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經典美文

孫犁:吃飯的故事

我幼小時,因為母親沒有奶水,家境又不富裕,體質就很不好。但從上了國小,一直到參加革命工作,一日三餐,還是能夠維持的,並沒有真正挨過餓。當然,常年吃的也不過是高粱小米,遇到荒年,也吃過野菜蝗蟲,餑餑里也摻些谷糠。

一九三八年,參加抗日,在冀中吃得還是好的。離家近,花錢也方便,還經常吃吃小館。後來到了阜平,就開始一天三錢油三錢鹽的生活,吃不飽的時候就多了。吃不飽,就到野外去轉游,但轉游還是當不了飯吃。

菜湯里的蘿蔔條,一根趕著一根跑,像游魚似的。有時是楊葉湯,一片追著一片,像飛蝶似的。又不斷行軍打仗,就是這樣的飯食,也常常難以為繼。

一九四四年到了延安,豐衣足食;不久我又當了教員,吃上小灶。

日本投降以後,我從張家口一個人徒步回家,每天行程百里,一路上吃的是派飯。有時夜晚趕到一處,桌上放著兩個糠餅子,一碟乾辣子,乾渴得很,實在難以下咽,只好忍飢睡下,明天再碰運氣。

到家以後,經過八年戰爭,隨後是土地改革,家中又無勞動力,生活已經非常困難。我的妻子,就是想給我做些好吃的,也力不從心了。

此後幾年,我過的是到處吃派飯的生活。土改平分,我跟著工作組住在村里,吃派飯。工作組走了,我想寫點東西,留在村里,還是吃派飯。對給我飯吃,給我房住的農民,特別有感情,總是戀戀不捨,不願離開。在博野的大西章村,饒陽的大張崗村,都是如此。在土改正在進行時,農民對工作組是很熱情的;經過急風暴雨,工作組一撤,農民或者因為分到的東西少,或者因為怕翻天,心情就很複雜了。我不離開,房東的態度,已經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表現在飯食上。後來有人警告我:繼續留在村里,還有危險。我當時確實沒有想到。

有時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我還帶上大女兒,到一個農村去住幾天,叫她跟著孩子們到地里去揀花生,或是跟著房東大娘紡線。我則體驗生活,寫點小說。

這種生活,實際上也是飢一頓,飽一頓,持續了有二三年的時間。

進城以後,算是結束了這種吃飯方式。

一九五三年,我又到安國縣下鄉半年。吃派飯有些不習慣,我就自己做飯,每天買點饅頭,煮點掛麵,炒個雞蛋。按說這是好飯食,但有時我嫌痲煩,就三頓改為兩頓,有時還是餓著肚子,到沙崗上去散步。

我還進城買些點心、冰糖,放在房東家的櫥櫃裡。房東家有兩房兒媳婦,都在如花之年,每逢我從外面回來,就一齊笑臉相迎說:

「老孫,我們又偷吃你的()冰糖了。」

這樣,吃到我肚子裡去的,就很有限了。雖然如此,我還是很高興的。能得到她們的歡心,我就忘記飢餓了。

1983年9月1日晨,大雨不能外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