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課堂教學的五十個細節讀後感

課堂教學的五十個細節讀後感(一)

課堂,是教師展示自身生命價值的舞台;教學,是教師職業活動的主要存在形式。課堂中的一舉一動,教學中的一顰一笑,都傳遞著這樣或那樣的意義,有著不相同的意蘊。這本書的內容很直白,就像一面無形的鏡子,照出了一位教師在教學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以及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怎麼去解決。隨著新課程理念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接觸和接受,現行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時閃爍體現新課程理念的亮麗火花。這種火花是新舊課程理念衝撞下的自然生成,是教師漸次接受新理念裝化為教學行為過程的必然現象。但是現行的課堂教學無論是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生角色定位,還是教學過程中一下具體細節方面都存在著大量的問題。作為一線的老師,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到底該如何將這些理念內化為行為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在閱讀了《課堂教學的50個細節》一書以後,感受頗深。

成功的教學離不開細節的研究與雕琢,《課堂教學的50個細節》一書更多的從實踐操作層面引領我們如何關注教學細節,關注課堂實效,關注教育智慧。本書所選取的50個細節,在當今的課堂上司空見慣,許多行為在一些教師看來理所當然,根本不存在什麼問題。再熟悉的現象中發現問題,在貌似沒有問題的地方捕捉問題,在細節行為當中探尋其背後的理念與理論含義,在問題的深入思考中分析課堂的變革取向……這本書的的確確是教師參考學習的一本好書。

課堂常規教學過程中,師生免不了要進行相互交流溝通,但是有幾個用語值得注意。例如,「你在想什麼」、「連某某都已經舉手了」、「同學們課上不許(不要、不能)……」。這裡有幾個共性的問題:一是課堂教學用語的終極目的是什麼,這必須在教師表達之前要構思好。學生在課堂上偶爾注意力轉移現象,這時一句「你在想什麼」,或者用語言對學生的神態進行描述無法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的教學內容上來,反而給更多同學注意力轉移機會。課堂教學的任何用語一定要是對教學任務完成有用的,儘量減少沒有結果或者讓學生注意力轉移的用語。用語應是引導學生關注自己教學內容、明確結果以及增強學習動機。二是課堂用語要考慮學生心理接受能力,不能打擊學生的信心。三是不要用行政管理的方式替代教育教學方面的合理引導。

由此引發我許多聯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人家如此重視課堂教學的細節處理,講求很實用的教學技巧,是很有道理的,很務實的。

其實細節雖「細」,但並非小事。你的學生在10年、20年之後,肯定不記得你當年講課的具體內容,但是他們卻能夠回憶起許多細節,並且告訴你正是這個細節讓他一生記住了某個歷史事件、某個道理、某個思考問題的方法。你上課時對細節的技術處理就是你的教學風采,也可能成為你的學生一生的精神財富。

近20年來,教育界出現了一波又一波研究教育理論的熱潮,提出了許許多多口號與方法,特別是新課程標準頒發之後,人人都在談新理念,個個都在搞新模式。毫無疑問,教學必須改革的思想能夠普及到每一所學校、每一位教師,是一件大好事。現實中有些老師理論與實踐兩張皮,說課稿寫得很好,教案中的教學方法很時尚,上課則不敢恭維了,特別是一些細節和偶發情況的處理,完全忘掉了自己在說課稿中所說的「教學理念」,完全用的是落後的、不科學的教學方法。那些細節上的敗筆,就成了這節課上不了檔次的關鍵。每遇這種情況,我總是想起前幾年曾經風行過一句話——「細節決定成敗」。

我們這些中學教師是教育改革的實施者,每天都要面對學生,每天都要走進課堂,所以如何做到注意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細節,把那些科學的教育理論很自然地轉化為課堂教學以及指導學生活動的技巧,這對教育事業整體的發展,對我們自己的成長都是至關重要的。教育理念結合到學科教學的實際更需要的是踏踏實實地研究和解決具體問題。專家可以對教育教學進行「巨觀」的研究,我們就不能僅僅從「巨觀」上考慮問題,必須一邊學習、消化那些國際一流的新理論,一邊學以致用,從「微觀」的角度思考每一節課怎麼上好,每一個細節怎麼處理。

課堂教學的細節就是在課堂實施教育的過程中,在某一個相對完整的步驟,或者在兩個教學步驟之間進行過渡時,做出的細緻安排,或對臨場出現的問題做細微的處理。它包括三種情況:一是在教學準備階段教師有意識地設計細節,如:採用什麼教具,什麼時候出示某件教具,設計課前導入營造教學氛圍,等等;二是教師沒有事前準備,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狀態,應變修訂教案,即席做出的反應性安排,比如討論中,學生拿出自己的作品,要求展示,他展示的作品雖然與本節課的教學有一定的關係,但其觀察角度卻與教師的設計不盡相同,教師就要做臨場調節,等等;三是針對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偶發情況,比如學生提出一個教師事前沒有準備的問題,怎樣應對,等等。細節——事情不大,學問可不小,而且是一些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的,又不容忽視、必須解決的問題。我們注意它,研究它,採取符合你自己和你的學生情況的技巧來處理它,那課堂教學就會成為我們教師和學生都很愉快的經歷。

教學細節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蘊含智慧;看似簡單,而簡單中孕育深刻。只有那些心中有學生,充滿智慧,對教育教學有著深刻理解和真切眷顧的教師才能去主動創設、積極捕捉與有效開掘這些精妙的細節,方可於「細微之處見精神」!

課堂教學的五十個細節讀後感(二)

讀了鄭金洲老師的《課堂教學的50個細節》感觸頗深,深感這位前輩的經驗豐富,把自己的感觸記錄下來,在以後的教學中多多反思,多多學習。

在鄭金洲老師的課堂教學細節(6)中鄭老師提到了這樣一個問題:提問的內容。鄭老師說到:

「這個問題回答的對不對?」,「對」;「他(她)回答的好不好?」,「好」。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這樣的一問一答,教師一呼,學生齊應的現象,我們大多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教師問的直接,學生答的明了,課堂氣氛很是融洽,可以說是另一種師生和諧、其樂融融的「互動」。

這樣的「互動」無疑活躍了課堂氣氛,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一定幫助。

但在一堂課上,如果這樣的對話過多,也會影響教學的深度推進,也會使教學停留在淺表的層面上。

看到鄭老師這番話我想到了自己的教學過程,上課的時候經常問學生類似的問題,是呀,這樣是活躍了課堂氣氛,可是這樣下去學生就不在自己思考,非常容易偏離老師的教學思路,造成老師講老師的,學生想自己的,因為學生只要說:是、對、好……就行。根本不用大腦思考。想明白這個問題後我提問時儘量讓學生說出答案,而且有重點的提問某些同學。這樣提問做到了提問的作用,學生精力非常集中,成績也有了進步。

在鄭金洲隨筆:課堂教學的細節(7)中鄭老師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記住學生的名字,鄭老師這樣寫道:

叫出學生的名字,其實反映了對學生的尊重,也反映了教師對學生的關注與重視。一個人的名字是一個人的標誌,在這個名字裡,體現著這位同學不同於其他同學的特質,也是這位同學把自己看作獨立於他人的重要特徵。

每個名字都有自己的含義,都有和這個名字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各種特質,對教師來說也是如此。當其他人稱呼教師為「你」的時候,教師本人會有什麼樣的心理感受?不尊重,沒有將我與他人的區別突出出來,沒有關注到我與他人的不同之處,我想這樣的心理感覺教師也會有的。對我們的學生而言,他們又何嘗不是相同的心理感受呢?!

以人為本,體現在各個方面。能否叫出學生的名字,也是是否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細節表現。

讀了這些以後我感到慚愧萬分,我總是以各種理由為藉口,很少去記學生的姓名,結果一個學期下來我能叫上名字的學生非常有限,學生課下非常熱情的跟我打招呼,我想叫他名字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不知道人家叫什麼,只能草率的應一聲。想想這樣真的很不對。記得一位前輩也曾教導我:記住學生的姓名,這樣非常有利於教學,開始總是不當回事,再次讀到鄭老師的書時感觸深了很多。決定記住所有學生的姓名。現在我已經可以叫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了,學生也更喜歡我了。

在鄭金洲隨筆:課堂教學的細節(8)中鄭老師提到這樣一個問題:老師自己閱讀,而沒有讓學生去嘗試。鄭老師這樣說到:

一次聽課,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老師說:「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一遍課文。」伴隨著舒緩的音樂,老師聲情並茂地讀起了舒婷的「致橡樹」。老師讀的確實不錯,無論是語音、語氣、語調,還是對詩文的理解,都體現的淋漓盡致。

但是教師為什麼沒有讓學生去朗讀,而是由自己越俎代庖呢?在那堂課上,老師首先讓學生聽自己朗讀「致橡樹」,然後又找了台灣詩人席慕蓉的一首詩,仍然是由自己來朗誦,同樣是要求學生閉上眼睛靜聽。在這樣的場景中,教師實際上是用自己的行為替代了學生的行為,用自己對詩文的理解替代了學生對詩文的理解,用自己的感受替代了學生的相關感受。

這樣的場景背後,隱含的是教師對個人行為的高度關注,以及對學生行為關注程度不夠。教學中仍把自己當作重心和中心,沒有真正實現教學重心下移,沒有設身處地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沒有將學生的感受、體驗當作自己教學設計的支點。

這點我深有感觸,由於自己經驗不足講課的時候自己總是講個不停,從不關心學生的感受,從沒有讓學生參與進去,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而忽略了學生的想法和感受。記得一次校長去聽我的課,下來以後校長告訴我自己應該少講一些,讓學生多參與一些,不要總是一家言。這樣效果不好。想想校長和鄭老師的意思是一樣的。就是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改變以前的老師講學生聽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變為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共同學習的模式。今後教學中一定要注意這點,要記住以學生為主。

在鄭金洲隨筆:課堂教學的細節(9)鄭老師提到這樣一個問題:不能為教參所束縛,鄭老師這樣寫道:

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的教師越來越倚重教參,甚至有的教師離開了教參就不知道如何進行教學了,對教參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自身的行為越來越受教參支配。教參在中國起於上世紀初。「廢科舉,興學校」,洋學堂出現。洋學堂區別於原有私塾教學的重大特點,就在於洋學堂是以班級上課制為教學主要形式的,教師由原有的個別化教學轉為班級教學,需要有相應的教學法指導作支撐,教參此時應運而生。一個世紀過去了,教參的作用和價值在今天都需要重新認識和限定,教師對教參的態度也應該從原有的簡單借用和依靠轉變為「參考」和借鑑,但對一些教師而言,似乎還沒有做到這點。

我們常說,教學是充滿智慧挑戰的活動,如果確實如此的話,教參就應該降低其地位和作用,教師在課堂上的動態生成與即時資源的利用,就應該成為教學的常態形式。上述現象的存在,說明我們有的教師對教參仍「言聽計從」、「亦步亦趨」,沒有跳出教參看教學,離開教參寫教案。教參的答案不是唯一答案,將這些答案看作教學中的目標指向,並將所有教學活動都維繫在這些答案身上,更值得商榷。

退一步講,即使教參上的答案是正確的,教師也應該引導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的答案與教參答案之間的差距,對產生這種差距的原因進行探討和剖析,進而探尋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和方法。上述案例中,雖然學生最終也得知了所謂的正確答案,也知道了答案的來源,但並不知曉如何得出這樣的答案,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仍處在原初的認識水平上。

鄭老師說的太對了,平時怕自己知識掌握的不牢固,我也是重點參考了教參,有時候把教參上的話背下來,上課的時候在背出來,好多都沒有經過自己思考,沒有經過自己加工。我講的雲裡霧裡,學生聽的霧裡雲里。達不到很好的效果,後來我改變了方法,儘量自己思考,自己組織語言,設身處地的想問題、想辦法,用最容易的方法讓學生學會。這樣要比單純依靠教輔效果好一些。

鄭老師的教學細節非常值得我們這些年輕的教師學習。他提到的問題都是年輕人容易犯的錯誤。身為一個年輕教師,我以後會多學習多總結。在不斷的反思學習總結中提高自己。做一名合格的人們教師。

課堂教學的五十個細節讀後感(三)

今年暑假,我在網上讀了《課堂教學的50個細節》—書,感觸頗深。()鄭老師把中國小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了解得一清二楚,並且抓住了課堂教學細節的關鍵核心問題進行了研究。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些課堂中的小事我們經常遇到,只不過我們沒有放在眼裡。而這些小事在鄭老師的眼中卻是不可忽視的大問題。

在本書中鄭老師從課堂教學的七個方面進行了細緻的分析和嚴密的闡述。感受最深的是《並非井然有序的課堂》一文。新課程倡導「重過程、重體驗、重探究,」主張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真正把這些教學理念落到實處,課堂就勢必在一定程度上由「靜」取而代之「動」。學生動了、活了,教學重心下移了,而每個學生的知識結構、能力水平各有差異,由此出現的學生之間你快我慢、你說我停、你動我靜等一系列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要進一步探討什麼樣的亂有助於提高課堂效率,書中引用美國學者的話「適度混亂的人、機器和系統,經常比組織性高的群體更有效率,更具有恢復能力,並且創造性更強。」「亂」是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究。

評價課堂教學亂不亂,要看學生的注意力是不是集中,如果學生把注意力放在學習上,這樣的課堂教學就不亂,如果學生沒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這樣的課堂教學就叫亂。由此可見,雖然學生為了弄清學習上的問題而爭得面紅耳赤;雖然學生為了探究一個問題而離開了座位、學習小組,但都始終圍繞著學習這個問題。這樣的課堂教學,表面上看似乎有點「亂」,實際上是「活」。但這種「活」中也要有新的要求,過於放縱不管不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讓課堂規範就要掌握課堂調控,要求教師既要放得開,又要收得回,教師應具備較強的組織課堂的能力。總之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的課堂還真需要「活」「亂」的存在。

總之課堂教學也是一個艱辛的的旅程,我們不僅要關注課堂的這50個細節,在平時的課堂中我們要勤觀察、多思考,時刻關注課堂上容易被忽視的細節,只有這樣才能發現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教學改革才能不斷的深入發展。五十個細節雖然只是給我們指出了改革的方向,卻沒有明確的解決方法,所以我們教師應該在自己的工作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提高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因此,我們要努力朝課堂教學細節的規範發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