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囚綠記讀後感

囚綠記讀後感(一)

人人往往喜歡囚住別人,可他卻忘記了是誰真正被囚禁了。天地萬物其實是平等的,只是人往往起主謀或主導作用。其本質都有一樣的嚮往、追求、執著。可人類還略低一些,因為一般取決於思想衝突,矛盾的促使,往往會改變本質。使其朝另一個方向發展。 陸蠡的《囚綠記》是最好的一個例子。一個迷戀綠色的人,視它為生命、希望、安慰、快樂。疲累於灰暗的都市天空和黃漠的平原。懷念綠色,如同涸轍的魚盼等著雨水。更是為了它住進了簡陋的公寓。因為外面長著常春藤,喜歡這片綠影。常春藤,眾所周知,它伸開柔軟的卷鬚,攀住一根繩索,或一莖枯枝,就可以舒開摺疊著的嫩葉,漸漸變青,漸漸變黃,可這並不會改變什麼,它纖細的脈絡一直伸長,一種充滿其自然本質所體現出來的美,吸引了人,囚住他的想法便油然而生,好的美景怎能錯過,怎會捨得不去囚住它。於是一個自私的念頭,趁它沒注意,偷偷地把它兩枝漿液豐富的柔條牽進我的屋子,為了獨占、接近、更親密。以此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於抑鬱的心情,借它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借它來比喻猗郁的年華,來為我作無聲的歌唱。 它依舊伸長,依舊攀緣,依舊舒放,並且比在外面長得更快。它從未放棄過,它的尖端總朝著窗…

囚綠記讀後感(二)

《囚綠記》講述的是作者在北平,找到的一間房後,想把圓窗外的常春藤「占為己有」。但結果,他卻改變了自己的自私,讓綠恢復了自由的事情。

綠是生命、希望、慰安、快樂的象徵;綠的這一切特性使處於孤獨、寂寞、苦悶中的作者獲得了,精神上的激勵。所以,他深深地愛著綠。因為愛綠心切,所以「囚綠」,這體現了作者對綠的「自私之愛」。綠被囚禁之後,它的尖端,總朝著原來的方向。固執,具有追求光明的性格,永不屈服於黑暗,這使作者的心靈受到觸到,所以最後才會「珍重地開釋」、「祝福」,從中也體現出了作者對綠的「敬重之愛」!

一片綠葉,一枝常春藤,其實就是這個「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囚人」,是我的綠友,是陽光的孩子。綠色是多寶貴的啊!

當作者第一次遇到鮮艷的綠色時,他的心裡充滿了一種喜悅。作者的腦海里因此便出現了「囚綠」的念頭。可是,他的這個決定卻是錯誤的,雖然常春藤能夠在房間裡舒展著柔軟的枝條。作者能夠細細地觀賞它纖細的脈絡、嫩芽,這其實的確是一種享受。可是,當常春藤在房間裡漸漸伸長的時候,你可曾有沒有想過,它不能像這陽光伸張的不快。

不過,當作者發現它慢慢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成柔綠,變成嫩黃;變成細瘦,變成嬌弱的樣子時,作者變為自己的過失感到難過。於是,作者便為這病損的枝葉可憐,他也惱怒常春藤的固執、無親熱。

當他下定決心放走「綠」的時候,它的心中產生了一絲絲的祝福之情,它也懷著美好的心情,寄託了美好的祝願!

作者離開北平一年後,它的心,卻依然懷念著他的圓窗和綠友。並且,它還期望著如果有機會的話,能夠與它們在見一次面。

囚綠記讀後感(三)

說起來有些令人不可思議,好多人的對美的傷害。()往往來源於對美的熱愛。以為愛鳥,人們就把鳥關進了籠子裡,因為愛花,人們就把它移植到室內的花盆中,因為愛綠,於是就把藤關進了屋子裡。

其實,世間萬物都是需要自由的,我們不能妨礙他人的自由,文中作者對綠的渴望,對綠的仁愛是可以理解的,但另一方面,這也是一種自私之舉,是對綠的施暴之舉,是對綠的一種遏制,一種摧殘,作者囚禁了綠的自由,卻囚不了綠對光明,自由的嚮往。

其實,任何一種東西,愛他,並不一定要擁有它,給他們自由,我們也能獲得心靈的真正自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