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關於戰爭讀後感

自幼喜歡戰爭題材書的我,今日買了本名曰《最殘酷的戰鬥》的書,全書通讀完畢,深有感觸,寫下此文。

書中講述了二戰老兵回憶硫磺島戰役,為我們敘述了一個悲壯的戰爭。1945年,太平洋戰役進入了後期,美軍為進攻日本本土,而發動的戰役,日軍瘋狂反撲,這樣,當時世界頭號的兩大國軍事碰撞,戰事的慘烈程度堪載入史冊……

當我懷著沉重的心情合上書時,腦子裡全是當時的慘烈景象:沾滿獻血的土地,殘破的四肢……戰爭對於我們,這群坐在明亮教室里的學生,是無法想像的,那只是鮮血橫流,槍炮不斷,不,其實並不是這樣,戰爭帶來的是傷與痛,帶來的是家庭乃至國家的破裂。戰爭,從本質上說,沒有輸家和贏家,只有損失,我們失去了很多,人,錢,時間等等,這還不算是最重要的,我們還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也許,老師認為這不是我,至少不是我們這階段學生該寫的,不過我不這樣認為,因從小對戰爭有所認識,才會懂得珍惜現在的生活,才會有一種緊迫感,使命感,才能為我們偉大的國家效力,才能真正意義上去保家衛國,才懂得好好學習

日本的小學生在談到中國釣魚島和台灣問題時,他們明確指出,中日會爆發戰爭,如台灣回歸中國,台灣海峽成為中國內海,而日本運油的油輪將繞道而行,這樣便會大費財力和資源。從日本小學生口中聽到這樣的話,令我毛骨悚然,也許我們班若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沒人會有如此縝密的思維,去回答這樣的問題。

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多讀書,擴大知識面,保家衛國,建設祖國,讓和平的橄欖樹在地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關於戰爭讀後感(三)

戰爭與和平讀後感

《戰爭與和平》裡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們咀嚼回味,如羅斯托夫一家因戰亂遷出莫斯科時娜塔莎與皮埃爾告別的場景。娜塔莎從車窗里探出頭來,看到穿著邋遢匆匆走過的皮埃爾,就向他打招呼。他們簡單聊了幾句,皮埃爾因為痴戀娜塔莎又考慮到自身的處境而顯得漫不經心,最後他向娜塔莎揮手道別:「明天,不!再見,再見了。」隨即停下腳步落在了馬車後面。娜塔莎則好一陣子還把頭伸出窗外,對漸漸遠去的皮埃爾露出親切、快樂的微笑。

這一段特別使我感動,雖然他們之間的談話非常平淡,幾乎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覺到戰爭陰影下人與人之間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爾那句:「明天,不!再見,再見了。」更加可貴。他似乎覺得這一分別,與娜塔莎將永無再見之日,戰爭逐漸臨近,明天風雨不定,所以說出這麼看似不經意卻沉痛之極的話來。

有人說,托爾斯泰那種僧侶式的不抵抗主義使得他像個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說,托爾斯泰屬於農民階級,他所提倡的農民宗法制觀點帶有很大局限性。對此,我要說,我們這個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爾斯泰的不抵抗主義。因為人類太好勝了,他們不但要超過自己的同胞,還想進一步征服那生養自己的大自然。很明顯,人類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們將為自己的好勝付出代價,酸雨、臭氧層空洞、大氣變暖,這一系列的事實難道不正說明了這一點嗎?至於所謂的農民階級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階級來劃分托爾斯泰這樣一個偉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頂。

不管怎麼說,托爾斯泰都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無法理解的,所以,我們沒有資格站在這麼一個偉人面前指手畫腳。儘管他不抵抗,偏向農民,但這畢竟是他自己的個性,像很多其他人的個性一樣,我們沒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認為,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個性,托爾斯泰才成其為托爾斯泰,否則他只是一介庸夫罷了。

《戰爭與和平》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呢?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它不是傳奇,不是長詩,尤其不是歷史記事。《戰爭與和平》只是作者想藉以表達和能夠在其中表達他所要表達內容的那種形式。」他說的是實話。孟子也曾有過類似的言語:「吾辭達而已矣。」辭能達意,就這麼簡單。托爾斯泰認為,文學只是表現思想的一種形式,作為形式,它遠不如內在的靈魂重要。後人讀《戰爭與和平》,往往呼為史詩,那樣其實正好違背了托翁的意願。真正讀懂《戰爭與和平》的人,最終會發現,這是一部思想的結晶,卻非文學。而小說的作者托爾斯泰,則純然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