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教師智慧的20個分享讀後感

教師智慧的20個分享讀後感(一)

《教師智慧的20個分享》一書中看到:教師作為一種專業,需要睿智、機智、理智、明智、大智和德智。我將它理解為,教師的教育需要智慧,智慧的教學、智慧的與學生交流、智慧的因材施教、智慧的處理每次偶發事件。

教學的智慧體現在教師對教材的真知灼見和獨到見解,能夠於平凡中見新奇,發人之所未發,見人之所未見。不僅能夠挖掘教材的深度,更能夠用新見解、新觀點、新理論、新方法等獨創性思維的產物吸引學生,讓學生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不斷吸收成長。

智慧的與學生交流。師與生的交流,往往缺乏平等,生與師的對話常常有所保留,有的甚至會話到嘴邊留半句。這時就需要教師運用智慧話出學生心聲,產生共鳴,再拋磚引玉、取喻明理,使學生對問題心領神會,如人幽微之境,突見「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智慧的因材施教。我們常說「人最不缺乏的就是個性。」在一個班集體中,往往會有那麼一兩個個性特別鮮明的學生,他們可能不是成績最差的,也不會是讓人最操心的,但常常是令人最頭疼的。對於這類孩子,除了必要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還需要用耐心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用恆心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再以閃光點為突破口,用機智的話語放鬆孩子的心情,增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輔以課後輔導,逐步實現因材施教。

智慧的處理偶發事件。我想這應該稱之為教育機智。課堂教學充滿了變化和問題,任憑事先如何周密地設計,總會碰到許多新的「非預期性」的教學問題,若是對這些問題束手無策或處理不當,課堂教學就會陷入困境,有的甚至會影響學生的向師性。面對偶然性問題和突發的意外情況,教師作為一名引路人,應當在瞬間激活奇思妙策,機動靈活地處理。這種智慧,是一種轉化師生矛盾的藝術,更是一種正確處理教與學矛盾的技巧。

教育智慧是在長期的教學實踐與反思中逐步形成的,它能讓學生從中受到薰陶、感染、啟迪,並有所感捂,從而逐步地提高悟性,增長智慧,變得越來越聰明。擁有教育智慧的教師才能真正的做到傳道授業解惑。

教師智慧的20個分享讀後感(二)

人人都是教研的主角。這是書中的一個關於教研形式的篇章,這是一本分享教育智慧的書籍。教師的教育智慧,是理論通往實踐的橋樑,給學生以快樂感受的一堂課,讓學生留下難忘印象的一次活動,使學生醒悟的一席話,對突發事件的一個解決過程,這些都蘊含著教師的智慧。而這本匯聚各科教師教育、教研智慧的書籍出發點卻非常簡單而質樸,就是:持久做小事。

這句話簡單,也易做,但最怕要持久,在班級管理中是如此,作為班主任,事事皆小事,但事事是大事,學校教研活動亦是如此,每個學期制定的計畫美好卻周全,但在操作過程中總有一些無法堅持,總有一些不過全面和徹底。現在大多教研的主角是上課老師,上課老師需要在年級組內反覆磨課,然後改進教學設計,在教研組展示,接著說課,說說教學思路,說說授課感受,一同參與磨課的老師進行點評。然後是教研組範圍評課,大家發言中聽到最多的是「某老師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授課思路清晰……教學效果較好。」雖然在評課中,授課老師需要更多的是建議,但是反過來想想自己上完課,自然也想聽到好的評價,()但對於教研的質量,教研的效果而言,這些顯然的不夠的。也常常因此而困惑。

看到這本書中一個章節叫做:人人都是教研活動的主角。覺得很有啟發,它是由組織者搭建平台,營造氛圍,讓參與者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尋求專業支持的過程,以一種「發散——聚合」的梯進式「三度研討」教研形式。三次分散以教齡為基準為每個組配備不同教齡的教師組成小組,分散進行教學設計;根據課堂觀察改進教學設計,改進教學設計;查閱相關書籍,小組間交流,再次改進設計。而三次聚合分別是分享中初步形成共識;相互交流中深入思考;思辨中提升教學素養。關鍵是通過這樣的形式,讓教研的課堂既充滿集體智慧,又不失自己的個性特點,實現了共性與個性的完美結合,進而提高了教研的參與度與教研的實際收效。

教師智慧的20個分享讀後感(三)

《教師智慧的20個分享》融匯了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教科研活動和借鑑實踐經驗,把個體智慧與團隊結合,把優秀經驗學一學、改一改、用一用。

剛一拿到書本,我就被封面上幾行淺顏色的字所吸引,它是著名作家蕭伯納說過的一句話:「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彼此交換,每人還有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彼此交換,每人可擁有兩種思想。」這話說得多好啊!

分享智慧,是指教師們在工作、學習、研究過程中的「交流、分享、合作」。本書中介紹了兩位教師以上的各種形式的教科研活動,如課堂觀察、課程開發、考試命題、師徒結對、專家指導、讀書小組、科研寫作、教研沙龍、網路交流、小課題研究、非正式研究等多種內容和形式。從中,我們可以分享到眾多優秀教師的教改經驗和教育智慧。

內容確實豐富,從書中我看到的不僅僅是教育智慧的分享,更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一個個積極向上的團隊精神,正因為有這樣的團隊,才會擦出朵朵閃亮的智慧的火花。我不禁思考:這些形式適合我們的團隊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