。文中七個「善」字並列排比句,都是受到水的啟發,對有關水德的進一步寫狀,介紹善之人所應具備的品格。

為什麼老子把最好品格的人要比作水呢?這是因為水具有其它萬物所沒有的獨特的幾種稟性。

其一、 水能滋養萬物生命。它能使萬物得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爭利,如古人所說:「到江送客棹,出岳潤民田」。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辭地做。

其二、水自居下流。儘管它是生命之源、滋養萬物,但卻從不居功自傲,更不會占據高位,把持要津,而總是默默無聞的處於眾人不願處的低位。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也正因如此,才有「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的讚譽!

其三、水能以柔克剛。水性儘管溫柔,柔弱,但這種溫柔會聚集巨大的能量,變得異常剛烈。俗話說:水滴石穿。此非力使然,恆也。正是它不捨晝夜,持之以恆,才能把石一樣堅硬的物品擊穿。

其四、水能因勢而變。水能至靜——水平如鏡、至潔——晶瑩剔透,但也能至動——奔騰不止、至濁——混濁不清,總是處於一種變動不居的狀態。所以蘇軾說:萬物皆有定形,惟有水隨物賦形。正是水這種變動不居的性情,才使它能滋潤萬物,並且一路流過沖走許多污垢,蕩滌人世間一切污泥浮塵。

正因水具有上述特質,不僅老子愛水,而老子的學生孔子也喜水,每見大水必觀焉,並發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逝者如斯」的感嘆!

當然,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水也一樣,既能載舟、亦能覆舟。既能利萬物,可一旦洪水泛濫又會生靈塗炭,摧殘生命。故常有洪水猛獸、水火無情之說。老子在文中也只是認為水德「近於」而不是等於道。

上善若水讀後感(二)

課上,老師曾講到老子的「弱者道之用」時,談到上善若水。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詞,讓我對水進一步加深理解時也讓我對人生有了深刻的認識。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在這裡,老子說到了水的特性:謙卑、寬容、無爭。

水的這些性質,讓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我們人類,我們應該向水學習並具備水的特性。如果我們能像水一樣,我們的社會就是一個充滿和諧的、沒有戰爭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將充滿愛與寬容。

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想水那樣待機而動。正因為他像水那樣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煩惱。然而在我們現在的社會,利益當前,很多人背棄信義,不謙卑,不寬容,更充滿著你爭我搶的現象,有些人因此而提出悲觀的想法:我們的社會沒有道德可存了。

水滋養萬物、造福萬物卻與世無爭;水總是處於人們所不願處的地方潔身自好,故達到美好境界,符合自然法則。為什麼我們的老祖先說水是「上善」,由此而將水作為最受尊崇的美好品格的示範,倡導人們效仿呢?為此,孔夫子將水被崇尚為「上善」的原由,從功效、特徵、性格、行為、操守等多方面做了深層次的解釋: 孔子說:水有五種完美的品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滋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倒流,或方或長,遵循自然規律,好像有義;浩大無盡,好像有道;流向幾百丈山澗毫無畏懼,好像有勇;安放沒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度;量見多少,不用削刮(不會隱瞞正確的觀點,違心地趨附別人),好像正直;無孔不入,好像明察;發源必自西(歸宿必處東),好像立志;取出取入,萬物就此洗滌潔淨,又好像善於變化。水有這些好德行,所以君子遇水必觀(觀察、體會、感悟、效仿)。

我們的老祖先用「上善若水」作為自己處身立世的準則,像水一樣,以自己寬廣深厚的胸懷,美好的品行來承載萬物,包容萬物,滋養萬物,造福萬物,思想境界是多麼崇高。難怪他們能夠在與大自然抗爭的遙遠歲月,逢災受難、歷經艱險,從「山頂洞」涉水到「河姆渡」,又爬上了「半坡村」,再走到「二里頭」,繼後遍布黃河長江流域。一次又一次從「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困境中走出,一次又一次從險象環生的民族生存競爭中生還。他們自強不息,生息繁衍,由弱到強,發展壯大,以其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五千年文明延續,為他們的子孫後代在亞洲開創了一大片美麗富饒的生存空間。

因此我們不能斷送了老祖宗這高尚的品質,我們也要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自己,要有謙卑之心,對他人要有寬容之心,對功名利祿而不與他人爭。

《中國哲學智慧》讓我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更讓我懂得如何去做一個人。

上善若水讀後感(三)

本則選文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意思是:居處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待人善於真誠相愛,說話善於遵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處事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掌握時機。這是一首對水的頌歌,老子設喻做譬,他將至善比作水,總結出處世為人之「七善」,即低調謙卑、淡泊沉靜、包容寬仁、言而有信、透明公正、因勢利導、順時而動。

對於當代人來說,老子倡導的如水般人生哲學的行為準則和品格,()不可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那樣的要求畢竟過高過難,但是它應當成為我們立身處世的典範。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學習中,應任勞任怨,順勢而為,盡己所能地去幫助別人。只有奉獻不爭,才能沒有過失,才能提升自我,完善人格。這就是老子的「上善若水」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