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彷徨讀後感200字

彷徨讀後感200字(一)

《彷徨》,透過舊社會的人,物,事編織出11個短篇小說,蘊涵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及其陋習,是一本由字組成的20年代的相集,細閱下能從字裡行間找出作者愁緒的蹤跡,愁如書名,正是彷徨。人都有彷徨的時候,孤獨無依,進退失據,謂之彷徨。無論故事情節有多精彩,文筆有多流暢,也掩飾不了其中心總是圍繞著彷徨一詞,在不同的情景中體現出這種與猶豫不決或後悔聯繫在一起的心情。

彷徨二字足以總結全書,每一個人都一樣,是生為起點,繞了一個小圈子,然後回到名為死的終點。不同的只是所繞的圈子的大小,這路上便是沿著彷徨去前進。

彷徨讀後感200字(二)

近日裡讀了《彷徨》,讓我深深地感到魯迅先生那種深沉、憤慨,猶如匕首投槍,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複雜心情。同時也流露了魯迅當時憂鬱、彷徨的情緒,但對於社會的分析和批判同樣是清醒和深刻的。它貫穿著對生活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農民知識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關懷。

《彷徨》是魯迅先生目擊了「新文化運動」的「主將們」的「分化」,一方面披露了妥協性,又一方面正在「轉變」,()社會的力量需要有人領導!然而曾被「新文化運動的」所喚醒的青年知識分子則又如何呢?--在這樣的追問下,產生了《彷徨》。

彷徨讀後感200字(三)

讀著《彷徨》,我感到一陣陣的痛苦,為那時悽慘的現狀而痛苦,為那時痳木的人群而痛苦,然而在這痛苦之中,我又為有先生這樣清醒的人們而感絲絲安慰。每個時代都需要這樣「鐵肩擔道義」的勇者,獨立潮頭,振臂呼喊,這樣,時代才有希望,歷史的車輪才能向前推。

彷徨讀後感200字(四)

《彷徨》中的人物走的是一條明顯的下行路線,人物的悲劇性藉由其命運的惡化或曾經純真美好信念的消亡而呈現。在作者有意識營造的灰暗陰霾的大背景下,這種悲劇顯然無法抗拒。讀魯迅的作品或許可以引人深思,引人追尋和鞭撻悲劇產生的社會根源,然而命運的惡化僅僅只是改造社會便可以徹底消除的麼?人群之中,種種畸形的集體無意識,僅僅只是一個「國人劣根性」所能概括?

可惜的是,在很長一個時期里,我們的主流評論體系中,對於魯迅的解讀僅僅停留於對黑暗社會和國民劣根性鞭辟入裡的批判,似乎更關注魯迅的作品之於當時或現在,對於中國社會發展某一階段的狀態反映,並以此來確定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