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2000

文化苦旅讀後感2000(一)

第一次拜讀余秋雨的作品,便被深深吸引。《文化苦旅》是作者余秋雨第一本遊記文化散文,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探索了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余秋雨先生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

書中作者以踏過每一寸山河,每一寸古土為主線,表達了作者的喜與憂,用筆細膩,讀後讓人回味無窮。余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著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文中感觸最深有兩處。

一、 道士塔

初讀,我還以為《道士塔》是為了紀念某位歷史偉人而建的,讀後卻讓我有一種和作者一樣的恨之心情!

狠在何處?此塔是敦煌石窟罪人王圓籙的葬身之處。他本是到處都可以遇見的一個中國平民,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幾經轉折,不幸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著中國古代最為燦爛的文化。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裡,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還不止此,王道士對洞窟里的壁畫不太滿意,為了亮堂一點,他找了兩個幫手,拎著石灰桶,拿著草刷子,開始了他的粉刷計畫。第一編石灰刷的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他就又來了一遍。可悲可悲!中國人的可悲,世界人民的可悲!作者用文筆醜陋的批判了一個歷史的罪人,也不解作者的一句「我好恨!」。

二、沙原隱泉

沙原隱泉是作者踏過陽關雪後的又一行徑,當作者被眼前幾座巨大的沙山遮擋,又別無他途時,作者表現出了「心氣平和,慢慢爬!」「沙山的頂端是次要的,只管爬」的人生態度。

當作者腳下突然平實,眼前突然空闊時,眼前有一彎清泉,橫臥山底,此時此景作者用了一句「動用哪個藻飾辭彙,都會是對它的」,看到此景的作者已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了,怎麼下去呢?作者用了這樣一句話「咬一咬牙,狠一狠心,總要出點事的,且把脖子縮緊,歪扭著臉上的肌肉把腳伸下去。一腳,再一腳,整個骨骼已準備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可見作者當時的心情之急。當你在沙漠中有一彎不算太小,長可三四百步,中間最寬處,相當一條中等河道時你會是什麼心情?且水面之下,飄動著叢叢水草,使水色綠得更濃。竟有三隻玄身水鴨,輕浮其上,帶出兩翼長長的波紋,你又會是什麼心情呢?看到此處,我好像聽到了水鴨帶動湖水時清脆的聲音,自己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更有一種願為此景背上行囊,頂著烈日不遠萬里追尋它的奢望!

合上書本,大腦中有一種凌亂,心中有一種興奮與失望。凌亂是因為書中有太多精彩之處,不知應該回憶那一幕。興奮是因為大腦好像被注射了文化的興奮劑,言語已無法表達。失望是因為凌亂,無頭無緒。

文化苦旅讀後感2000(二)

最近,讀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即為其中深厚的文學、史學功底和深刻的文化內涵所折服。 余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憑藉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它有著低徊與感傷的歷史氛圍,有著散文創作中的戲劇性表現,有著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寫。 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係,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蘊,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 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 余秋雨創作的歷史並不是抽象的歷史,他試圖與歷史對話,與歷史共鳴,在自身與歷史的對話中形成他獨特的歷史語境與歷史情懷。 當他厭倦了枯燥的學術生活,便想著離開案頭,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去旅行,他並不同一般人那樣是為了輕鬆,為了獵奇,為了開闊眼界,而是在「尋找一所橫亙千年的人格學校」。 他不是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於和歷史、文化進行對話。 余秋雨的遠行不願意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遊觀感的文章,他覺得,那種揚旗排隊的隊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 由此,便決定了他這次的文化旅行活動成了一種「苦旅」。 當他浪跡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訪「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澀的感想,故謂之「文化苦旅」。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急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正是這樣的創作願望,形成了《文化苦旅》低徊、感傷的歷史氛圍,從而引導我們不斷深思。《文化苦旅》是一本沉甸甸的書,值得我好好品味。

文化苦旅讀後感2000(三)

喜歡讀余秋雨先生的書,先生總是將自己獨特的見解溶於文字中,領導讀者理解問題,思辨問題。先生的文字邏輯性強,見解獨特,含義深刻。每讀一次都會讓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為讀余先生的書會心曠神怡,輕鬆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評論:余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憑藉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里。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著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是作者對國內外的文化進行考察和思考,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對社會、歷史、文化的深刻認識而撰寫遊記,給予人心靈上的洗滌。

讀完《文化苦旅》的後記已是深夜。雖然眼睛酸澀漲疼,但是潛意識覺得那並不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關上燈合上眼,仍然有千上萬水衝進我的腦海。第一次翻開這本書是一年前的事了,之所以看了那麼久,因為這本書給我心靈上的震撼。每讀一節,都必須得停下來,撫平心境,喝口熱茶,喘口氣,然而一回想起來又不能平靜;時隔幾日再品讀,即使是已經熟悉的字句,仍覺得不偏不倚撞到胸膛上直刺心臟。那並不誇張,每每翻開一節,總有這樣的感覺:若是仔細品讀每個字句,那麼稍嫌太慢,整篇文章恢弘的氣勢不能一口吞下,壓在心上難過得要命;可若是憑自己興致暢快淋漓讀下去,又稍嫌太快,目光直接掠過那些鏗鏘有力的字句不能停留,又覺得心直痒痒。只能反反覆覆讀好幾次才能平衡。能寫得這樣字字精彩不顯粗糙而整體氣勢連貫不顯散漫拖沓,實在是我們現在的年輕人應該向老一輩作家們學習的地方呀。

書中《道士塔》《陽關雪》是余先生通過一個個古老的物象,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深邃蒼涼之感見於筆端。《白髮蘇州》《江南小鎮》卻是以柔麗淒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等直接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更有《牌坊》《廟宇》《家住龍華》等為讀者熟知的充滿文化感慨的回憶的散文。

我總是在反覆思考余先生所寫下的話,也看過很多人寫下的讀書筆記。可我總覺得這本書寫的不僅僅是對文化山水的感悟,更多的應該是對中國歷史命運的感悟,或者說是生活的感悟,因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敦煌的悲劇並不僅僅是王道士的責任,這是民族的悲劇,是整個民族的責任。中國歷史命運應該擔負在每個人身上。

我有許多生活上的感悟。上周末我照例拎著書包匆匆趕去琴行學琴,為即將到來的考級「突擊」。整個琴行都籠罩著嚴肅的氣氛如臨大敵,然而當我路過其中一個琴房時,裡面的景象使我不禁駐足(琴房有著一個極大的玻璃窗)。那是一個五十歲上下的女人在彈琴。她雙眼微閉,搖頭晃腦,陶醉其中。不難聽出她所彈的是《梁祝》,那是極其簡單的曲目,即便如此鋼琴里還是會蹦出幾個不和諧的錯音。可是這完全影響不到她,仿佛她是最偉大的鋼琴家,開著世界級的鋼琴會。看著看著她哼著歌的樣子,我覺得她那錯誤的踩踏板的樣子也是那樣優雅,臉上流露出來的卻是天真,是我早幾年也沒有的。我想到了自己,這麼多年來我不停地考級考級,不停地練那些複雜的曲目,卻是瞪著雙眼辨識著曲譜的,完全沒有快樂樣子。當我學會彈第一首曲子時也許是有的吧,這是漸漸地開始不斷往上沖,忘記了當初對琴的熱愛,仿佛使命般的,嚮往巔峰,嚮往高度。「嚮往巔峰,嚮往高度,結果巔峰這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嫩橫行,不能只走,只享已是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上已無路,下又艱難,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與惶恐。世間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帖著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前幾日讀過的余先生的話浮上腦海,想起那些如今站在世界巔峰的鋼琴家們,並不是真正站在巔峰,與最普通的愛好者一樣,哪一個不是抱著對琴最樸實最普通的熱愛。只有我這樣的行色匆匆的而忘了最初的熱愛的人,怕才是最低級的吧。想到這兒我既難過又高興。難過我竟糊塗了這麼久,高興我似領悟了真諦,從此不再茫然向上沖。

是,余先生走得遠。他去的不完全是自然山水,更是一種人文山水。他的「苦旅」竟走到人的心裡去,竟走出了靈魂,怎麼不遠?他希望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我曾無數次想過,她朝某一日能一雙運動鞋、一個背包踏上只屬於自己的旅程,每當孤獨的時候可能在路邊只一個帳篷,咬一口壓縮餅乾;可能在廉價的小旅館靜靜地等待泡麵的香味散開,心裡一定嫉妒死那些奢侈的古代文人墨客,雖然身遭誹謗排擠、遷謫遠調每日以閒值度日,終有著三五知己公費旅遊,一路評古論今、引經據典,泰山的雲霧、赤壁的驚濤全都融在當日的酣暢大笑與筆下的文章中了。

然而,我以為今日,且莫說高談闊論、通古博今的知己,便是肯拋棄俗事,一心沉溺在沿途的枯草敗柳,矗立在道旁靜看著彤雲浮動、日沉西山的人,也很難找到了吧?那麼,自己起程吧。當孤獨寂寞無聊枯燥充滿內心的時候,或許恰恰能夠靜心看著窗外的風景,恰恰能在路邊的石板上一坐幾個時辰,細聽聽著蟬鳴流水……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有時候,你不把一顆心掏空便再難存下其他東西,不撇下俗事牽掛便不得收攬風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