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讀後感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讀後感(一)

讀了《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我深刻到體會到奉獻的重要,十歲的高爾基的兒子能種出美麗的花兒,他走後給高爾基留下了一片美好的回憶,這種奉獻的精神是常人做不及,或許他不知道自己的奉獻,但他在閱讀完爸爸的信後就一定會把快樂傳遞下去,帶給更多的人。其實奉獻沒有那么繁複,只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世界就會無限美好。我就有這樣的經歷。

那是一個下午,已經接近傍晚,老師開始發家庭作業—一份正反面的試卷,可是我們班級有46 人,試卷只有45 份,甘宇沒有拿到,甘宇急得滿頭大汗,都快要哭了,心想我沒有家庭作業怎么交代,不行!我得想辦法!於是他四處找人,複印試卷……

他先找到同桌說:“請借給我複印試卷,我試卷沒有發到,我有一塊錢,謝謝!”哪知同桌用藐視的目光,瞧不起的說道:“過去!”甘宇沒有吭聲,走了……

他又想借組長的試卷複印,可是相同的情景又重現了:甘宇對他言語了一番,卻無濟於事,他很無奈,他知道大家吝嗇的原因——他成績太差,人家都認為他是傻瓜。

我看了覺著他很可憐,沒有人幫助他,於是我不顧眾人的反對,對甘宇說:“我幫你複印。”

在這裡奉獻同樣是一種幫助,是一種團結,是一種關愛。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有人說我送人玫瑰,為什麼沒有聞得余香,這個余香不是指的個人利益,而是幫助人後的愉悅,這種愉悅只要你幫助更多的人,就能體會到了。

總之,奉獻方使世界更美好!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讀後感(二)

“給”永遠比“拿”愉快,是我讀《高爾基和他的兒子》後懂得的道理。

這篇文章講的是:高爾基以前在義大利的一個小島上休養,妻子帶著兒子來看他。她們來了以後,兒子就種了許多的花草。假期結束了,她們回去了。春天到了,兒子種的花開了,高爾基看著兒子種的花心裡很高興,就給他的兒子寫了一封信,信上說“給”永遠比“拿”愉快!

“給”怎么會比“拿”愉快呢?

比如說,我以前看了一部電視劇,電視上講的是,一個人在饑寒交迫的情況下,渾身發抖的蜷縮在一個牆角里,一個好心人看到了,給他了一個棉衣和一些吃的,幫他度過困境。十年後,那個被幫助的人在一個危急的時刻救了這個好心人一命。你看,一些物品換回了一條命,真是太值得了,這正是“給”永遠比“拿”愉快。

“拿”的結果就不同了。

剛剛發生了一件事,我們班的徐嘉鑫同學,跑完步上來,發現自己的鋼筆不見了,就給老師說了。老師一聽,問:“誰拿他的筆啦?”,班裡沒人吭聲,都在那兒大眼瞪小眼。老師又說:“你別以為拿人家一支筆就占了便宜,可不是這樣的。你要是不還人家,等你長到老師這把年齡時,你會很內疚的,因為這件事就你自己知道,自己也知道這是不對的,你的內心就在折磨自己。我可親身體驗過這種痛苦。”這就是“拿”給自己帶來的痛苦,這也說明了“給”永遠比“拿”愉快,而“拿”是會帶來痛苦的。

你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呀?“給”就是付出,你付出了,雖然是給別人,但很快樂。“拿”有時會違背社會道德。正所謂“德不孤,必有鄰”,你不違犯道德就會有好的人緣,要是違犯道德,沒有人會原意跟你做朋友的。

“助人是快樂之本”嘛!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讀後感(三)

高爾基曾對兒子說過:“要是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自己一生給人們的都是美好的東西,那你的生活將會是輕鬆和愉快的。那時候你會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這種感覺會使你成為一個心靈豐滿的人。要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

的確,“給”永遠會“拿”愉快的。大家知道,春蠶吃掉的只是桑葉,獻出來的是珍貴的蠶絲;奶牛吃掉的只是青草,卻獻出了營養豐富的牛奶;蜜蜂採集了花粉,卻獻出了比糖還甜的蜂蜜。蠶,牛,蜂“拿”的東西低廉,“給”的東西如此寶貴,因而受到了人們的一致稱讚。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在《觀刈麥》中寫過這樣的詩句:“今我何公德,曾不事農桑,史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留下這樣的名言:“我每天上百次的提醒自己:我的精神和物質生活都依靠別人(包括死者和生者)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力量來報償我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領受著的東西。”他是這樣說這樣做的。他把自己畢生的精力獻於科學事業,但是他的生活卻清淡簡樸,他“給”了人類以卓越的貢獻,卻很少從世界上“拿”去什麼,因而受到了人們的尊敬。他永遠是愉快的。()

“給”永遠比“拿”愉快。這雖是高爾基對他兒子說的話但對我們今天的中國青年也不失為箴規。我們剛開始探索人生的道路,都有考慮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我們應該像愛因斯坦,趙春娥那樣,從世上少“拿”多“給”,把自己的才智,力量全部用到為社會創造財富—“給”—上去。那么,等到社會主義大廈建成之日,我們才可以坦然欣慰地回顧一生,滿懷豪情的宣告:我們“給”這個社會的遠超於從這個世界上“拿”走的。那我們將永遠是幸福的。因為“給”永遠比“拿”愉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