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讀論語後有感

論語後有感(一)

不得不承認《論語》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不愧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很驚詫於2500多年以前,我們的先人竟然有如此深刻的思想,對於經濟,社會發展,治國之道,乃至個人修身養性,人際交往,都有非常深刻的見解。從幼時背誦「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溫固而知新,可以為時矣。」,「三人行,必有我師」,當時並沒有特別的感覺,甚至覺得有些討厭,總認為之乎者也是那些老學究做的事情。到大學時候,突然對「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有了深層次的認識,總是拿這些觀點來教育後輩。隨著自己閱歷的豐富,對論語的理解也發生的變化。我堅信,生活閱歷越豐富,對論語的理解也越深刻。我總是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作自己的左右銘,來警戒自己的為人處事,而「言必行,行必果」來告誡自己用行動來證明自己,要少『言』多『行』。現在我把《論語》引入企業,作為員工思想道德教育的學習材料,主要想讓中國的這個文化瑰寶再次發光發亮,另讓企業的文化有更多的內涵。

讀論語後有感(二)

同學們,我想大家都知道論語吧?大家讀後都因該有深刻感想吧!我也不例外。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給我的啟發很大,它的意思是:學習了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自己,光想而不學習,就會在學業上陷入困境。我原來就是這個樣子,天天把作業一寫玩就玩去了,從來不去檢查、思考自以為寫對了,可是老師給我打了一個大大的叉。雖然作業錯了,但我只是改一下,從來不思考為什麼會錯。現在我學了論語這課懂得了:學習之後要去思考、去鞏固、去複習。只有這樣才可能有好的成績……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似乎也對我有所啟發,它的意思是:學了並時常溫習它,不也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他,不也算得上君子嗎?我懂得這句話的意思後,我天天複習所學的知識,別人錯怪我了我都不怪他,贏得了同學的喜愛。

論語可以教導我怎沒做人、怎沒學習,論語給了我學習的方法、學習的態度論語這本書真好!

  讀論語後有感(三)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記錄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代表了中國幾千年來文化的巔峰,不多的幾萬字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論語》中我比較喜歡的有兩個方面:一是講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二是講有關於思想修養方面的。《論語》使我懂得如何處世待人,教給了我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

其中有幾句論語,我受益非淺。

"溫故而知新。"這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它的意思是:溫習舊知識後,就會有新的發現,新的體會。我對這句話有較深的體會:我時常會拿起以前學過的的課本來複習,每次複習後,就會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體會,有時還能發現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識。有時我也會看看以前看過的小說,在跌宕起伏的劇情中再一次跟隨著主人公去冒險,感覺十分有趣,由此可見複習的重要性,何樂而不為呢??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講的是處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討厭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別人的身上。()不是嗎?自己不喜歡的事或物,怎麼可以強施到別人身上呢??舉個例子吧:開學時,要發新課本給同學,如果她/他發現有一本課本缺了個角或有破損,就馬上發給了別人,這就是錯誤的做法。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為他人而著想,而不是僅僅為了自己,那麼孔子所嚮往的大同世界也就不遠了。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會知道松柏是最後落葉的。讀了這句話,可想而知,松柏是多麼堅韌不拔,是那麼經得起惡劣環境的考驗。我們不正需要這種精神嗎??不論在如何惡劣的環境中,都應該堅強不屈,高風亮節!!----抗戰英烈吉鴻昌,面對著敵人的酷刑,毫不畏懼,大義凜然;烈士羅學瓚在獄中堅強不屈,同敵人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共產黨員賈起面對國民黨的嚴刑拷打,但他沉著冷靜,英勇不屈,嚴守黨的秘密……他們是多麼的英勇不屈,堅韌不拔,我們需要學習這種精神,在養尊處優中也不忘了時刻提醒自己。

通過學習《論語》,使我明白了:學習要講究方法;遇到困難,就得去克服它;還懂得了處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