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罪與罰的讀後感

罪與罰的讀後感(一)

《罪與罰》是一部卓越的社會心理小說,它的發表標誌著陀思妥耶夫斯基藝術風格的成熟。

小說以主人公拉斯柯爾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後受到良心和道德懲罰為主線,廣泛地描寫了俄國城市貧民走投無路的悲慘境遇和日趨尖銳的社會矛盾。作者筆下的京城彼得堡是一派暗無天日的景象:草市場上聚集著眼睛被打得發青的妓女,污濁的河水中掙扎著投河自盡的女工,窮困潦倒的小公務員被馬車撞倒在街頭,發瘋的女人帶著孩子沿街乞討……與此同時,高利貸老太婆瞪大著兇狠的眼睛,要榨乾窮人的最後一滴血汗,滿身銅臭的市儈不惜用誘騙、誣陷的手段殘害「小人物」,以達到利己的目的,而荒淫無度的貴族地主為滿足自己的獸慾,不斷乾出令人髮指的勾當……作者懷著真切的同情和滿腔的激憤,將19世紀60年代沙俄京城的黑暗、赤貧、絕望和污濁一起無情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然而,作者作出的上述揭露和批判僅僅是從倫理道德觀念和宗教思想出發的。作者認為一切以暴力抗惡的作法都不足取,因為人無法逃避內心的懲罰,在毀滅他人的同時也毀滅了自身。作者還力圖把拉斯柯爾尼科夫的犯罪行為歸結為拋棄了對上帝的信仰所致。用索尼婭的話來說,是因為「您離開了上帝,上帝懲罰了您,把您交給了魔鬼!」作者為拉斯柯爾尼科夫安排的一條「新生」之路,實際上就是一條與黑暗現實妥協的道路,也就是所謂「索尼婭的道路」。作者把索尼婭看作人類苦難的象徵,並在她身上體現了虔信上帝,承受不幸,通過痛苦淨化靈魂的思想,作為一個黑暗社會的犧牲品,一個受壓迫最深的女性,索尼婭的形象有著不可低估的典型意義,但是作為一個理想人物,這一形象卻顯得十分蒼白。顯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說中宣揚的這些宗教思想,與整部作品所顯示的強大批判力量是不相協調的:這裡充分表現出作者世界觀的尖銳矛盾。

《罪與罰》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小說比較全面地顯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關於「刻畫人的心靈深處的奧秘」的特點。作者始終讓人物處在無法解脫的矛盾之中,通過人物悲劇性的內心衝突揭示人物性格,同時作者對幻覺、夢魘和變態心理的刻畫也極為出色。小說中,由於作者著力拓寬人物的心理結構,情節結構相對地處於從屬地位。儘管作品中馬爾美拉陀夫一家的遭遇令人同情,兇殺事件扣人心弦,但它們都只是「一份犯罪的心理報告」的組成部分。正因為這樣,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才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和深度展現在讀者面前。此外,這部小說場面轉換快,場景推移迅速,主要情節過程只用了幾天時間,在濃縮的時空中容納了豐富的思想內容,小說的時代色彩和政論色彩十分鮮明。

罪與罰的讀後感(二)

翻開《罪與罰》這本沉重的書,鐘樓上悠長的嘆息把我領進了19世紀的俄國。小說中的拉斯柯尼科夫無疑是個悲劇性的人物,然而又是一個令人欣慰的正直的人:他殺了那個放高利貸的老惡婆和她的妹妹,卻自認為是行俠仗義,良心的譴責讓他痛不欲生,最終在親朋的勸慰下投案自首。

故事的結局令人欣慰,但為什麼會發生這一切?是因為沒有一個領導者;有了領導者又怎麼樣呢?搜刮民脂民膏如「鵪鶉嗉里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公平,公正,難道就沒有一個光明磊落的群體來與底層百姓一起抗爭嗎?不,在德國已有了一種「共產主義」,一百年後遙遠的中國,從底層黃土地上崛起——共產黨。

三千年前的堯和舜呵,也許是最早懂得了共產共和的和諧吧。不能不欽佩堯的仁愛親民,也不得不讚嘆舜的英明果斷,他們無疑讓百姓們過上了安寧幸福的生活,但那個年代過於的原始,因此這並非真正的共產黨;「太平天國」時,雖說也是人人和諧,但人們的心裡卻不能平靜:飢餓,戰爭,權利……並深受所謂「上帝」之毒害——儘管初衷是好的,因而這也不是黨的真諦。《罪與罰》中的那些可憐人兒,多麼盼望著東方升起的幸福祥和的太陽,那,就是在陽光下生存的希望!

坐在江邊眺望,亙古的長江永遠都是那副摸樣,長江邊的孩子離不開長江,大山的孩子深愛泥土,我們生活在黨的陽光下依戀著這陽光。我見過許多老人老淚縱橫地歌唱毛主席,絮絮地背誦《毛主席語錄》,也看見父輩喜滋滋地數工資,感慨萬千地談鄧小平,江澤民;然而到21世紀的我們,在燈紅酒綠的掩蓋下逐漸失去了本色,似乎痳木起來,再也感受不到陽光撫愛的溫暖麼?似乎封閉起來,再也不願走進歷史的前車之鑑……

我們看著戰爭片,只被劇中的硬漢所傾倒,卻看不到戰爭的愛,恨,傷,痛,也不懂這場戰爭對於中國人意味的尊嚴!老人們痛心地嘆息著:「你們心中哪有黨?!」難道我們真的遺忘了我們的黨,我們的祖國?忘記了曾經的屈辱,曾經的痛?不,不會忘記的。1921年的號召,永遠縈繞在我們的耳邊,一剎那的覺醒仿佛經歷過一般就在昨天,對侵略者的囂張的無恥之舉至今仍是義憤填膺:當露著獠牙的惡狼撲來時,也真恨不得提起刀跳起來砍碎這些東西,然後輕蔑地踩在腳下發出冷冷地笑。文革的迷途,也讓我們扼腕嘆息。當1979年的春風吹遍了神州大地,聽著父輩侃侃而談自己的發家史,心裡也是暖融融的。今天的「神六」「神龍」「奧運」更是讓每一個中國人揚眉吐氣……口中相傳的故事,歷史譜寫的新歌,撫愛著我們,教導著我們,激勵著我們,共產黨給予我們不僅僅是溫飽和安定,更多的是苦難中的堅韌,挨打過後的奮發圖強,仗義領略的勇敢,崛起之後的智慧,自豪與開拓……

陽光,陽光呵!它無處不在,默默地撫哺每一條生命,無形的偉大感化著每一代人,因此,我們只有奉出自己的一切,同樣默默地進行小小的善心,不說回報,這也是我們這些生命對陽光的敬意。

黑暗中勃發的你,蹣跚著,堅定著,覺醒人們去抗爭;

辱罵中成長的你,搏鬥著,反抗著,喊你的人民永不放棄;

正直中勝利的你,思索著,奮發著,一步一步艱辛地挪移;

錯誤中覺醒的你,改正著,鞭策著,悔悟卻吶喊著信心;

成功中壯大的你,不沉醉,尋找著,把中國的版圖裝點絢麗……

《罪與罰》的車轍深深埋入記憶,無邊的黑夜總會迎來明天的朝陽。黨的陽光下,我們有了自己幸福的殿堂,我們享受著這陽光,同時也把自己的一切歸贈與陽光。

罪與罰的讀後感(三)

作者為我們描繪出掙扎在社會最底層的善良的人的苦難生活和病態靈魂的畫面。小說里,無處不有苦難,無處不有辛酸,無處不有淚水和吶喊,四周一片漆黑,只有心靈深處殘留的一點人性在發出幽幽的光。主人翁一家如此,卡捷琳娜一家也如此。作者的同情心無疑是寄予在這些悽慘無告的小人物身上。這裡顯示出作者深厚的人道主義精神和俄羅斯作家的沉重與悲哀,以及沉雄、浩大的感情力量。當主人公突然跪在地上吻索尼婭的腳時,他這樣動情的說:「我不是向你跪拜,我是向人類的一切痛苦跪拜。」這是一種怎樣廣闊的慈悲胸懷!()

作者在這部偉大的心理小說中,不僅將良心的反省和靈魂的拷問置於心中位置,淋漓盡致地施展自己的心理分析技巧,而且獨具隻眼地發掘筆下人物的雙重性格——慷慨、善良、樂於助人的大學生竟會幹出令人震驚的兇殺案;出賣肉體的少女索尼婭是那麼純潔如天使;醉酒貪杯的馬爾拉托夫內心有那麼深的愛心;沉湎女色的惡棍斯維德里加伊洛夫天良發現,把錢捐給卡捷琳娜的孤女們,然後自殺——從一片社會黑暗中探求人性和善的閃光,從而使小說具有一種人性的深度。讀這樣的書,會使人胸襟博大,對人類苦難充滿悲憫和同情,同時也會使自己的靈魂在負罪感之中得到升華。

偉大的作家,同時又是偉大的思想家。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