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彷徨讀後感

彷徨讀後感(一)

《彷徨》是先生目擊了「新文化運動」的「主將們」的「分化」,一方面披露了妥協性,又一方面正在「轉變」,社會的力量需要有人領導!然而曾被「新文化運動的」所喚醒的青年知識分子則又如何呢?--在這樣的追問下,產生了《彷徨》。在這方面,主要表現了那些從黑暗中覺醒,滿肚子不平,憎憤,然而腦子裡空空洞洞,成日以不平與牢騷餵哺自己的靈魂,但同時肩負著舊時代的重擔,偏見,愚昧,固執,虛無思想,冒險主義,短視,卑怯,--這樣的人們。

《彷徨》中有不少熱情向光明的人物,但這些人物也不少缺陷,夢想著深山大澤叢林伏莽的「消生」。現代人不能沒有缺陷,因為現代人是前代人的後代,而且是長期被壓迫下的人們的後代,又是被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所包圍,被種種偏見與愚昧包圍。但是,先生並不以為這種缺陷是「命」定的,是天老地荒終日如斯的,正因為他並不信永遠會如此,所以他要無情地剝露這些缺陷的所以然與根源,也正因為他不信,所以他借著「無有」寫他的渴望,而《離騷》的句子--「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正是他的渴望的暗示。

讀著《彷徨》,我感到一陣陣的痛苦,為那時悽慘的現狀而痛苦,為那時痳木的人群而痛苦,然而在這痛苦之中,我又為有先生這樣清醒的人們而感絲絲安慰。每個時代都需要這樣「鐵肩擔道義」的勇者,獨立潮頭,振臂呼喊,這樣,時代才有希望,歷史的車輪才能向前推進!

彷徨讀後感(二)

輕輕地,走進那個多災多難的季節,擠一滴生命的翠綠,塗滿不堪回首的往事。他,就是魯迅,黑夜中孤獨的探索者,為與黑暗的抗爭耗盡了他滿腔的熱血,讓我們這些後來人帶著幾縷彷徨走近他吧!

魯迅先生生活在一個新舊交替、異常黑暗的年代。雖然,辛亥革命的爆發是令人振奮的,但畢竟它沒能成功,中國還是陷入了混沌狀態。魯迅,他懷著一顆無私的愛國心,徘徊於黑暗中,苦苦追求民族的希望與光明。

《彷徨》中的每一篇文章,無不體現魯迅此時「彷徨」的心情。呂韋甫將生活的種種辛酸與坎坷從酒樓上帶進讀者的心間,分明看到兩個字:無奈。這種「無奈」充斥著他的生活,使他「飛進了一個小圈子,便又回來停在原地點。」這不就是魯迅自己的遭遇嗎?生活象一潭死水透年出一點生機,所有的一切都「織在蜜雪的純白而不定的羅網裡。」找到出口,正是魯迅的信念,然而此時他卻只有「不以深冬為意」的氣概,只可惜理想與現實隔著遙遠的距離。但魯迅是不會止步的。他的一生,就是不停地改造自己,實踐自己的一生,也是不停地追求光明與真理的一生。黑暗的社會對人來講是無所謂希望的,()即使有幾位肯掙扎一下的都被滾滾的洪流衝散、淹沒。只有魯迅深信前方一定是有希望的,無論這希望是多麼遙遠,多麼渺茫。

他緊緊握著戰鬥的筆桿,冒著彈雨毒硫,堅強地、英勇地、不屈地戰鬥著。當然,魯迅的這種「希望」與他當時的思想有很大關係。因為他是一個進步者,認為社會總能向前發展。我們暫且將這種思想放在一邊,不去評價它的對錯。然而單是有這樣一種精神,一種希望就是很可貴的。

人的一生,挫折是常會有的事情。當你經歷痛苦的時候,能將一粒希望的火種埋在心間,那麼夢想的烈焰會為你照亮前行的路途。我們需要這種「樂觀」精神,這是治癒一切心靈創傷的靈丹妙藥。魯迅先生含著這顆靈丹耕耘在一個黑色的年代裡,在最困頓的時刻它執著地發揮著效力。許多人心中也懷有希望的種子,但他們不具有魯迅先生的「韌的精神」。當挫折來臨時,他們心中的希望之火就被熄滅了。可見,這種精神不是每個有「火種」的人都擁有的,只是魯迅才有的獨一無二的品質。

「一切是死一般的寧靜,死的人和活的人」。死的人長眠於地下也當安息了,因為活下來的人點燃了希望的燈火指引更多的人踏上生的路途,因為更多的垂死的人被救起,活在希望的世界裡。這就是魯迅先生的思想本質。

此時,我想靠近彷徨著的魯迅,與他一同守望著閃亮的希望,在漆黑的長夜中戰鬥,迎接新的黎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