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豐子愷的散文讀後感

豐子愷的散文讀後感(一)

「宇宙間人的生滅,猶如大海中的波濤起伏。大波小波,無非海的變幻,無不歸元于海,世間一切現象,皆是宇宙的大生命的顯示。」

掩卷沉思,輕輕用手撫摩著書頁。豐子愷先生的《阿難》,一字一詞,一句一段,都讓人放下塵世一切,靜靜地自然地明淨地品讀。文章記載的是豐先生的妻子當年不幸小產。半夜裡,這個來得太早的小生靈剛剛來到人間,又在一秒間重回到生命的故鄉——在一瞬間的跳動後悄悄地死去。對於這樣的人間哀痛,作為父親的豐子愷能夠淡然地加以描繪,不為孩子的死而哀傷,反而是以一顆包容的心,從宇宙萬物的倏現倏滅中釋然心中痛楚,平靜讚嘆只有一跳的一生的天真和聰慧,為孩子不受絲毫塵世苦難而感到由衷的欣慰。這其中我們能看到的是豐先生一顆十分樸素,非常真誠的心。

我雖然無緣親眼見到豐先生,但腦子裡卻浮現出一個如此模糊而又清晰的形象:雍容恬靜的相貌,一團和氣的風度,無論在人生的海洋中遇到什麼風浪,他也總是欣然微笑,在浪花飛濺中,沒有憂慮沒有怨言,只有他的本色依舊。

巴金形容他是個「與世無爭,無所不愛的人,有著一顆純潔無污垢的孩子的心」。他的作品就像他的人品一般,樸素而真誠。在他的《大帳簿》裡,他細細地寫盡人生旅程中的無數疑惑與悲哀,最後他仍然純樸地希望宇宙間有一本大帳簿,事無大小輕重、來歷都一一記錄在案,以此解除困惑。《學畫回憶》則像放電影般重現出幼年子愷學習畫畫的趣事,他將那些孩童可愛真摯又逗趣的微妙心理都一一細緻地加以描摹,真真切切,沒有一絲人造的虛假氣息。還有《華瞻日記》裡的無邪童真;《秋》裡的超脫淡然,只求在死的靈光中度送生命,都表現出他的樸素而真誠的文風。無論是生動有趣的描寫,還是對生命的沉思,都滲露出他的真,他的朴,能讓讀者隨之進行一次生命之旅,並在這個過程中受到靈魂的洗禮。

他,就如滔滔長江流水邊的一個辛勤的擺渡人,用他質樸的筆作長篙,以他的真誠純潔,為被生活所迷的失望的旅人,撐出一片天空。他讓旅客的心由喧囂歸於平靜,由消沉而重燃對彼岸陽光的希望。

仰望著藍天白雲,我不禁自問,什麼時候,我們世界才可少些欺詐,少些執著,多些自然與淡泊。正如豐子愷先生作品中所希冀的一樣。

沏一壺茶,暫時超脫塵世;品一品豐子愷先生的作品,是安適的,是營養的,是靜謐的。

豐子愷的散文讀後感(二)

暑假裡,我讀了《豐子愷散文集》,感覺他寫的文章確確實實如同豐老說的一樣:「喪失了美麗的童年時代,送盡了蓬勃的青年時代,而初入黯淡的中年時代的我,在這群真率的兒童生活中夢見自己過去的幸福,覓得了自己已失的童心。」我讀完後,也就找回了在天真幼稚時光中的記憶。

他的文章總是有著自己的思考和想法,總是希望人們能團結在一起,但是總是在生活中便成了泡影,我覺得他非常喜歡觀察,比如他從孩子親情友情體會到了愛和未來的希望,每次讀他的散文,每一篇我都會看到美好和希望,但也會看到那些陰暗和光明的比較,讓人們品的更高尚,更加反對那些社會的陰暗。

他曾說過:「人體的美的姿態,必是出於自然的。換言之,凡美的姿態,都是從物理的自然的要求而出的姿態,即舒服的時候的姿態。這一點屢次引起我非常的敏感。無論貧賤之人,醜陋之人,勞動者,黃包車夫,只要是順其自然的天性而動,都是美的姿態的所有者,都可以禮讚。」是呀,對此,我也感同身受。在我之前的小區里,有一個蹬三輪車打掃衛生的老爺爺,我們親切地稱他為「垃圾爺爺」。

垃圾爺爺的臉上布滿了皺紋,記錄著多年的辛勤勞苦。他那粗壯的大手上刻著裂痕,向我們訴說著他那多年來的風霜艱辛。然而,一個樸素淳樸的老爺爺,卻有著心靈的美。 那一天,垃圾爺爺照常在學校里轉悠。我剛吃完飯從餐廳里出來就見他了,我打了招呼,就快步走了,趕去讀書,這時馬一凡又來了。他說問我借錢。我一摸口袋,錢沒了。我自言自語道:「咱能沒有呢?」我著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急的團團轉。頓時,我那原來平和的心怎麼也平靜不下來。我認真的把所有的都翻便了,都沒有。於是我憑著記憶找。馬一凡也幫忙。我們好像在黑暗中尋找光明的勇士,馬不停蹄的開始了行動。

一圈,沒找到!

兩圈,也沒找到!

三圈,還是沒找到!

我們簡直失去了希望,這時只間垃圾爺爺來了,他的手裡竟拿著我的錢,他向我走來,我高興極了!拿上錢連蹦帶跳,大聲叫道:「找到了」!垃圾爺爺見到我高興的樣子也大笑起來,過了一陣便悄悄離開了,他的影子印在了我心裡!

其實,美,是沒有形 式,沒有形狀,卻令你驚嘆,令你著迷,藝術大師羅丹說:美,到處都有,對於眼睛而言,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可見美是無時無刻出現在每個角落,但 是有些人卻是視而不見,如果能更用心去體會那就更完美了。在學校里有的人要趕著上體育課、有的人在走廊奔跑……種種看見的都是活力十足且青春的美。

所以,只要你善於發現,美就在你身邊!

豐子愷的散文讀後感(三)

一次,去圖書館看到 《豐子愷散文》這本書,粗粗的看還可以,就借回家。書借了一個星期多了,我也看完了,打算再看一遍,好書耐讀呀。以前我知道他的畫工了得,沒想到寫文章也很有感覺。從作品中,你可以看到他一顆童心。這也許就是他的藝術不衰的秘訣。

書中配了一些圖畫,是有關起孩子的居多。如一張《爸爸不在家》畫的是小孩子左手拿著毛筆在畫,很有童趣。幾乎每篇文章都有圖畫。讀文字的時候,看著圖片,也是很享受的。我喜歡他的文字,清新自然,饒有趣味,如同他的畫一樣。他的文字沒有多餘的文字,從自己的感官出發,一切顯得自然,沒有做作之態,給人很舒服的感覺。

書中多以自己的生活為題材,把作者的所思所想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如他曾建造自己的祖屋,因為在佛堂中幾次都抓閹,都抓到「緣」,所以起名「緣緣堂」。他曾在這屋裡待了六年,有很深的感情。這房子的一切費用都是作者自己掙得的,也是自己設計的。這種感情是大家可以想像到的。但因為抗日戰爭,他們逃離了祖屋,房子也在戰爭中被炸毀。如自己的孩子突然在自己手裡死亡,眼睜睜看他死亡,什麼都做不了,是何等的悲哀和不幸。但作者不知一味地悲哀,也為自己的房子如能在我軍的手裡被毀,何等的光榮。從中我們看出一個愛國,有愛心的人站立在我們的面前。

其中還有很多類似的文章。最有意思的是他把孩子的日記寫下來,讓我們見識了一個孩子的純真。鄰居的小孩子跟他一樣高,也喜歡玩耍,相互也有感情,他就發出大人在一處,小孩子在一處生活的奇思。原來孩子是如此對世界有新想法。還有看到別人給父親理髮,自己很不理解,只看到「有人割父親的腦袋,打父親的背」,家人都不幫父親,自己只能哭……想想都很有意思。孩子的世界比我們的世界簡單的多,豐富的多,純真的多。將來,我也會有孩子,也可以設身處地地感受孩子的世界,想開都是很有趣味的。()

在這個世俗的世界中,還能看到如此純美的文章,真是一種享受。此書,可以陶冶我的精神世界,讓我用全新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感受這世界的美,而不僅僅是其醜。

因該多看看這本書,更多、深入地看。不但我看,更多的人看。因為這確實是一本好書,值得向人推薦。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