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放飛蜻蜓讀後感

放飛蜻蜓讀後感(一)

前段時間,老師帶著我們學習了陶行知爺爺的一篇文章《放飛蜻蜓》。這篇課文講的是:有一天,陶行知爺爺看到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問他們知道蜻蜓吃什麼嗎?同學們有的說吃蟲子,有的說吃露水,還有的說吃草、吃樹葉、吃泥土等等。陶先生分析說因為蜻蜓吃蟲子,所以是我們的好朋友。接著陶先生又給大家講明蜻蜓尾巴和眼睛的作用,孩子們聽得入了神。最後,在陶先生的勸說下孩子們把蜻蜓放飛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知道了蜻蜓是益蟲,幫助我們捕捉了害蟲,保護了莊稼。捕捉它們要給它們自由,也不要去傷害它們,因為它們也和人類一樣有爸爸和媽媽,有個溫暖的家庭。它也是屬於大自然的孩子。

讓我們大家一起保護動物、一起保護環境、一起維護生態平衡,使我們的家園更加和諧美好吧!在這裡我要鄭重提醒大家:動物很可愛,生命需尊重。

放飛蜻蜓讀後感(二)

今天我學了《放飛蜻蜓》這一課,我知道了蜻蜓是益蟲,我們要保護蜻蜓。

學了這篇作文,我知道蜻蜓的尾巴會保持平衡,調解方向的作用,眼睛的結構很複雜,是由楊千上萬小眼睛構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的蟲子。

讀了這篇作文,我一點不太明白。陶校長說,蜻蜓餓極時,會吃去自己的尾巴一節,我不相信,我就去查資料。翻了半天的書,終於在《十萬為什麼》裡找到答案。原來,蜻蜓在炎熱的夏日裡,微風輕拂,那緩緩淌的河水,款款輕飛的蜻蜓,讓人心曠神怡。你看那隻蜻蜓姿勢好廳怪啊,它的尾部回變過來,好像在吃自己的尾巴。原來,蜻蜓交配時,由於生殖的需要,會咬自己的尾巴,看起來像在「吃尾巴」,其實並沒吃掉。

看來我們學習課文,不僅要記住,而且還要勤于思考,善於動手查資料,這樣才學到更多的知識。

放飛蜻蜓讀後感(三)

讀了陶行知爺爺《放飛蜻蜓》這一課,我對蜻蜓更加了解,並深深地愛上了這群可愛的小生靈們。

蜻蜓的眼睛很大,結構很複雜,是由成千上萬的小眼睛構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它的眼睛不但大,而且作用也不小呢!蜻蜓是昆蟲世界中最出色的「除害飛行家」。它可以連續一個小時不著陸。蜻蜓眼睛銳利,專門捕食蒼蠅、蚊子、小飛蛾、水裡的孑孓等。一隻蜻蜓一小時可以吃20隻蒼蠅或840隻蚊子。

陶行知爺爺說它的尾巴是一節節的,又細又長。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調整方向。據說,在它餓極時,會將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蜻蜓真的會吃掉自己的尾巴嗎?我百思不得其解,於是上網搜尋。啊,原來是這麼回事啊!原來蜻蜓是在繁衍後代!它們把卵直接產入水中,或產於水草上。卵孵化出來的稚蟲,稱為水蠆。水蠆常伸出勾狀帶爪鉤的下唇,捕捉水中小動物為生。一年能吃3000多隻蚊子的幼蟲孑孓。水蠆是游泳專家,它採用的是噴射式的,只要腹部一壓縮,水就往後噴,身體自然向前衝,速度極快。以直腸氣管鰓呼吸。水蠆長大了,()爬上突出水面的樹枝或石頭,就羽化成一隻猶如空中飛舞的蜻蜓成蟲了。看,它們在空中上下翻飛,忽閃著那雙晶瑩美麗的翅膀,好像在跳美麗的舞蹈,真是可愛極了!

喔,忘了告訴大家,蜻蜓還是預告天氣的專家呢,當它們低飛時,表示要下雨了喔。

蜻蜓是益蟲,我想對所有的捕捉它的朋友們說:「請不要傷害它們,它們是人類的朋友,請善待我們的朋友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