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只有一個人生讀後感

只有一個人生讀後感(一)

《只有一個人生》,書名就傳達著哲理。女性,情感的載體,與理性的哲理,頗有水火不相容的感覺。讀起來,便不忍丟下。丟下,也不想拿起。讀它,需要凝神靜氣,從眼中進去的是文字,從心裡流出的是感悟。

書中第十一輯「未知死焉知生」回答了我所有關於生死的疑惑。慶幸覓得一個知音。

為何我們避諱談及這個話題?世上所有的苦難,都可以用逃避、忍耐、甚至用死來解脫。唯獨死是既躲避不掉,又無解脫之路,除了接受,別無選擇。也許,正是這種無奈,使得大多數人寧願對死保持沉默。其二,我們對於自己活著這件事實在太習慣了,而對於死卻感到非常陌生。陌生得不認識它了。

為何我們懼怕死?我們死後不復存在,不能感覺到痛苦,不應感到可怕。但死的可怕,恰恰在於死後的虛無,在於我們將不復存在,一個獨特自我的絕對寂滅,永遠的寂滅。

面對死亡,不是哲人的我們,不迴避,也不用尋找它的理由。只要認真思考過死亡,不管是否獲得使自己滿意的結果,我們都好像是把人生的邊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與限度。如此我們就會形成一種豁達的胸懷,在沉浮人世的同時,也能跳出來加以審視。我們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會把成功和失敗看得太重要。我們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難的相對性質,因而快樂時不會忘形痛苦時也不致失態。本文由易百特(http://www.ebaITe.com/)為您整理!

此刻,邀請讀字的你,輕拂去彌散周身消極情緒的薄霧,是否能和作者,還有我,一起清晰可見「向死而在」的場景?立足於死亡而珍惜生命,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獨一無二的價值。

對死的思考儘管徒勞,對於生的價值並非沒有意義。

只有一個人生讀後感(二)

周國平先生的《只有一個人生》散文集,在我的書架上已有近十年了,是我經常翻閱的書之一。每次讀後總有如沐春風之感。

周先生是學哲學的,而且是研究尼采方面的專家,他分析「義」與「利」的見解有其獨到之處。自小父母就和所有傳統的國人一樣,強調「君子重義,小人重利」,但蒼海桑田,時代變遷,世風日下,「義」字已少有人提起,求利也非小人專利,而視之做人理所當然的追求,工人日日加班,一天工作十三、四個小時是常有的事。「用商業精神取代人生智慧,結果就使自己的人生成了一種企業,使人際關係成了一個市潮。

在哲學家的眼中,「義和利,貌似相反,實則相通。『義』要求人獻身抽象的社會實體,『利』驅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質利益,兩者都無視人的心靈生活。」「這二者,前者教人奉獻,後者誘人占有,都脫不開計較。但人生的真價值是超乎義務和權利之外的。」在「義」和「利」之外,還有一種「情」,「它主張率性而行,適情而止,每個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你不是你所信奉的教義,也不是你所占有的物品,你之為你僅在於你的真實『自我』。生命的意義不在奉獻或占有,而在創造,創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積極展開,是人在實現其本質力量時所獲得的情感上的滿足。」也就是說創造不同於奉獻:奉獻是完成「責任」,而創造是實現「自我」。

「義」是一種倫理的人生態度,「利」是一種功利的人生態度,而「情」則是一種審美的人生態度。王爾德說:「人生因為有美,所以最後一定是悲劇。」重情輕利者,接人待物有一種閒適不為物役的淡泊情懷,所體會到的辛酸和悲哀更為逐利之輩所想像不到。

社會發展的快節奏,將人們在現代生活的急流中裹著向前,不復有閒適的享受和寧靜的沉思,「德爾斐的神廟『認識你自己』已被時髦箴言取代。」人們愛說「時間就是金錢」;從小就聽說「時間就是生命」,如果按照邏輯推理,那麼人們現在正是在儘快的出賣生命,因為人們除了賺錢不知還有什麼事可做,電視和痲將成為人們主要的娛樂,但這是真正賞心悅目的娛樂嗎?

近五六年我要求自己每周爬山一次,並且一直在堅持。我喜愛在大自然中的感覺,而且猶愛未經人工雕鑿的天然美,大自然可觸發人的各種想像力和詩意,也可提高人的悟性。佛教中有云:「法性遍滿虛空,法身充滿宇宙」,如江門公坑寺的天成禪寺門聯所書:「天開境界,成大慈悲」,也就是這個道理。周先生說「人與人的碰撞只能觸發生活的精明,人與自然的交流才能開啟生命的智慧」,大自然正是如此無私的在幫助著人們。

在西方,有「尋找靈魂的現代人」,在我們的時代,我發現有很多為心靈尋找家園的人,因為,電視、牌桌、甚至旅遊等都不能填補精神的空虛。「野蠻的符咒尚未掙脫,文明的壓抑接踵而至。」權貴貪慾的膨脹使腐-敗叢生,金錢力量的崛起導致精神的平庸,所以民間有言嘲笑其「窮得只剩下錢。」哲人和思想家在呼喚著性靈、愛心和尋找淨化之道;「文明與野蠻的決鬥猶未見分曉,超越與沉淪的對峙已拉開序幕。」物質上的貧富是有目共睹的,但精神上不也有著兩極分化嗎?只要能守住心中的聖地,認識到清貧與寂寞是心靈高貴者的必然命運,就能坦然的面對社會、人生。

生活中,人的追求各不相同。肖伯納說:「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我體會是沒得到時渴望得到,得到後則感覺不過如此而失去追求的快樂只剩下空虛。人生態度,除重「名」「利」「義」「情」之外,還有一塊「淨土」,它不受「名」「利」的污染,也不為求「義」和「情」所操縱,它能冷靜、安詳的用無限的慈悲心對待世間的一切,那就是一顆佛心,它幫助困惑的人們找到心靈的家園,那就是覺者的淡泊中的追求。

只有一個人生讀後感(三)

翻閱這本書,能夠體味到周先生在現代紛繁蕪雜的社會中,可以如閒雲野鶴一樣對話自己的人生。大家都如此忙碌,如此世故,談人生成了奢望。人們說「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在周先生眼裡,人生的百味雜陳,酸甜苦辣都值得品味,我們「只有一個人生」,虛度了,就沒了,沒地方借去。周先生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所為必有所不為。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區別就在與所為所不為的不同取向。」;「命運是不可改變的,可改變的只是我們對人生的態度」;「我走在自己的路上。成功與失敗、幸福與苦難都已經降為非常次要的東西。最重要的是這條路本身。」;「生命的意義不在奉獻或占有,而在創造,創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積極展開,是人在實現本質力量時所獲得的情感上的滿足。」——像這樣的精彩語段和語句,在周國平的文章中可以隨性採擷。()

書中第十一輯「未知死焉知生」回答了我對於生死的疑惑。我們害怕談到死,力求避諱談及這個話題?世上所有的苦難,都可以用逃避、忍耐、甚至用死來解脫。唯獨死亡是既躲避不掉,又無解脫之路,除了接受,別無選擇。也可以說,人一生出來,就與死亡在做抗衡。也許,正是這種無奈,使得大多數人寧願對死亡保持沉默。我們對於自己活著這件事實在太習慣了,而對於死卻感到非常陌生。為何我們懼怕死?我們死後不復存在,不能感覺到痛苦,不應感到可怕。但死的可怕,恰恰在於死後的虛無,在於我們將不復存在,一個獨特自我的絕對寂滅,永遠的寂滅。周先生說:「一個人若為自己未能在千年之前活著而痛苦,你豈不認為是傻瓜?那麼,為自己千年之後不在活著而痛苦的讓人也是傻瓜」

只要認真思考過死亡,不管是否獲得使自己滿意的結果,我們都好像是把人生的邊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與限度。思考死亡對於生是有價值的,它使人能以超脫的態度對待人生一切遭際。如此我們就會形成一種豁達的胸懷,在沉浮人世的同時,也能跳出來加以審視。我們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會把成功和失敗看得太重要。更會,珍惜我們當下的一切,過好人生中的每一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