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論語今讀讀後感

論語今讀讀後感(一)

拜讀過李澤厚先生的《論語今讀》後,內心激動,覺得此書與其他同類書籍相比,觀察《論語》的角度以及其提出的很多有關《論語》的觀點都是十分獨特新穎而實用的,讓我對《論語》有了一番新的體會。總的來說,《論語今讀》主要通過以下這兩方面來解構《論語》,即以《論語》為代表的儒學的「半宗教」性質與「半哲學」性質。說它是「半宗教」,主要緣於其雅俗共賞的普遍性、對其他宗教的包容性及「終極關懷」的宗教品格,在《論語今讀》中,李澤厚先生更是稱,「儒學和孔子的《論語》倒有些像西方基督教的《聖經》一書了」,「它是沒有人格神、沒有魔法奇蹟的半宗教」;而說它是「半哲學」,則因為雖然儒學不重思辨體系和邏輯構造,但其中孔子對其學生問題的回答中處處反映了一種深沉的理性思索,是對理性和理性範疇的探求、論證和發現。「正因為是靠理性、哲學而不靠奇蹟、信仰來指引人們,所以孔子畢竟不是耶穌,《論語》並非《聖經》。也正因為不是空中樓閣或紙上談兵,而要求並已經在廣大人們生活中直接起現實作用,所以孔子不是柏拉圖,《論語》也不是《理想國》。」李澤厚先生的這句話也許正是其所試圖闡述的觀點所在。

然而,細品《論語今讀》後,發現它所帶給我的啟示,絕非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上,作者在裡面所提出的很多觀點,不僅向我呈現了《論語》的一副全新的面貌,讓我開始摒棄以往對《論語》的不合理的偏見,試圖重新辯證地去看待《論語》,而且給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塑造注入了新的元素,我發現,《論語》不再是高高在上、不可觸及的聖賢之言,它與我們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有著密切聯繫的,在此,我將從不同方面細論我讀《論語》及《論語今讀》時所得的體會。

對於求知,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亦即,學習而不思考,迷惘;思考而不學習,危險。就我的理解而言,此處的「學」應指掌握生活中事物運行的規律,它既囊括了我們課堂上學習到的物理、化學、音樂等科目的知識,也包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所聆聽到的教誨。由於經過長期實踐的證明,它總是具有正確性與客觀性。因此,「學而不思則罔」里的「學」是屬於理性範疇的。反觀「思」,思考,應指個人的對生活中事物的思考,與「學」相反,它是主觀而感性的,雖然它未必總是正確,但因為它是由每一個個體獨自進行的,因此它獨特並且真實可感,對個體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無可替代的作用。

光學習而不思考,則相當於盲目地接受知識。不經過自己的一番考量,別人說它對,你就認為它對,別人說它錯,你就認為它錯,這樣所學習回來的知識,是不會在腦海里停留多久或是對人造成多大影響的,因為它來自於表面的記憶而非深刻的理解,換句話說,學了就是白學,所以即使學習了,人還是會迷惘。思考而不學習,就好像在一片茫茫大海中航行,由於缺乏方向,「思考」這艘大船是會迷路的,它有可能向任何一個方向前進,卻對前方的風暴暗礁毫不知情,所以是十分危險的,要趨吉避凶,踏上正途,只能靠「學習」來當這艘大船指南針。而在《論語今讀》中,李澤厚先生引用了康德的一句話來闡述這種有關學習和思考的求知觀:「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的確如此。

對於交友,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論語今讀》裡的解釋是,晏平仲很善於與人交朋友,雖然交往很久,仍然保持恭敬。「交往很久,仍然保持恭敬」,這裡說的該是如何拿捏與朋友之間的距離的問題。其實只要細看,可以發現,我們在保持與朋友間的關係時所遇到的問題,歸根究底似乎都總是「距離」的問題,太親近反而剎那間反目成仇,太疏遠又逐漸關係全失。難怪在香港著名作詞人林夕也在他《原來你非不快樂》一書的《一件睡衣的污垢》這篇文章中寫道:「拿捏與人之間的距離,比炒股更接近藝術。」

對於生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不知道生又談何死,細想這一句話,覺得似乎看到孔子在對他的弟子說,與其一味掏空腦袋去研究死,還不如不把眼光放在生著的現世上,想想該如何去「生」不是比去想什麼是「死」更有意義得多?還活在花季雨季當中,卻把時間花在去思考「死」的問題上,是不是有點杞人憂天兼且浪費光陰了?畢竟,「生」是實在的、處於眼前的,而「死」卻虛無飄渺遙遠得很,至少對於我們這些身強力壯的祖國的花朵而言是這樣。因此在孔子的這一句話中,我所看到的是儒學思想所強調的現世意義,它鼓勵人們活在當下,做好每一刻的自己,而不要沉迷於假大空的無意義的猜想當中。從這個方面理解的話,孔子的這句話是積極的、正面的,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死」真的僅僅是假大空的無意義的猜想嗎?仔細思量,恐怕不是。放眼塵世,有多少人臨終閉眼的一刻是完全不帶一絲遺憾的?他們或許心愿未了,或許心結未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二,一是「死」來得太突然,生命的意外終結使人來不及去了卻心頭的孽就不得不含恨而終,二是在「死」這個終結點前的長長的生命坐標上,人們不願意花一分一秒來思考「死」這個問題,而等到白髮蒼蒼,再也動不了的時候,才驚覺自己還有餘願未了,余結未解,才怨恨時間太匆匆,而這些願啊、結啊,又有多少是簡單到可以完滿終結於人生舞台上布幕落下的短短一瞬間?因著這,大部分人撤手人寰的時候,心裡頭還是不踏實、不平靜的。要儘量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活得好好的時候是不是有必要去想想「死」的問題從而讓自己活得更有價值?未知生焉知死,倒過來說,未知死焉知生似乎更加正確。以上是自己對《論語今讀》一點粗淺的體會和見解。

論語今讀讀後感(二)

對於求知,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亦即,學習而不思考,迷惘;思考而不學習,危險。就我的理解而言,此處的「學」應指掌握生活中事物運行的規律,它既囊括了我們課堂上學習到的物理、化學、音樂等科目的知識,也包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所聆聽到的教誨。由於經過長期實踐的證明,它總是具有正確性與客觀性。因此,「學而不思則罔」里的「學」是屬於理性範疇的。反觀「思」,思考,應指個人的對生活中事物的思考,與「學」相反,它是主觀而感性的,雖然它未必總是正確,但因為它是由每一個個體獨自進行的,因此它獨特並且真實可感,對個體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無可替代的作用。

光學習而不思考,則相當於盲目地接受知識。不經過自己的一番考量,別人說它對,你就認為它對,別人說它錯,你就認為它錯,這樣所學習回來的知識,是不會在腦海里停留多久或是對人造成多大影響的,因為它來自於表面的記憶而非深刻的理解,換句話說,學了就是白學,所以即使學習了,人還是會迷惘。思考而不學習,就好像在一片茫茫大海中航行,由於缺乏方向,「思考」這艘大船是會迷路的,它有可能向任何一個方向前進,卻對前方的風暴暗礁毫不知情,所以是十分危險的,要趨吉避凶,踏上正途,只能靠「學習」來當這艘大船指南針。

而在《論語今讀》中,李澤厚先生引用了康德的一句話來闡述這種有關學習和思考的求知觀:「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的確如此。

論語今讀讀後感(三)

我們在高中和大學的時候都學過《論語》,但當時也只是應付考試,雖然在添鴨式的教育中我背會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可自問心裡對這些話的理解卻是膚淺和隨意的。今年寒假,我收到學校的禮物是李澤厚的《論語今讀》,拿到這本厚厚的書,我心裡一陣竊喜,因為這正是我想讀的書!

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平凡的我雖然從不需要考慮「治天下」的大事,但是對《論語》的魅力卻十分嚮往,而且書中講自身的修養的名言警句比比皆是,所以閒暇之餘,我總愛背幾則論語,慢慢咀嚼其中蘊涵的道理。李澤厚先生的這本《論語今讀》視點獨特,是自已心中所理解的孔子思想,對我有很大的啟發。

翻開書,第一章「學而第一」熟悉的句子映入了我的眼帘。但是李澤厚先生的解讀遠遠比我的理解深刻的多。對我熟悉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作者談到與西方「罪感文化」、日本「恥感文化」相比較,以儒學為骨幹的中國文化的精神是「樂感文化」」。()「樂感文化」的關鍵在於它的「一個世界」(即此世間)的設定,即不談論、不構想超越此世間的形上世界(哲學)或天堂地獄(宗教)。它具體呈現為「實用理性」(思維方式或理論習慣)和「情感本體」(以此為生活真諦或人生歸宿,或日天地境界,即道德之上的準宗教體驗)。「樂感文化」「實用理性」乃華夏傳統的精神核心。為講明這「樂」,李先生還引申了陶淵明思念朋友的詩,以體現真正友誼情感的快樂。

讀《論語今讀》對於我的教育教學工作也有很大的啟發。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說:「不刺激便不能啟發,不疑慮便沒有發現。指出桌子一個角,不知道還有另外三個角,我也就不再說了。」)

孔子的啟發誘導教學方法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實施啟發誘導教學方法必須抓住合適的時機、把握好「度」;二是實施啟發誘導教學方法必須明確要求、觸類旁通。

「憤」是學生經過思考理解了教學內容中的部分意思,但又未能徹底弄明白而產生著急的心情;「悱」則是學生經過思考想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時,卻又找不到恰當的言語來說清楚自己的意思因而十分著急的情形。以前我們在教學時往往在學生「憤」與「悱」的時候,不是點撥,讓學生去悟。而是著急於學生吞吞吐吐的話語,替學生把自己的理解說出來。如果學生處於「憤」與「悱」的狀態時,教師先給學生講解課文和點撥學生表達。針對那些「似懂非懂、似會非會」的東西因勢利導、啟發點撥,才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迫切地希望通過主動學習來掌握它。

就這樣由自己喜歡的孔子及弟子的言論到李澤厚先生解讀,通過先生的指引,我深入論語的精髓和意境之中,連帶著發掘自己意識深處的文化皈依與人生目標。,感覺《論語今讀》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讀它的過程,也就是同先生交心談心的過程,先生以其敏銳的視角、淵博的知識與沉重的人生經歷,給我們閱讀論語,審視自我,打開了一扇美麗的窗戶,因此,這本書我讀得很慢,邊讀邊思考邊學習,感覺對論語的理解越來越多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