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曹禺讀後感

曹禺讀後感(一)

曹禺的《日出》在安排故事的矛盾和鬥爭上,沿襲了《雷雨》的風格,在最後一幕把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到一起,引起強烈的戲劇衝突。

在《雷雨》的四幕劇中,作者十分成功的把觀眾的感情一點、一點的推向最後的高潮。尤其是最後一幕中周朴圓的出現之後到結束的那一段,現在回味起來,都餘音繞樑。

再看《日出》

劇本里的矛盾衝突有兩個:一個是最後潘月亭的破產,它直接導致了陳白露的自殺,另一個是方達生在經歷過後,覺醒意識的萌生。

第二條線索作者完成的很成功,但第一條線索值得推敲。

從整個故事的情節看,隨著潘月亭在買賣債券的交易中生意的好壞左右了情節的起伏,但這不能成為左右陳白露生活的理由,換句話說,潘月亭的生活好壞並不能直接影響到她的生死!「風月」無邊,理論上說,一個美女沒必要吊死在一棵樹上嘛!這麼寫,未免有些死板?

作者在文中也提到陳白露照鏡子時的自言自語:「生得不算太難看吧,人不算太老吧。這——麼——年——輕,這——麼——美。」這說明,在風月場上,陳白露還是有資本的,並不至於要到山窮水盡要自盡的地步,好歹她在風月場中混跡了這麼久,不至於把所有的賭注都押在潘月亭身上吧,除非有一個解釋,她是愛「潘潘」的,當然這不太可能。所以,安排陳白露的死是不應該的,更是不合理的。

另外,我覺得,要是安排她最後被方達生感化,進而兩人共赴革命,這個結果倒未嘗不可?畢竟白露救了「小東西」,可以看出,她的本性是善良的;並且同時,她的內心深處也是愛戀著方達生的,她說過:「難道想想我們以往的情感,就沒有一點留戀麼?」既然她有留戀,那除了選擇奔赴極樂,是還可以有其他的路走的,儘管現實生活中,方達生養不起她,但方達生敢跟金八爺斗,敢向惡勢力挑戰,如此血氣方剛的男人,她怎麼就能矜持得不動心?我主觀的說,不可能!因為我們相信愛的力量的偉大!

當然,這僅僅是以現時的觀點去「笑談」舊時的故事,這張新船票登不上回歸歷史的舊客船啦……

所以,我的觀點有失偏頗不足為奇,僅此而已。

曹禺讀後感(二)

我喜歡 曹禺先生的《雷雨》,因為曹禺先生通過了一篇簡短的戲劇,透露出當代社會的現實,揭示了當時的人性家庭悲劇。這篇話劇運用了通俗而又特別的語言營造出整個話劇的背景,同時也帶動著情節的發展,我只需要通過文字,就能夠想像到故事發生的情景。誠然,《雷雨》是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的家庭悲劇。通過血緣倫常與性 - 愛糾葛衝突,探索人性的複雜性慾人的悲劇。戲劇集中於一天時間 ( 上午到午夜兩點 ) 兩個舞台背景,從周朴園的家庭內外各成員之間,前後三十年的錯綜複雜糾葛深入進去,寫出了封建家庭中人性的悲劇,故事被安放在長達三十年的背景下展開,悲劇的衝突建築在歷史的積累與醞釀中,從歷史發展的過程探索人性的複雜性慾人的生存悲劇。

周朴園是《雷雨》的中心人物,周朴園的形象的複雜性在周朴園對婦女與家人的態度中被揭露的淋漓盡致,他年輕時愛上了女傭梅媽的女兒侍萍,就三十年前的情況而言,侍萍的年輕美貌的確能牽動這位青年的心,但為了娶一位有門第的小姐,周家人就逼迫侍萍跳河自盡,儘管此事是封建家長做主,但周朴園默認了。

因此周朴園後來內疚、懺悔,但後來侍萍活著站在他面前時,他立即逼問「你來幹什麼」這就暴露了他的本性,通過它逼繁漪喝藥就可看出他的封建家長統治本性,因此,它是整個戲劇矛盾的集中點。

周繁漪在劇中是一位善於反叛和追求自由的新時代女性,她在周家陷入了周朴園的精神折磨和壓抑,同時,周萍的背棄使她追求愛情自由破滅,周朴園和周萍的雙重打擊使周繁漪成為一個憂鬱陰鷙性格的女性,從而,使她那顆受盡蹂躪的心靈中,騰起了一個不可遏制的力量,是當時社會新時代女性的典型代表。

戲劇主要分為兩條線索進行開展,第一條,是周朴園與妻子繁漪的衝突,通過這一衝突表現出家庭的內部矛盾。從周朴園強行逼繁漪喝藥這一情節可以看出這一矛盾。第二條,是周朴園與礦工魯大海的衝突,從而表現出他與工人的對抗。這兩條錯綜複雜的線索,構成了整個故事的框架。另外,加上周朴園和侍萍關係的這一條暗線,悲劇就因此而生了。

看到故事的最後,我感受到故事的悽慘,雖然不忍心看見: 四鳳觸電而死, 繁漪 的兒子周沖為救四鳳不幸送命,周萍開槍自殺,善良的魯大媽痴呆了,絕望的 繁漪 瘋狂了,倔強的魯大海出走了,罪惡的家庭崩潰了。 但在當時,這個可能才是最好的結局。其實,無數多篇小說的結局也是如此,結局好像都不盡人意,但是結合當時的社會狀況之後就會知道,那才是必然的結局。

曹禺讀後感(三)

《原野》故事的高潮和大部分篇章都在描述這對情人在黑暗的森林裡尋找出路等待光明。他們不斷的迷失徘徊在出不去的密林和聲聲的佛廟鐘響里。追逐他們的人是一個瞎眼的老太和一個智障的白痴,代表的是封建社會的盲目和愚蠢,手中提著的燈籠並不能照亮他們的思想。

而緊握著彼此雙手的情人,雖看不到前途但心存著愛情——他們是最原始的真心相愛。即使女人曾經的孩子黑子的死亡都沒能阻攔他們追求幸福的腳步。那個孩子是金子和他死去的男人的聯結點,黑子的死是她徹底脫離封建生活的象徵。

尋求自由是需要付出代價的,眾叛親離,閒言碎語,彷徨壓抑,走出這個過程是需要勇氣的。

曹禺筆下的這位女人潑辣,風流,不甘寂寞,是當時社會的異型。然而,恰恰只有這樣品性的金子才能背棄並且逃離這個無形的大網,只有她才會在森林中的黑暗和恐怖的追逐中繼續她的逃亡。

所以,金子不僅僅是一個烈女人,更是一個()強女人——精神上的強大。若是她生存在當今的社會,必然會有大的作為,甚至,成為一個女強人。

我也有自己的夢想和對於自由的追求,如何邁出這困境?或是不用想太多,只需如金子般的不斷奔跑,即使走了錯路仍不停歇呢?

關於追求自由,我的想法有很多,這本《原野》卻是一個極佳的切入點,渴望自由的親們不妨也來了解一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