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在痛苦的世界中盡力而為讀後感

在痛苦的世界中盡力而為讀後感(一)

知道俞敏洪還是要從知道新東方算起,中國現在最火的出國留學的培訓班和最成功的英語培訓班就算是新東方了,作為一名英語老師,我最嚮往的是新東方的那種教學方式,尤其是在英語教學上的創新,將枯燥的英語學習與我們的日常用語結合在一起,使我們中國人學英語再也不是死記硬背那種落後的方式了。去年的影片《中國合伙人》又讓我認識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俞敏洪,為了深入了解他和他的創業經歷,我看了《在痛苦的世界中盡力而為》,感受頗深。

他以一貫的幽默語言,娓娓講述了自己的貧窮少年時代,與父母朝夕相處的日子,以及從父母身上學習到的做人處事之道。在我們德育工作需要充電和需要激勵的今天,讀了這書可以給我帶來很多的感悟。他在大學畢業後那段足以讓他銘記一生的艱難創業歷程,以及所遭受到的各種苦難與危險,富有韌性的俞敏洪順利地度過了每一個難關。這一些細節故事裡,給我帶來更多是激勵和鼓舞。讀到最後的篇章,俞敏洪以人生的情與理為話題,談論了他對於名利、榮辱的看法,得出了許多令人茅塞頓開的哲理性話語。可以說,俞敏洪憑藉著自己的精神力量與強大的心理力,而成為痛苦世界中始終堅強樂觀的一份子,始終以一種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的精神盡力而為、經營人生。更加值得一說的是,從書的內容還透露了俞老師創建新東方,由弱到強、以及所經歷的發展困惑期中諸多鮮為人知的內幕,流露出他對於企業經營和管理,有其過人之道和體悟。當再次整理自己的思緒,慢慢再看讀過的那本書,上面用鉛筆勾畫過的地方,心裡充實許多,把自己此時此刻的想法再次記錄。首先,做為一名國小教師的我,從他的書里,那充滿幽默感和富有哲理的事例,也是很實現中的例子。我想在以後的教育教學生涯里,對於他言語和他的故事,或多或少都有所借鑑的作用。其次,從他的人生軌跡里,看到一個人奮鬥是多么的重要。特別是他在那篇文章的那一段:“如果我們有一個偉大的目標,有一顆善良的心,我們一定能把很多瑣碎的日子堆砌起來,變成一個偉大的生命歷程。”所以說人是要有目標的,而目標完成是由每一個細小的行動所完成的拼圖,這裡對我啟迪很大。

雖然因為時間的原因我唯讀了一遍,但是我在今後會將其歸入我的枕邊書,多讀多思考,隨時隨地的提醒自己只有經歷了生活的歷練才能達成自己的目標。

在痛苦的世界中盡力而為讀後感(二)

“人生來就苦的。一個人如果從苦中能找到樂和幸福,那么他就是幸運的。如果人生來認為自己就應該是幸福的,那他一輩子會更加苦,因為這樣的人總能碰到更多的煩惱。如果你認為生下來就是為了迎接痛苦的煩惱的,尋么你做任何事情有痛苦和煩惱,你都會心安理得,坦然面對。”

這是《在痛苦的世界中盡力而為》一書中最後的一段話,這段話對於我來說,剖析得很深刻,也很有說服力!

孩子從暑假就要求我去給他報培優班,但我就是沒給報,原因是暑假讓他去旅遊,去領略大好河山,了解書本以外的知識。開學了,孩子還是要求我給他報培優班,我認為在住校,已經很辛苦了,沒必要增加學業負擔,周末回家放鬆的玩一下,運動一下就可以了。前天到學校送衣物及被子,兒了還是要求我給他報培優班,我還是堅決不同意,我說:“兒子,你住校,有早自習、晚自習,很累了,再沒必要報培優班了!”兒子不以為然地說:“我認為我現在數學沒有進步了,英語我一定要學好,不然我咱出國,如何考托福!我不想落後,我想學好!”雖然兒子要求進步,也要學好,但我還是注重他的身體健康,不想讓他不小年紀背負那么多重擔。

在QQ群里,很多家和說培優費時、費錢、費精力,我也比較贊同。但兒子不這么想,他的理由是:在培優班可以學以課堂以內學不以東西,可以認識很多新夥伴,還可以了解其它學校的資訊……想想,兒子的理由也很充分,道理也不錯。是的,兒子把培優當作一件好事來看,沒認為是負擔,更沒認為是一件苦的事,他認為學習還得抓緊,現在不學,以後還得學。就象文章中所說,苦難是人生的必經之課。

“來到了西藏,看著這裡淳樸的民風,天地間沒世俗的主宰,很多人都做自己生命的掌控者,這才是一種精神上的富有和滿足。”

前年去過西藏,看到去拉薩布達拉宮朝拜的聖徒,他們一路走來,一邊瞌頭,額頭上瞌出了繭,仍然沒有一點怨言,仍然是那么的虔誠。這種精神把我感染,從西藏回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與世無爭,用一種很平常的心來對待周朝發生的一些事。

兒子上寄宿了,很多孩子過不習慣,兩周了,還不習慣,但我兒子說很習慣,說沒什麼,我說學校生活苦不苦,兒子說,我們去學習的,而不是去享福的,有什麼苦不苦的,吃不飽可以再添,又餓不著,我認為很好啊!看到一些家長在群里說學校如何不好,教育如何不到位等等,我卻泰然處之,學校有自己的教學方法,也有自己的管理方式,作為家長,沒有必要指手畫腳的!

我們要做精神上的富翁,不能做精神上的乞丐。要學會知足常樂!

“其實一個人想走得很遠的話,不在乎走了多久,而在乎能堅持多久;不在乎走得多快,而在乎能堅持多久;堅持得久了,就能走出別人沒有走出來的距離,主可以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風景,就是這個概念。”

我堅持看書,不管是歷史類、人文類,還是管理類,只要是書,我就看,老公買得多,我就是讀者,也看得多,書看多了,就明白很多道理,也會處理一些事,更不會與凡人爭一些不相干的事了,也許“人從書里乖”就是這個理!

在痛苦的世界中盡力而為讀後感(三)

俞敏洪,“新東方”的靈魂,時代的驕子。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並不了解他,只是曾聽過這個名字,料想是家族企業的繼承者,孰不知他的創業史如此艱辛。

記得高二開學時班主任就給我們讀過這樣一段話:只要你有樹的種子,即使被踩到泥土中間,你依然能夠吸收泥土的養分。()你也許兩年三年長不大,但是十年八年二十年一定能長成參天大樹。當你長成參天大樹以後,在遙遠的地方,人們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給人一片綠色、一片陰涼,你能幫助別人。即使人們離開你以後,回頭一看,你依然是地平線上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樹,活著是美麗的風景,死了依然是棟樑之才。這是俞敏洪的“大樹小草說”,他告訴我們無論世界怎樣痛苦,都要不懈努力、盡力而為。

俞敏洪成功的原因在於他能吃苦、能吃虧、能堅持、敢行動。

能吃苦,就要有敢吃苦的精神和不怕苦的韌勁,樂觀的看待苦,做到以苦為樂。俞敏洪的世界,曾經是如此“痛苦”,他18歲以前一直生活在江蘇江陰的一個小村,三次高考才圓了北京大學的夢;初進都市時說不好國語受同學嘲笑,因為性格內向,非常孤獨和自卑,不太與人交往,曾經被認為是最沒有出息的人;他也因為被北大嚴厲處分而辭職成為“北漂”一族……想到這裡也想起了自己的住校生活,學校的臨時搬遷導致住宿條件並不好,一天的運動和學習讓衣服布滿了污垢,這時候回到宿舍的第一件事是洗衣服。時常嘀咕道:要是媽媽在就好了。而想到媽媽任勞任怨的身影,不禁心生愧意。冬天的晚自習後,面對著冰涼的床板,我默然了。住校是艱苦的,可是,它讓我學會了吃苦、自力更生。背上行囊,踏著輕快地步伐,迎著朝陽,會對自己說:我可以。

能吃虧,多做力所能及甚至分外的事,表面上看是吃了虧,受了累,實際上是有了更多鍛鍊的機會。俞敏洪在北大上學四年,就給同宿舍同學打掃四年宿舍,打了四年開水,有一天有事晚打了,竟有同學責問:俞敏洪,你今天怎么不去打水?他馬上放下手中事情去打水,既沒有解釋,也沒有反駁。若干年後他去美國找這些同學回國創業時,有人就說:俞敏洪,我們就是沖你打四年水才回來的。這,就是人格魅力。吃虧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就像高中的學習生活,要的就是踏實與勤奮,多做幾道題並不吃虧,付出與得到是正比的,因為有夢,有理想。

能堅持,俗語有言,堅持到底就是勝利。俞敏洪認為,有天賦的人就像雄鷹,可以輕鬆飛上金字塔的頂端,但是人們也在金字塔頂發現了蝸牛的痕跡。蝸牛不會一帆風順地爬上去,但是,蝸牛隻要爬到金字塔頂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跟雄鷹是一模一樣的。蝸牛也是可以取得和雄鷹一樣的成就的,只要努力、堅持,即使沒有到達塔頂,這個過程也足以給自己留下感動。他曾在全班畢業典禮上說:“你們10年能幹成的事情,我可以乾20年;你們20年乾成的事情,我可以乾40年,最後一定趕上你們。如果最後實在趕不上,我也可以多活幾年,把你們送走了,我再走”。其實,我們的生活就是如此,堅持到底,給自己一個目標,就是勝利。

敢行動,成功沒有捷徑可走,行動才是最強大的力量。俞敏洪從北大辭職後,首先想到的就是和東方大學合作,創辦了新東方學校。“新東方”現在已經擁有2.5萬名教職員工,成功上市,俞敏洪身價也超過了6億美元,成為中國最富有的老師。幾經磨難,敢於行動的他,創造了新東方的奇蹟,可見,成功青睞敢於行動的人。成功者和碌碌無為的人的區別在於前者敢於把夢想付諸於行動,後者有想法但害怕失敗,理想遠大,不敢行動。

現在的社會有許多的富二代、官二代,雖然有個好爹,但一句“我爸是李剛”的“拼爹”,結果卻是“坑爹”,成功沒有捷徑,在痛苦的世界中盡力而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