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松下幸之助讀後感

松下幸之助讀後感(一)

我從市圖書館借的第一本書《松下幸之助智慧活學活用》,了解了松下幸之助是鼎鼎有名的聞名於世的大企業家。他只上過四年國小,在他早年父母相繼去世,並且幾歲就被父親送外打工,身體一直是體弱多病。打工從火盆店到賣腳踏車,顯示他的勤奮、聰明才智,從中也留下了老闆的經營之道,他得到兩位老闆愛護、關心,從中萌發了自己搞發明創造,創辦企業的想法。

他第一個發明就是小小的插座改造,事實證明他的創造更便於日常生活用,所以逐漸打開銷路,小小的插座給他帶來豐厚的利潤,開始發家。其中改造之艱辛,注意讓常人望而卻步。之後發明炮筒型車燈,不僅顯示他的智慧超人,而且是他的事業更上一層樓。就這樣從手工小作坊起步,慢慢積累著經驗、資金、信用、人際關係,還有人才。為他向世界百強企業做著各方面沖馳。

靜下心來想一想,松下幸之助成功之路,無不昭示著個人努力、奮鬥,儘管文化程度低,並沒有阻止創新的步伐,他的獨特的管理理念,相信自己的員工,依賴自己的員工,把自己的秘密武器兜售給員工,技術不保留,銷售情況讓員工知曉,這樣大家知道企業發展銷售狀態,薪金與之掛鈎。大家在這樣的企業都有一套明白帳,與企業成長共前進,用事實來證明他的管理理念正確可行。所以才有世界企業百強的地位。

松下幸之助讀後感(二)

一直聽說松下幸之助的大名,卻不曾確切了解其人其事。讀了這本簡寫的傳記,才算對幸之助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對松下的精神也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身為中國人,儘管對日本這個民族有著不可變更的偏見,但不得不承認它確實存在著很多我們所不及的地方,他們那種強大的民族凝聚力令人驚嘆。

出身平民,似乎是大多數偉人所具有的條件,幸之助亦是如此。自9歲起就因家境貧困而不得不到離家很遠的一家火盆店當學徒,儘管要忍受思親之苦,遭受老闆的責罵、鞭打,備受寂寞的煎熬,但他還是咬緊牙關堅持了下來,而且得到了老闆的信任和讚許。

從小,他就聽從父親的教誨:不要怕做事,做事並不吃虧。若小事都做不好,老闆是不敢把大事交給你去做的。因此,他在腳踏車店當學徒時,即使只做招待客人,跑腿買煙的工作,他也會動腦筋,盡力做得更好,正因為他能把老闆交給的每件小事都做得漂亮,他才會得到老闆的信任,獲得做大事的機會。

勤於動腦,不斷創新,可以說是幸之助成功的關鍵之一。他總是能夠將別人想不到或不願意去想的東西進行改良,不僅造福百姓,自己也從中獲利。只一個小小的手燈,他就改良了兩次,並且都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自己的事業也得以發展壯大。在他得癆病期間,為了節省體力,他開動腦筋,用輕鬆便捷的方式去完成同樣的工作,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獲得了休息的時間,又完成了老闆交給的任務。可以說松下是用頭腦治癒了可怕的癆病。在他自己開廠期間,他也是因為勤於動腦,不斷創新,才出奇制勝,使一個三人家庭式小作坊逐漸成長為世界頂尖級的現代化大企業。

有毅力,能吃苦耐勞也是松下走向成功的必備條件之一。即使從上輩人手中接管一分產業,將它經營好尚且不是件易事,更何況是從一貧如洗,白手起家呢?松下就是在逆境中一點點的掙紮成長起來的。從一個小國小徒到自己辦廠,從一個三人小廠到世界級企業,這些成就是他憑著超人的毅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換來的。在機會來臨前,他也曾去水泥公司當過搬運工;在戰後被A級驅逐時,他堅持不懈地申訴,在大阪至東京間往返跑了上百次;在公司銷售出現問題時,他於70歲高齡再度出山,幫助公司度過了危機。無論遇到多麼大的困難,他都能夠堅定信念,泰然處之。

擁有誠信的高尚品質是一個企業持久發展,擁有良好信譽的保證。松下在很小的時候就因誠實而受到老闆的喜愛,今後的工作中更是誠信待人,言出必行,得到合作夥伴、公司員工、以及社會的充分信任,創造了商界一個又一個奇蹟。在他資金困難時,正是因為他的信譽很好,再加上用實力說話,他總是能夠得到想要的貸款或預支貨物,為他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個又一個動力源泉。

松下取得巨大成就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善於學習他人的長處,反省自己的不足。無論是朋友還是敵人,無論是長輩還是晚輩,無論是上司還是下屬,只要他們有長於自己之處,松下都會以他們為師,向他們學習。山本算計了他,他卻從山本身上學到了三個做生意的要點:一、做生意講究出奇制勝;二、注意用人;三、對自己的權利,不可手軟,要寸步不讓。松下真可謂吃一塹長三智啊!松下取得的成功讓所有人敬佩不已,松下自己也認為自己確實做得不錯,漸漸不免有些驕傲情緒,尤其是成為總經理之後,更是主宰著下面成千上萬的員工,地位與榮譽使他逐漸忘記了謙遜。但他很快從這樣驕傲的情緒中走了出來,因為他是一個善於反省自我的人。在找回謙虛之後,他又有了一個更大的飛躍,取得了更多人的尊敬。

松下在晚年時對自己的人生態度做出了總結——

第一、人應該具備服務及貢獻社會的精神,僅僅為著個人而工作和生活,這種思想就太狹隘了。

第二、要做一個對工作富有熱情和熱心的人,如果對工作和生活抱著冷漠的態度,其結果往往是一事無成。

第三、碰到困難時不要太悲觀,要坦然面對逆境,千方百計去爭取最好的結果。

松下幸之助讀後感(三)

最近讀了《金融的邏輯》一書,受益匪淺。陳志武教授根據自己20餘年對金融工作研究得出的經驗對金融做出了一些新的理解與定義,用深入淺出的語言把金融這門科學講深講透,使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工作,提升我們的理財觀念。

《金融的邏輯》一書揭示了金融對社會的廣泛、深刻和巨大的影響。在展開這一主題的過程中,作者的獨到見解令人耳目一新。

第一,採用「經濟——金融——政治——文化」這種四級互動模式敘說問題。人類只要是要生存、特別是要發展,在生產的基礎之上,就必然會存在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的價值交換;在不同的社會生產力水平條件下,會有不同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制度來保障這種跨越時空的價值交換有最大化的收益、最小化的風險;越發達的社會,價值交換的數值、地理範圍、時限也越大,越需要一種先進的文化制度來做保障。

第二,用現代金融學的認知方式分析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如「孝」、「養子防老」、「父母在不遠遊」等。陳志武先生揭示了「孝道」文化的經濟基礎,指出「養子防老」是最前現代社會人們規避未來風險的重要手段,而儒家「孝道」文化體系則是保證作為投資者的長者能有回報的文化制度保證。本人覺得這是一個很有啟發性的論述。

第三,由人們熟知的經濟史觀衍生出金融史觀,用金融變遷說明社會歷史變遷及這種變遷對個人自由的促進和保障作用,這種理論與現實和歷史相結合的敘述方式確實是作者學術功力深厚的體現。

第四,提升金融的社會歷史定位,把金融技術提升到與科學技術比肩的地位——傳統觀念中的玩錢術、圈錢術和套錢術變成了不斷創新的金融技術。

陳志武教授在美國全面接受西式金融教育,但又跳出西方學術界把金融問題模型化、計量化、複雜化,小眾化的範式,為中國讀者勾勒出一個清晰的金融邏輯。在這本書中,作者更多的筆觸是討論中國現在為什麼有錢,以及中國有了錢,為什麼許多人並不感到富有。對於上述話題,他運用現代金融學理論,詳盡地分析了這是「藏富於國」還是「藏富於民」的問題。他還通過探討中國是否會發生金融危機、中國股市究竟是怎麼回事,以及將美國次貸危機引以為鑑來論述自己的觀點。

《金融的邏輯》引起了我對鶴山金融業發展的思考。在地理位置方面,鶴山毗鄰港澳,扼粵中水陸交通要衝,陸路國道325線、省道江肇線縱橫貫穿市境,建成的佛開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設的廣珠鐵路為我市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

近幾年來,鶴山銳意創新,不斷完善金融體系,大大推動了金融業的發展。今年5月,鶴山市首家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國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正式開業運營,這標誌著鶴山市金融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同時是鶴山市貫徹落實國家、省、江門市關於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支持「三農」和中小企業發展精神的重要舉措。6月29日,交通銀行正式亮相鶴山。鶴山支行是交通銀行江門分行設立的第一家支行,該支行的開業得到了我市金融界人士的廣泛關注。交通銀行江門分行首家支行落戶鶴山,表明了該行對於鶴山市金融事業的重視。

我認為,我們應該利用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海外華僑同胞資源,結合《珠江三角洲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在金融業方面與港澳展開更緊密的合作,吸收港澳先進的管理理念和靈活的運作方式,通過引進新型股份制商業銀行,扶持農村信用社改革,申報成立小額貸款公司,引進外資銀行合作組建村鎮銀行,扶持企業上市,推動政銀企合作交流等方式,壯大鶴山的金融業,努力配合江門市的金融發展,成為連線珠三角地區和粵西金融業的互動中樞,更好地服務地方乃至廣東的經濟發展。()

總的來說,《金融的邏輯》一書具有相當的理論影響力和知識普及性。陳志武教授的文字非常平和,既運用通俗的金融理論分析現實問題,又從歷史、文化、政治、法律等各個層面旁敲側擊,讓人讀之醍醐灌頂。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