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南渡北歸》讀後感

《南渡北歸》讀後感(一)

最近,終於把《南渡北歸》這本書看完了,回想起來,這本書從買來到看完,話費了半年的時間。

個人覺得,看《南渡北歸》需要耐心,因為有幾百萬字的篇幅,更要有足夠的理性,因為這本書給你的想像空間是無窮大的,稍有疏忽就容易陷入憤世嫉俗。在整個閱讀過程中,作者岳南隔空打牛、言此意彼的寫作風格,就像一根根無形的線牽著我的目光,使我戀戀不捨地跋涉完這段悲喜交加的「書」途。每每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橋段時,難免啞然失笑,笑過之後的餘味,卻是深深的悲涼。

《南渡北歸》一本書能讓讀者如此不知不覺中陷入思索之陣,自然是大大的了不起,而書中的吉光片羽,則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南渡北歸》這本書是寫現當代漸漸遠逝的大師群體。在這裡有光環但並不刺眼,而是貌似隨意地信手拈來,有褒有貶、有莊有諧、有血有淚、有喜有悲,讓讀者在大師們巨大的光環底下,仍能瞥見他們最真實的一面,最溫暖的一面,最可愛的一面。

我看到,在紛繁複雜的政治面前,大師們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爛漫。當隆隆炮火燒到北平城牆之下的時候,朱家驊、傅斯年等學界精英積極奔走,力爭儘量多的「搶救」學人,「投奔」台灣。縱然拼盡全力,朱、傅二人在台灣的境遇卻讓人唏噓不已,前者被老蔣故意「找茬」摘掉教育部長的官帽,而後者則是在連一條棉褲都買不起的境況下,貧病離世。這二人的窘境是遷台學人的一個縮影。胡適雖然是著名的學界「大鱷」,過得卻同樣不甚風光,要忍受台灣同行的明槍暗箭,還要忍受小兒胡思杜的檢舉揭發,精神上的悒鬱可想而知。在胡適迷人微笑的背後,其實是一顆千瘡百孔的心。最終,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會上溘然離世,總算死後備極哀榮。我想這份哀榮是以胡適為代表的具有獨立治學精神的學者應有的。在胡適死後若干年發動的那場浩劫中,在紅衛兵歇斯底里的批鬥聲中,曾經積極揭發過他的學生、朋友、親戚,不知道想到的最多的又是什麼?是懊悔,是自慚,還是惱恨?上天確實開了個冷玩笑——這一出鬧劇明明已有前車之鑑,很多自以為得計的學術精英卻依然趨之若騖,唯恐落伍。政治的翻雲覆雨,他們哪裡來得及看清。當那一記響亮的巴掌打下來,痛的不止是這些老者的臉,還有時代的心。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這幾個字赫然印在封面最顯眼處,貌似絕決的含義透露出特定時代下的萬般無奈與淒涼。那些曾經離我們很近的大師們,隨著時間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遠去了,但其卓絕的貢獻和高昂的靈魂卻不是時代可以抹殺的。亂則隱,治則現的大賢處世法則,我想在任何時代都是奏效的。那麼意思已經很明顯,大師是有,但他們是否願意出現在聚光燈下,就要取決於他們對這個時代的看法了。

我曾經看到過有一些活躍在各大媒體上的知名學者,自封大師。那時,我跟絕大多數人一樣,疑惑「大師」這一大多數情況下屬於得道高僧的稱謂,怎麼會用來給學者冠名。那麼看完《南渡北歸》,我想我對真正的「大師」有了一個具象的認識。他們學高身正,難道不就是得道之人,不就是「大師」嗎?和尚修道在寺廟,大師修道在紅塵。他們,其實就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他們是一群可愛的普通人,分解出來就是可憐、有愛。身赴台灣的胡適,臨死都不知道曾經謾罵他是「美帝國主義走狗」的小兒胡思杜已經自殺,還饒有深情地在遺囑中提出給小胡分遺產,其狀堪憐。一心維繫家國命運的梅貽琦,雖然在台灣新竹完成了重建清華的夙願,但直到生命彌留之際再也沒有見過愛子梅祖彥。考古界的巨擘李濟,因為海峽兩岸的政治對壘,因故舊凋零、思親情重,最後也鬱鬱而終。台灣之於中國,是領土的割裂;而大陸之於台島上的異鄉人,則是整個思念的寄託。這份家國情懷,可能是大師們都有的一種普世情懷吧。1946年,林徽因結束了九個年頭的顛沛流離,跟家人回到了一直以來念茲在茲的北平,滿懷深情地重訪每一處故地。抗戰結束之時,雖然已受盡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選擇了放棄赴美治療的機會,選擇了「和祖國一起受苦」。在生命的最後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獻給了祖國的建設事業。這位「智慧女神」的化身,就像一位勇士一樣與病魔作著鬥爭,緊緊守護在祖國的身旁。我想:她的一生,是對得起金岳霖對她「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的哀輓,以及終生未娶的痴情的。

當下,有人不乏嘲諷地說,現在的生活事故多了,故事卻少了,而大師的故事卻是少之又少了。我真誠地期待:《南渡北歸》不會是一曲輓歌,而是大師故事的一個變奏,是開啟大師時代的一把小小的鑰匙。

《南渡北歸》讀後感(二)

《南渡北歸》是一本描繪大師的佳作,雖然在我看來,許多大師的風骨並沒有表現得太淋漓盡致,是零散、瑣屑的片段構成了一個個大師的剪影。梁啓超,只是眾多大師中的一位,但對我個人而言,他是主角。

梁啓超的一生,似乎都在與變革、混亂的時代背景聯繫在一起,他在慌亂中逃亡,在變革中崛起,他曾在一系列文章中對奴隸性的表現、產生根源及其嚴重危害作了系統、深入的剖析。在與革命派論戰的過程中,梁啓超創造了一個新詞:中華民族。他在《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一文中,七次使用了「中華民族」這一詞。他認為,中國人家庭觀念、鄉土觀念濃厚,但毫無國家意識,只知道服從權威和統治者,不知服從國家和主義。他在那些舉國困苦的年代,為了中國文學的未來而擔憂,他一面主張引進西學,一面主張中國人要學會創新,在那段動盪不安的歲月里,梁啓超拿起文學的筆,書寫下了他的新思想。歲月的流年帶走的是他青澀的無知和淡淡的無奈,隕落的夢想是凋落的梔子花,芳華猶在,悠悠地飄落,躍然於腦海的信念是青春最美好的記憶,在成長中沉澱卻不消逝。記錄下的繾綣是生命中悠長的河。少年的夢想在風中實現。

穆旦說:「但如今,突然面對著墳墓,我冷眼向過去稍稍回顧。只見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亙古的荒漠。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但是,在那動盪的年代,那些學者們只是完成了普通的生活嗎?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南渡北歸」的含義在於一批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如胡適、梅貽琦、傅斯年等等,隨著內戰爆發,帶著自己的個人理想和抱負,越過台灣海峽,進行第二次南渡,並最終長眠台灣,死後倍受哀榮。而陳寅恪等一批知識分子,則在南渡中突然改轍更張,回歸故土,但倉皇張望時,卻不知如何適應,終於在大時代的革命洪流中哀婉地死去,身後情境淒涼。更有一批原地不動的知識分子,緊守故土,積極改造,其晚境淒涼;也有一部分投靠江青等權貴,紅極一時,最終又陷於世人皆曰殺的尷尬之境,令人悲嘆。這不僅是大人物在大時代中的抉擇,也是小人物在大時代的縮影:有的人選擇了逃離,有的人選擇抗爭,有的人選擇固守不動,有的人選擇投靠他人……《南渡北歸》用學者們的選擇來淋漓盡致地展現了那個時代中每個普通人的抉擇,知識分子精英的變遷只是那個年代中一個小的倒影,而南渡的遠遠不止知識分子精英,南渡的還有中國人民的精神和財富,那些大人物的遠去,不僅僅是個人的遠去,也是一個時代的遠去。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每個人在讀完這本書後,都會為此感嘆和扼腕,但是,我們何必為了已經遠去的大師在獨自嘆息呢?大師真正的魅力不再於讓我們為之感嘆,而在於很多年後,當他們遠去,卻能把那堅定的足跡留給後人。他們在面對國破家亡時毅然投入救亡圖存的潮流中,且能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教學科研,保住了中華文化的血脈,他們擁有強烈的自強精神。而現在,我們身處和平年代,卻每天在面對著他們辛苦扞衛的中華文化時抱怨,沒有了當初的力量與激情,是時代造就了他們,還是時代糟蹋了我們?

一本書的好,不再於別人對他的評價,而在於它對我們心靈的升華,《南渡北歸》讓我知道,縱使路途坎坷,但中華民族有一種精神叫勇往直前;縱使前途渺茫,但中華民族有一種精神叫堅持不懈;縱使北歸無期,但中華民族有一種精神叫堅強不息。

《南渡北歸》讀後感(三)

花了將近十天讀完了岳南先生的鴻篇巨著《南渡北歸》。該書由《南渡》、《北歸》、《離別》三部曲組成。《南渡》主要講述七七事變爆發時,以清華、北大、南開、中央研究院、中國營造學社等機構的知識分子,南遷至長沙、蒙自、昆明的故事。《北歸》主要講述抗戰順利後南遷的知識分子遷回原單位的故事。《離別》主要講述在1949 年這些知識分子「走」與「留」的故事,無論是「走」,還是「留」,這一抉擇都決定著他們後半生的命運。自古多情傷離別,離別是多麼沉重,多麼的憂傷,但不管怎樣,任何人都擋不住時間的腳步,儘管有那麼的不捨,那麼的依戀,依然要離去,有的甚至都來不及道一聲珍重,從此就成永別。

讀完該書感觸頗深!()

第一,那時的大學,有著充分的學術自由與思想自由,不僅沒有思想的桎梏,而且還能容納不同政見者。

第二,那時候的知識分子,很多都出於對科學的熱愛,為學術而學術,並沒有爭著搶著、擠破頭皮去掙錢。

第三,那時候也有學閥與學霸,比如傅斯年先生,不僅手握重權,而且和龐大的基金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但他並沒有靠這些發財,而是竭力搜羅人才,培養人才,給他們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

第四,那時候的知識分子的終極目標不是走「學而優則仕」的道路,而是想通過科研為國做貢獻。

第五,那時候還是「教授治校 」 。

第六,那時候的校長清廉,如梅貽琦先生、傅斯年先生、胡適先生,並沒有貪腐。傅斯年先生還得靠拚命掙稿費來買褲子、胡適先生死後只留下130 多美元,讓人震驚的是清華的梅貽琦先生,手握清華庚子賠款,死後連一份遺產也沒有留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