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張愛玲作品讀後感

張愛玲作品讀後感(一)

讀了張愛玲的散文《天才夢》,看見了這樣的張愛玲。自稱是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視為天才,除了發展她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她三歲能背誦唐詩,七歲寫了第一部關於家庭悲劇的小說和第二部關於一個因失戀而自殺的女郎的小說,八歲開始寫類似烏托邦的小說,題名為快樂村。九歲時學習鋼琴,決定做個鋼琴家,在富麗堂皇的音樂廳里演奏。

在她十六歲時,她媽媽從法國回來,發現女兒不會削蘋果,怕見客人,學不會織絨線,不會識路,一個住了兩年的房裡,問她電鈴在哪兒還茫然……,於是努力培養她做一個淑女:學習煮飯;用肥皂粉洗衣服;練習行走的姿勢;看人的眼色;照鏡子研究臉部神態……,然而兩年的培養計畫卻沉痛地宣告失敗。

在那個時代,女子就是該學會燒菜做飯,織衣補襪;該有優雅的舉止,得體的言辭。愛玲看起來是不符合當時對女子的要求了,所以她說自己:「總而言之,在現實的社會裡,我等於一個廢物」,儘管她說她還是會領略一部分的生活藝術:看七月巧雲,聽蘇格蘭兵吹比bagpipe,享受微風中的藤椅,吃鹽水花生,欣賞雨夜的霓虹燈……

而今天的社會裡,我們現在的母親是不會象愛玲的媽媽那樣要求自己的女兒,他們順應時代,著力讓她們學文化,懂樂器,會書畫,能舞蹈,善交際等,把他們培養成魅力十足的美女加才女。可是孩子們仍舊讓他們失望,不思學習,不努力。樂器學得想砸樂器,各種補習,訓練讓她們喘不贏氣。能忍受的就順著母親的意圖或好或歹地發展著,成為人才或庸才,儘管心理不知是怎樣的扭曲和壓抑。不能忍受的就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不是象愛玲那樣成為蜚聲文壇的四大才女之一,也算是圓了她自己的天才夢。而是走向了倔強逆反,不求上進的廢才,成為父母和社會的包袱和不穩定份子,當然,最終賤踏的是他們自己。

張愛玲作品讀後感(二)

上周五下午,上課回來,正百無聊賴地收拾桌子,一低頭,突然看到了鄰桌老師桌子上赫然放著一本《自己的文章——張愛玲》,我的情緒立刻興奮起來,伸手拿過來,翻看起來。

第一篇《遲暮》,第二篇《秋雨》,看著看著,近幾日心情一直在浮躁狀態中的我竟漸漸浸入了張愛玲細膩、柔婉、深刻、獨特的文字中。

這是第一次看她的散文,那種感觸真是細膩又與眾不同啊。再看她的生平,她寫這些文章時竟然只有十多歲。

在《遲暮》中,她寫道「多事的東風,又冉冉地來到人間,桃紅支不住紅艷的酡顏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彎里,柳絲趁著風力,俯了腰肢,搔著行人的頭髮,成團的柳絮,好像春神足下墜下來的一朵朵的輕雲,結了隊兒,模仿著二月間漫天舞出輕清的春雪,飛入了處處簾櫳。」喜歡這句話里她對桃花的描寫,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桃花的艷麗嬌柔,一支桃枝上綴著那麼多開得茂盛分外嬌艷的桃花,此刻靜倚在封姨的臂彎里,真的是「人面桃花相映紅」啊。再看她筆下的柳,那麼多情,那麼俏皮,正借著風兒,騷亂行人的發,那柳絮在她眼裡,就是春神腳下的祥雲,正模仿著春雪,飛入簾櫳中。這樣的句子,從一個十三歲的小姑娘筆下流淌出來,真是讓人驚嘆啊。

在《秋雨》中,她寫道「雨,像銀灰色粘濕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多麼形象啊,雨如蛛絲般閃閃爍爍、牽牽連連、綿綿不斷地籠罩於天地間,絲絲縷縷,纏纏綿綿,如夢如幻,這是十六歲的張愛玲眼中的秋,從她細膩多情的文字裡我看到了一個溫婉含蓄、眉宇間蹙著淡淡哀愁的少女,那棵宿舍牆外種的嬌嫩的洋水仙,似乎也看懂了她的少女輕愁,此刻正垂了頭,含著滿眼的淚珠,在那裡嘆息它們的薄命,原來它們在嘆息才過了兩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這樣霉氣熏蒸的雨天。一切景語皆情語,這樣的描寫中流露出了她怎樣細膩的女兒心啊,再往下看「那牆角的桂花,枝頭已經綴著幾個黃金一樣寶貴的嫩蕊,小心地隱藏在綠油油橢圓形的葉瓣下,透露出一點新生命萌芽的希望」,淡淡的輕愁中不乏新生的希望,在那樣一個如花的年齡里一味的愁怎不叫人心疼呢。

最喜歡文中這樣一段話「灰色的癩蝦蟆,在濕爛發霉的泥地里跳躍著;在秋雨的沉悶的網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滿愉快的生氣的東西。它背上灰黃斑駁的花紋,跟沉悶的天空遙遙相應,造成和諧的色調。它撲通撲通的跳著,從草窠里,跳到泥里,濺出深綠的水花」,這幾句話里對癩蝦蟆的顏色、動作的描寫如此傳神,我的眼前又浮出了小時侯我在南京住時的那一溜平房,房後那片秋雨里一團泥濘的爛泥地,和那隻偶然間跳上我的腳面嚇我個半死的醜陋的癩蛤蟆……

張愛玲作品讀後感(三)

看了張愛玲《造人》,我特別欣賞她對孩子的感悟。她說她對小孩是尊重與恐懼。小孩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糊塗。父母大都不懂得子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為人 。青年的特點是善忘,往往把兒童心理忘得乾乾淨淨,他們把小孩看做有趣的小傻子,可笑又可愛的累贅。他們不覺得孩子的眼睛的可怕——那麼認真的眼睛,像末日審判的時候,天使的眼睛。

我們都低估了我們的孩子。在他們蹣跚學步的時候,已經有很有評判力,知道最細緻的痛苦和快樂。愛玲說:「我記得很清楚,小時候怎樣渴望把我所知道的全部吐露出來,把長輩們大大的嚇唬一下。」我也清楚得記得我小時候的一幕幕:父母人是多麼的健忘和說話不負責任。把他們對我許過的願幾乎忘掉,或老不兌現,這引起了我深深的不滿。他們忙於外出幹活,疲於和親戚鄰居禮尚往來,憂心於他們彼此間的磕磕畔畔,苦惱各種社會關係的處理。埋怨不聽話的孩子不給他們爭氣。他們無暇顧及我的所想和所想,不理解我的痛苦和快樂。他們毫不掩飾他們暴烈的脾氣,惡毒的言語。他們除了對麵包和面子的關心以及我們生病時的照顧,我和父母們幾乎沒有什麼精神交流。有的只是命令和服從, 發氣和反抗。因此我是孤獨,寂寞的。在我生活的環境裡,更多的是仇恨,委屈,和不滿。對於這些只想在心裡,卻無法向人傾訴。也不知道這些可以傾訴,於是全部壓在心底,不斷淤積。()

孩子是怎樣扭曲的心靈,是怎樣的秉性,這樣只顧生了又生,養兒防老的世界裡,是沒有去關注的。但孩子清楚地記得這一切是怎樣造成的,父母以及周邊的大人是怎樣對待他們,他們又怎樣的讓孩子們窒息,難以忍受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