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西行漫記讀後感

西行漫記讀後感(一)

久聞德加·斯諾和《西行漫記》的大名,今日有暇得以看到,第一眼看到這本書時,紅色的略呈灰灰的書的色調,立即給人以「紅色」的感覺,更兼有歷史的厚重感,仿佛書面上一直有歷史風沙在吹,顯示出設計者的獨具匠心和對紅色中國那份歷史的把握。《西行漫記》又名《紅星照耀中國》,當時因為便於在「白色中國」發行才譯成西行漫記的,坦率地講,我更喜歡紅星照耀中國這個名字,覺得更有中國革命的特色,更有力度,更有影響力和衝擊力。

今年有幸去延安等西北地區參觀學習,所以對書中提到的很多景物都有直觀印象,那是一個什麼地方呢,時過七十年了,依然屬於欠發達的地區,同事們去一趟「面子上」都有反應,依然是一地乾渴的黃土和太陽能曬開石頭的缺水區。

翻開書本,心就平靜下來了,作者平鋪直敘、娓娓道來他的西部之行,而一個個鮮活人物躍然紙上,一幅紅色蘇區鬥爭圖浮現在眼前。作者運用歐美作家善用的描寫的手法,以平視的角度,樸實的筆觸給我們講述著那段歷史。樸實的語句卻將東西方文學的區別體現的淋離盡致,當時這樣的文章應該算作新聞或通訊了,而在今天就是一部傳記了。

樸實的語句卻感覺別樣而新鮮,外國人看中國的革命對每個讀者和關心中國的人來說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們還是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寫別樣情景和人物的吧。

「他確乎有一種吸引力,似乎是羞怯、個人的魅力和領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產物」。這是對周恩來同志的描述。

「我開始有一點點懂得中國共產黨人為什麼這樣長期地、這樣毫不妥協地、這樣不象中國人地進行戰鬥。」這是作者對中國革命的初步認識和認同(當然象中國人地戰鬥我們不知道是一個怎樣的戰鬥)。

「在我看來,毛澤東是一個令人極感興趣而複雜的人。他有著中國農民的質樸純真的性格,頗有幽默感,喜歡憨笑」。這是對偉人毛澤東的描寫——是一個喜歡憨笑的人。

從他的記敘中也讓我們看到了極為難得看到的、很有點神秘色彩卻極為悲壯的西路軍的有關資料。西路軍的很多故事、當然也包括很多女紅軍戰士慘烈經過至今仍在民間流傳,在中國革命史上可能是絕無僅有的,當年的殘酷是我們現代人無法想像,而那種信念、意志也令我們不能望其項背的。如果你感受過西北的風沙,有幸、有緣你可能在寧夏、青海依然能聽到當地百姓將一種樹叫「紅軍楊」,折斷樹枝略呈紅色的液體慢慢地滲出來,百姓們說那是當年紅軍的鮮血,每一節樹枝中間有一個非常規則的、鮮紅的五角星,百姓們說那是紅軍當年頭上的紅五星。這個故事是我聽來的,我們無須去分辯真假,而那段悲壯、慘烈的歷史卻是真實的,至今放在檔案里、在百姓中間口口相傳,而經濟仍欠發達或者說貧困的當地百姓對紅軍的那份感情言語間聽來讓你落淚,你是男人也會的。

讓我們銘記那段歷史吧,珍惜今天所擁有的,跟一位美國人——斯諾一樣深愛這片紅色土地或者說更愛這片土地,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西行漫記讀後感(二)

在7月1日黨的90歲生日即將到來的日子,爸爸給我買來了《西行漫記》這本書,讓我閱讀並給我講解。使生活在今天的我,了解當國中國工農紅軍的歷史,了解了過去中國苦難的歷史,更了解了從領導到普通士兵為了讓中國人過上好日子,讓中國能夠不受欺負而付出的犧牲,他們太偉大了。

《西行漫記》也叫《紅星照耀中國》,是一位美國記者斯諾,衝破重重困難,在1936年6月到10月,來到革命聖地延安,在紅軍生活和戰鬥的地方,進行了採訪和所見所聞的記載,向世界介紹當時的紅軍領袖、將領、士兵等的真實情況,描寫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形象,並配上了真實感人的照片,使世界了解了延安和中國共產黨,鼓舞了人們抗日的信心,也促使很多年輕人來到了延安尋找理想。

雖然有很多內容和歷史,我還不太明白,即使爸爸給我做了講解,還是不能完全明白,但平時我跟著大人還是看了一些歷史電視劇,所以對於毛澤東、周恩來,我還是挺熟悉的,他們在那樣艱苦的日子裡,雖然住的是窯洞、吃的是野菜、穿的是破爛衣服,但能夠樂觀、智慧地指引人民,堅定地堅持理想,真心地熱愛祖國,真得是永遠值得我們懷念和學習,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就沒有綠油油的農村和繁華的城市,就沒有正規的學校,使我們安全、安靜的學習。

我覺著這本書寫的很真實,很有細節,有作者實際的採訪記錄,又有著自己的一些感觸,寫出了真實的紅軍狀況,而且帶著一個外國人的獨特眼光來寫,就像一個人坐在你對面,在講一些真實的故事,講一些具體的人,他們的語氣,他們的笑容,他們的目光,使我感覺很接近和熟悉。在黨的領導人的談話記錄中,把歷史一頁頁的展示給我們來看,我也明白了一點,什麽叫歷史,歷史也是有過去歲月中一個個的人在做事情,他們有父親、母親、兄弟、姐妹,他們有感情,有理想,勇於追求,為了國家,寧可犧牲自己,而且經過了非常艱難的努力,才建立起了新中國。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這種精神,珍惜現在,努力學習知識,讓「紅星「永遠閃耀在我們心頭,將來為國家做貢獻。

西行漫記讀後感(三)

埃德加·斯諾是本書的作者,他去了紅區,他眼中的紅區是一個充滿精神和思想的地方,在那裡,他也感受到了紅軍的精神和愛。是的,那裡的確是一個充滿愛和精神的地方。

在這本書中,凸顯出了戰士們堅韌不拔,互助為樂的精神和那種為祖國的抗日戰爭可以拋頭顱、灑熱血的紅色思想。

我們也應該擁有這種精神和這種紅色思想,讓這種紅色的思想來武裝我們;讓這種精神伴著我們一生,讓這種堅韌不拔、互助為樂的精神繼續發揚下去,讓外國人眼中的中國變成一個思想超前,精神值得學習的國家,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對中國的精神、超前的思想嘖嘖讚嘆。()

讓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是一個充滿生命力、充滿活力的國家;是一個到處都是為了祖國的未來浴血奮戰的青年,和那有領導能力的國家領導人來領導我們的新中國。我們國家更需要的是那種能在危險關頭奮不顧身去搶救國家的昂揚鬥志。這樣才是一個全新的紅色中國,也是一個讓外國人嘖嘖讚嘆的新中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