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余世維有效溝通讀後感

余世維有效溝通讀後感(一)

通讀余世維的《有效溝通》,令我感觸很深不管是企業管理還是學校管理都有一定的借鑑意義。影響學校和企業的成敗關鍵因素之一,是人,而影響人的是能否有效的溝通,“上令下達、下情上請”的結果會直接影響著政令執行的效果和結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見有效的溝通已經成為學校和企業運作的一把利器。所以作為校長要做到以下幾點:

1.作為學校管理者要縱觀大局,考慮問題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每個員工不能自大,以為自己的想法就是答案,這樣會讓人感到厭惡,也很容易在溝通的過程中形成更多的障礙。

2.學會關心別人。關心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摯情感,學會了關心就學會了做人,學會了生存。在與人溝通過程中,尤其是在與同事溝通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他人的狀態和困難並積極主動的及時幫他解決,這樣團隊的凝聚力才會逐漸的增強。關心學生,學生就會親近你,以致喜歡你的課,學業就會有所提升,產生遷移的正面反應:親其師,信其道。

3.不管是對自己的同事、上級、下級都要做到主動跟對方溝通,要及時把事情的進展匯報給他,不管是有問題還是沒問題,這樣才有利於上級及時地去解決問題,去調整整個事件。

作為校長要做為教師和學生好服務,以好心態去溝通應始終貫穿於平時的工作中。用積極的心態去對待每位師生,去關心所能關心到的問題,去幫助師生可能會著急要協助的工作。只有坦誠相見,才能使彼此之間產生一種信任感,從而在接下來的溝通中,交流就會很融洽。所以,當我們能夠與人為善,不自私自利,不處處想著表現自我,而是站在他人的立場上,以一種好的心態多為他人考慮、關心他人的需求、發自內心的尊重他人,秉持著一顆真誠之心與他人交往時,那么與他人的溝通便打開了一扇窗。

其實溝通是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溝通不是一種說服而是一種感染、一種形象展示、一種言行一致的體現。讓我們以主動、關心、積極的心態從聆聽他人開始,在工作中讓有效的溝通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讓有效的溝通使我們能更高效的去完成本職的工作,為全面完成學校的各項工作任務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余世維有效溝通讀後感(二)

近期我又認真看了余世維博士的《有效溝通》,使我感受頗深。

溝通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對於個人和單位來說又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事情。一個人和一個單位的成功,這其中的溝通起著非常重要的因素; 21世紀是一個充滿競爭的世紀,作為一名專業技術工作者,不僅要有紮實的專業技術能力,還要與領導、同事等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因此,提升個人的溝通藝術,運作好人際關係,就成為事業成功的重要環節。

余博士首先講述了企業溝通的目的,一是溝通是為了控制成員的行為,看看員工是否按照你的意思去做,如果不經過溝通是不會知道的;二是激勵員工,改善績效;三是表達情感,分享挫折與滿足;四是流通信息,強化你的信息,不讓信息斷裂。

溝通三要素:心態、關心、主動。以關心為出發點,注意對方的狀況與難處;注意對方的需求與不便;注意對方的痛苦與問題。比如我們科室的患者要求我們治療時間要短,療效要好,費用要低。所以我們要換位思考,從患者的角度出發,把他們當作親人一樣對待。這樣一來,醫患雙方溝通找到了關注的焦點,溝通也能順利進行,排除溝通時自私、自我、自大心態等障礙。有效溝通光有心態和關心還是不夠的,還要求主動,即主動支持與主動反饋。對於醫院來說,我們主動地為患者提供信息等支持,我們的患者會很感激。作為醫院一名員工,主動向上級、同事反饋工作進展等信息有助於同事之間的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可見正確的溝通心態,積極主動的溝通方式,有助於減少彼此之間的誤會,促進工作開展。溝通三要素是很值得我們去研究,把握其真諦,並在實踐中提升溝通技巧。

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和別人無話可說,害怕和別人溝通,尤其是和領導。現在看來,我覺得可能有這樣的原因:一方面,自己不夠積極主動。當積極主動去做一件事情時,情緒才會被調動起來,思維也會隨之更加活躍。另一方面,對於溝通的話題自己沒有做好準備。在與別人溝通的時候,應該是多聽少講,至少是先聽後講,要掌握傾聽的技巧,不要隨便打斷對方、集中精神、不要批評、站在對方立場、控制情緒;還需要我們有傾聽的能力,傾聽在前、問題在後,能在對方的講話中捕捉到可供溝通的信息。

一個團隊如果沒有溝通,我們就無法了解同事之間的工作進展程度,了解管理工作思路。沒有溝通,工作就不可能協調好、也不可能幹好,團隊就因此而渙散。學會溝通技巧,這世界就會變的更美好,社會就更和諧,團隊戰鬥力就會不斷增強,事業就會更進步;所以,溝通不是一種說服,而是一種感染、一種形像展示、一種言行一致的體現。

余博士的講座中有這樣一句話:越學越聰明。溝通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去學;告訴自己:用心去聽、去想,關心他人,主動交流。

余世維有效溝通讀後感(三)

余世維老師所講的“溝通”概念可能會超出我們對溝通理解的範疇,但見仁見智,我只能根據自己的理解結合自己的工作來闡述一下我對《有效溝通》的理解,當然我所針對的也只是某一個點,並不能以偏概全。

在余世維老師講到溝通技巧的時候,我記得有一個條目是“注意他人的狀況與難處”,而且列舉了兩個案例來闡述這個觀點,我覺得這兩個案例與我的工作息息相關,這裡再跟大家分享一下然後談談我個人的意見:

案例一:

“我一個朋友去香港旅行,他喜歡讀書,於是他在上飛機前去書店買書,他看到一本書蠻好,就拿在手上,那本書很厚,哎,這個時候店員過來了,先生,喜歡這本書嗎?我幫您拿到櫃檯去,於是她就幫我拿到櫃檯去,意思是您可以空下手來看別的書。他又看到一本書不錯,店員又過來了,先生這本書您也喜歡嗎?我朋友說是的,我幫你拿到櫃檯去。這么不知不覺的就搞了六七本,最後去付款的時候,我朋友都瞪眼兒了,很貴啊,不過這個時候店員一眼就看出來他的心思,說了句,先生沒關係,我幫你提到飛機上去吧,其實那個店就在機場跟前。我朋友也不好意思說什麼了。很瀟灑刷了一下卡!這就是他很厲害非常注意了她客戶的狀況和難處。”

案例二:

“一朋友去商店買東西,折騰了半天沒有找到需要的東西,其實是幫他太太買化妝品,他太太指定了品牌和型號。於是他就說,對不起,沒有我需要的。你們猜一猜店員怎么講,真實對不起先生,我們沒有你需要的東西。其實沒什麼對不起的,就是沒有。可是她這么一講,這位朋友後面做了一個什麼動作,他說這個其實也可以。實際上那個並不是他需要的東西,但是她這個話一出來,他就買了,因為太令人感動了。”

其實招商工作在某些層面來講也類屬於銷售,有時候我們不能夠只看到眼前的某些利益點,更需要去了解對方也就是品牌商或是乙方的需求及難處,從而幫助對方解決某些問題來間接的促成我們之間的合作,比如之前跟進的品牌LEVI’S,去年我第一次聯繫到這個品牌的時候,對方明確的表示並沒有內蒙古這邊的拓展計畫,因為並不熟悉這邊的市場及消費狀況,我並沒有放棄,將一些調研數據及商業狀況、類似品牌的銷售情況提供給對方,慢慢的品牌公司開始了解內蒙市場,並有意向做拓店計畫但仍需要一些數據支持,於是,我又將呼市及周邊城市的一些重點考慮商場向對方逐一介紹,直到對方確定內蒙的拓店計畫,並且有我們項目,雖然最後這個品牌並不屬於我部門品牌,但品牌公司確定來考察項目的時候,我依然高興地為他們租車訂酒店,直到最近確定要正式簽約,偶爾還會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偷樂)。

聽過余老師的《有效溝通》後我才明白,()原來你為對方做的某些東西正是考慮到了他的需求他的難處,最後,不論是他感動也好或是真心也好,到最後達成合作才是最終的目的。

余世維老師關於有效溝通的講解範圍很大,上至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溝通,下至生活中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的溝通,但對於招商人員來說,學會溝通實在太重要了,包括在談判過程中注意對方的一些肢體語言來協助我們分析對方某些心理動向等等;我們將一些好的方法、技巧,整理過濾,結合自己的想法,運用到工作中,才不枉費公司組織培訓的用心。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