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小城三月讀後感

小城三月讀後感(一)

「有一種小說學,小說有一定的寫法,一定要具備某幾種東西,一定學得像巴爾扎克或契訶夫的作品那樣。我不相信這一套,有各式各樣的作者,有各式各樣的小說。」 ——蕭紅

也許正是因為欣賞蕭紅女士這種不凡的寫作風格,欣賞她雖然短暫但卻充實飽滿的生活而被她的小說深深吸引。

今年寒假有幸讀了以她其中一篇代表作《小城三月》為名的同名小說集,我這才發現自己已經漸漸走進了她的世界,才開始真正地認識蕭紅,理解她的精神。

無論從《手》到《牛車上》到《山下》到《後花園》到《小城三月》到《呼蘭河傳》我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她自身的獨特氣質和她本人對於小說的不同的詮釋方式。就像她自己所說的那樣,她並不拘泥於千篇一律的、格式化的小說。她認為人應該用自己的方式來理解文學,表現文學。她在《小城三月》中的每一篇作品都表現了她的獨創性。蕭紅女士深具衝破現存小說格局的魄力。她成功地打破了介於小說與非小說之間的厚障重壁,創造出了一種介於小說與散文詩之間的新形式。然而她的作品也不失那種女性作家特有的纖細敏銳。她的描寫精緻別樣,使我們能深刻感受到她的作品包含的巨大文化含量和獨特的生命體驗。

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手》。她所描述的不僅僅是一雙普通的手。它被「發黑」、「發青」這兩個詞概括地淋漓盡致。這雙手在文章的開頭就已給人深刻的印象,甚至讓人在開始就產生了一種厭惡感。這雙手貫穿了小說的始終,它幾乎成了這篇小說中的專有名詞,也成了主人公的代名詞。然而作者要表達的不僅僅只是這麼一雙特殊的令人厭惡的手,也不是為了讓人厭惡而塑造這麼一個人物。她述說了一個出身農村染房的鄉村女孩來城市學習的一段經歷。然而,這個人物自始至終都受到人們的歧視。雖然她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但依然無法改變人們對她的看法。她所得到的只有嘲諷。她及她的父親帶著希望來到學校,卻滿載失望地離開。似乎這雙發黑髮青的手就是她的身份證。然而她就像永遠無法洗淨那雙被顏料玷污的手一樣,永遠無法改變那些所謂城裡人對她的根深蒂固的偏見。

文章以語言描寫為主要的表達方式。校長對她的陰冷的語氣,同學們尖酸的諷刺,以及她質樸、厚道的話語和父親對女兒充滿希望的語言塑造出了一個個人物的形象。文中許多極為細緻的神態描寫也生動得表現出了人物的心理話。而文章也以「我」的心裡變化為線索。「我」從對她有一種莫名的抗拒到對她有一絲好感到她離開時的一線惋惜,表現了「我」的無奈、同情。這雙手將永遠留在我的腦海中,它不僅向我展現了這些人物,也向我展現了如此一個社會,如此一種氛圍,留給人無限的思考空間。

而這本小說集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值得一讀的。不管是《小城三月》還是《曠野的呼喊》等等都與如今這個快節奏的繁華世界全然不同。它似乎帶著我走進了不同的世界,讓我去了解一種風俗,一種文化,一個社會,一種生活……顯然,這種筆觸與如今商業性極強的文學作品有著天壤之別。蕭紅女士通過該書所要表達的那種對人性美的追求是值得我們這些青年好好細讀的。

蕭紅女士的生命雖然如此短暫,但她卻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學遺產——《小城三月》,一本懷舊經典的小說,就像一杯陳年老酒,香濃四溢,使人回味無窮!

小城三月讀後感(二)

《小城三月》是蕭紅最後的一部作品,當有人問我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時,我只會說不過一場忸怩畸形的苦戀罷了。

我時常在想,作者在創作的時候到底想傳達給讀者什麼?是我們反覆推敲的字詞,還是直擊心靈的語句,亦或是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如果作者當真如此創作得出的不過是一本語錄或一個故事,而並非一部作品。但每每拜讀蕭紅的文字時,我總能感覺到她是用她堆積的心血一氣呵成的創作。她的飢餓並非一時的飢餓,她的寒冷並非一刻的寒冷,她寫一件事也並非光寫一件事,她寫翠姨並非只寫翠姨。

「哥哥後來提起翠姨常常落淚,他不知道翠姨為什麼死,大家也都心中納悶。」是的,翠姨為什麼死呢?翠姨定完親後不是還身體硬朗的到處逛街置辦嫁妝嗎?然而讀了書後,反而整天悶悶不樂,開始咳嗽,嫌棄自己的未婚夫,但是假如他們說,一定不願意嫁,不嫁也可以的,那又為什麼,到最後竟然就這樣死了呢?哥哥不知道,我不知道,大家都不知道,可能翠姨自己也不知道。

有人說她死在了封建的,腐朽的束縛里,有人說她死在了憧憬愛,追逐愛的路途里。然而翠姨不是念了書後才開始害病的嗎?翠姨死在了書裡,死在了知識里,死在了自己的懷裡。

翠姨長得窈窕,走起路來沉靜而且漂亮,講起話來清楚的帶著一種平靜的感情,她伸手拿櫻桃吃的時候,好像她的指尖對那櫻桃十分可憐的樣子,她怕把它觸壞了似的輕輕捏著。梳頭梳的是很慢的,必定梳的一絲不亂,擦粉也要擦了洗掉,洗掉再擦,一直擦到認為滿意為止,這樣的行為舉止也好,似乎準備把所有的秘密都帶到墳墓里,永遠都不說出口的性格命運也好。無處不滲透著一種東方古典女子的氣息。難怪伯父說她是林黛玉,但是在經歷初春到盛夏到晚秋再到寒冬的林黛玉怎能比在早春就被扼殺的翠姨更為淒婉呢?沒有心靈的撞擊,沒有拆散的苦楚,窒息於心底一顆春種隨著生命之火的泯息而悄然去逝。翠姨活倒了四季,在春後就和林黛玉一切長眠於冬。但林黛玉是因無法愛而死,她因不敢愛而死。

翠姨就如《沉淪》中的他一樣卡在東西文化的夾縫中一樣。封建桎梏是一隻鳥,翠姨還給它關進了自由解放的籠子中。她一面毫不抵抗的訂了親,一面說女子結婚太早是不好的。她一面清清楚楚的記得自己是出了嫁的寡婦的女兒,一面要像一個女學生一樣去學文化。一面注重著和「我的哥哥」的名分大小,一面又拉住他的手。

翠姨憧憬愛情,但卻不敢去愛,因為她知道自己不配。只有擺脫迷信和封建的牢籠,讓自己煥然一新她才有膽量去愛別人,去表達自己的愛。但是她就算讀了書,接受了新文化,卻更無法從自身下手。因為她骨子裡就是一個封建的產物,所以她羨慕那些有文化的人,他們說的都是對的,所以當她知道迷信中說,病新娘娶過來一衝,就沖好了時,拚命的糟蹋自己的身體,想死的越快一點兒越好。因為她獲得愛的資格的唯一辦法就是死。她一生沒有抗拒過別人,抗爭過現實,只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

這樣的翠姨連她自己都知道「我的命運不會好的。」

翠姨連名字都沒有,她代表了千千萬萬個像翠姨一樣的人,她們想要愛時就渴望自由,不想要愛時一樣平常的過著腐朽的生活。現在一些人在某些方面又何嘗不是如此。那些真心或假意但都披著光鮮外殼的傢伙,到底又有一個怎樣的核呢?

她是我的一個姨,她居然和我的堂哥哥大概是戀愛了。

就如春一樣,似乎是到了的時候已經是立夏了。春天的命運就是這麼短暫。也只能這麼短暫。

我的命運不會好的「我母親……這在中國是很充分的理由了罷,他這麼略一躊躇,她已經走遠了。

小城三月讀後感(三)

這個星期,我閱讀了蕭紅的《小城三月》,這本書令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小城三月》講了一個關於「我」的阿姨—翠姨的愛情故事,作者以一個家族小輩的角度,用淡淡的筆調、平穩的口氣講述了這樣一個無疾而終卻又透著無盡悲涼的故事。翠姨處在一個新舊交替的時代,她受到了新文化的衝擊,同時又受著中國封建文化的束縛,她想愛而不能愛,她想反抗而無力反抗,最後只能用死來了卻她的一生,然而她所愛的人—「我」的堂哥卻至翠姨死後也不知其為何而死,這對於為他而死的翠姨不失為一種莫大的悲哀。然而,春天已逝,飄然而過,乃其追溯,難尋其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