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讀林海雪原有感

讀林海雪原有感(一)

在許多紅書中,最先吸引住我目光的是《林海雪原》,我翻開書,仔細閱讀起來。一開始就把我帶到了一個冰天雪地的東北大平原,這裡有一支東北人民解放軍小分隊,在團參謀長少劍波的率領下,深入林海雪原執行剿匪任務。這股匪徒是原國民黨的敗兵,流竄到我軍後方。偵察英雄楊子榮提出一個大膽的構想:打進威虎山內部,探得敵情,配合小分隊裡應外合全殲座山雕匪幫。一場鬥智鬥勇的故事就這樣展開了。戰士們吃苦耐勞,與敵人做艱苦的鬥爭,在鬥爭中,戰士們高度發揮了軍人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戰勝了常人所難以忍受的艱苦,克服了想像不到的困難。我沉浸在這群英雄的故事裡,跟著他們一道跨谷跳澗,滑雪飛山。跟楊子榮一起打虎上山,跟少劍波一道指揮戰鬥……我被這些英雄的故事深深地打動著。書裡的每一個人物都那麼活靈活現,個性十足。年輕有為的少劍波,他的沉著冷靜、不驕不燥、英勇善戰、足智多謀都令我欽佩。在我印象里最深還是楊子榮,從我看《林海雪原》起,他就一直是我崇拜的英雄人物。為了徹底消滅威虎山上的頑匪,少劍波和楊子榮數夜未眠,共同上演了一出機智壯烈的「智取威虎山」……

細細品味《林海雪原》,發現它講述的不僅是解放戰爭初期的剿匪鬥爭,它所表現出的更是一種智慧、勇氣。

讀林海雪原有感(二)

懷著—股澎湃的激情讀完了全書,輕輕合上,望著「林海雪原」四個字,似乎是由火熱的血所凝成的,襯著封面上的皚皚白雪,顯得更加地艷,更加紅了。在那上面,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位親切和藹的解放軍戰士,為著自己的理想,更為著祖國的偉大事業——共產主義事業,在深山老林中奮鬥的身影。此時的雪似乎已同他們的笑容與靈魂,融為聖潔的一體。

對這些戰士來說,死,毫不可怕,鮮血,更是為著這一片他們深愛著的土地,為著他們那可親可愛的鄉親們所流的,它鑑證了一個個赤子之心,它的脈搏將永遠在這片鬱鬱蔥蔥的老林里跳動。穿山風的狂卷,密集的槍彈雨林,都嚇不退他們,因為心中的一把火,一個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支持著他們在狂風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後的勝利。他們對自己人生的目標,執著地追求著,不畏層層險阻,即使是到了「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地步,也甘願拚死一搏,或許他們認為:面對自己的人生,那高高在上的理想,唯有拼過,才了無遺憾。就像《老人與海》中的老人,《絕頂》中的肖頓河,都為著自己心愛的理想而前進,雖然他們最終都失敗了,都只在這茫茫大千世界中留下一副白骨或幾行輕輕的痕跡,但在任何人眼裡,他們在精神上永遠是無法擊倒的。恥笑他們對生命無謂浪費的人,必定是一個懦夫,因為只有懦夫,才會恥笑勇者,更因為他們毫不明白傾儘自己一生去追求的感覺,也更因為他們沒有這種氣魄,沒有這種理想。鄧小平也說過:「一定要經常教育我們的人民,尤其是我們的青少年,要有理想。」一個沒有理想的,便對自己的前途自己要走的路感到茫然,也許,在徘徊上便像迷途的羔羊,在黑暗中消逝。

若沒有理想,萊特兄弟不會發明飛機,圓了人類飛向藍天的夢;若沒有理想,袁隆平不可能養殖出雜交水稻,解決中國人多糧少的難題;若沒有理想,又哪來中國幾千年的悠遠文化;若沒有理想,中國不會在一次次失敗中站起,奪回自己的領土……理想,是人生的燈塔,更是人生的彼岸。有時為了它,歷經幾多滄桑幾多歲月。中國的2008申奧,世界夢想和平,祈求人性的完美,「眾里尋她千百度」,圓了與未圓,又有什麼區別,總有下一代繼續追尋。

讀《林海雪原》經常會感覺到一個詞的含義,那便是「集體」。文中的人物,如少劍波楊子榮等,張口閉口不離集體,可謂已經深入骨髓,同自己的生命融為—體了,風裡來,雪裡去,是記憶拼搏下的一點一滴。「集體」這個詞,更相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的意境已將不可計數的心融為一體,有著強烈的集體思維的人,頭可斷,血可留,此志不可改,永遠把集體利益擺在第—位,()這似乎是—個很奇怪的特性。

漢朝文學家司馬遷曾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集體而死,必是重於泰山,小高波正是為著這座泰山而永生。生與死,千百年來有人歌頌有人笑,更有人長嘆一聲:「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其實生與死只是一線之差,便是有氣與無氣。有人死得氣壯山河,那種人,以著另外一種方式存活,可得其所:有人死了,遭千古唾罵,萬人踐踏,那種人,為求一絲生機拚命乞憐,卻終為土灰。不必太看重生死,該來的時候會來,該去的時候會去,無愧於自己的生命,更無愧於自己在世界上存活,又何必執著於一個想法或一個將來的結果。關天培身上的刀疤,黃繼光胸膛的槍洞,都一次次地說明了這個道理。

《林海雪原》中,講述的不僅是解放戰爭初期的剿匪鬥爭,它所表現出的更是一種智慧,一股勇氣,一分人性的美,融合為人類近乎完美的形象,成為一個世界的縮影,化為一片藍天。儘管有時,烏雲阻擋了陽光,但在一陣甘霖的揮灑後,清流依舊,白鴿掛著風鈴遠翔,葉更綠,天更藍,陽光在露珠上閃爍。世界的循環不停,美不停。依稀間,昨天也是今天的導航。

讀林海雪原有感(三)

《林海雪原》是於1958年出版,曲波寫的一本紅色書籍。此書描寫在解放戰爭時期,一部分窮凶極惡的匪徒頻頻騷擾我後方普通民眾,殘殺無辜的老百姓,我人民軍隊奉命進山殲匪而發生的驚心動魄的英雄故事。從1955年2月到1956年8月,在一年半的業餘時間裡,曲波完成了《林海雪原》的寫作。曲波代表作《林海雪原》成功地塑造了楊子榮、少劍波等英雄形象,情節曲折驚險,故事引人入勝,細緻深刻地再現了驚心動魄的剿匪鬥爭,富於傳奇色彩。

在我國的文學史上,有一句行話叫「三紅一創,山青保林」而其中的「林」所指代的就是《林海雪原》。

我懷著一顆澎湃的心讀完了《林海雪原》,合上書,我心中的激情還沒有消減下去。望著封面上「林海雪原」這四個字,看著文字後面所襯托著的茫茫白雪。我的心久久不能安靜下來。看著封面,我的腦海中仿佛出現了一幅人民解放軍在為自己的理想,為著祖國的事業而努力拚搏。在各種艱難的環境中穿梭的他們,不畏懼死亡,不畏懼鮮血。因為他們心中有著自己的理想,有著自己的責任——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他們的鮮血是為可親可愛的父老鄉親所留,他們的死亡也正印證了他們的赤子之心,他們的血液將會與這深山老林融為一體。無數人們將會永遠記住他們!

穿山風的狂卷,密集的槍彈雨林,都嚇不退他們,因為心中的一把火,一個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支持著他們在狂風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後的勝利。即使到了「山重水複疑無路」的時候,他們依然堅信「柳暗花明又一村」。他們心中有夢想,他們為著夢想而努力奮鬥。沒有夢想的人是可悲的,沒有夢想也不會有今天的中國,今天的世界!

想想看,沒有飛上天空的夢想,何來飛機?沒有登上宇宙的夢想,何來飛船?沒有探索月球的夢想,何來嫦娥一號?沒有「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夢想,又何來今天的網際網路呢?沒有夢想,或許我們還生活在原始森林,過著元謀人的生活。沒有夢想,或許我們還在為一個火把而爭得水深火熱。沒有夢想,就沒有今天的美好與今天的發展!

而如果這些解放軍戰士沒有「真正地解放人民」的夢想,也就不會有今天的新中國!

讀《林海雪原》經常會感覺到一個詞的含義,那便是「集體」。文中的人物,如少劍波楊子榮等,張口閉口不離集體,「集體」這個詞,更相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的意境已將不可計數的心融為一體,有著強烈的集體思維的人,頭可斷,血可留,此志不可改,永遠把集體利益擺在第—位,這似乎是—個很奇怪的特性。黃繼光為了讓同伴衝出去殺敵,不惜用自己的身軀擋住敵人的槍口。邱少云為害怕犧牲同伴,身邊著火卻一動不動,直至燒死在烈火當中。他們的團隊精神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與讚美的。

讀《林海雪原》感受人性之美。學習書中那一位位解放軍的優秀品質,弘揚中華美德。也讓我們一起品讀文化經典唱響紅色記憶!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