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自控力讀後感

自控力讀後感(一)

《自控力》是我2013年閱讀的第6本心理學書籍,有了以前的積累,閱讀明顯加快,兩個整天就看完了。從內容上看,和《情商》、《瞬變》有些重疊和交叉,這也是加快閱讀的因素。其核心思想還是說明理性人和本能人之間的影響和控制關係,當然有些說法和建議不錯,可以參考和借鑑。

冥想是什麼?百度里沒有,但前面有幾本書均有提到,有點神秘,在本書中的第一章就提到了。冥想不是讓你什麼都不想,而是設法集中注意力,將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但不是也不能睡覺。能幫助你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也能釋放壓力,象瑜伽。

睡眠不足會影響身體和大腦吸收葡萄糖,而葡萄糖是能量的主要存儲方式,疲憊就是因為細胞無法從血液中吸收葡萄糖獲得能量。但是,疲憊不是一種身體反應,而是一種感覺和情緒,大部分人,疲憊後還能工作。自控力和肌肉一樣,用得太多會疲憊,但可以通過訓練,越過疲憊期並提高。

應激反應會讓本能獲得能量,這些能量不會經過大腦,恐懼、害怕、自豪、羞愧等情感比討論長期成本與收益的理性更能迅速直接的影響我們的選擇,生理上這些情緒不是來自用作邏輯分析的前額皮層。而理性人思維則要求面對誘惑和其他應激反應時,要三思而後行,注意呼吸並穩定情緒,能量經過理性大腦思考後做出決策。

低血糖的人在病態發作時,出於本能會發瘋似得衝動行事。

道德許可—當你做善事的時候,你會感覺良好。這就意味著,你更可能相信自己的衝動,而衝動常常會允許你做壞事。他們沒有罪惡感,縱容自己是應得的獎勵,並以此為傲。

當遇到困難(如減肥、戒菸、或持續鍛鍊)卻想逃避或拖延不做時,不要問自己「是今天做還是明天做」,而是問自己「我是不是能承擔永遠拖延下去的惡果」。

當大腦發現獲得獎勵機會時,他就釋放出叫做多巴胺的神經遞質。手機、網際網路和其他社交媒體可能是無意中激活了我們的獎勵系統,但電腦和電子遊戲的設計者是有意識的控制了人們的獎勵系統。對於意志力不夠堅定的人來說,遊戲和毒品一樣令人上癮,嚴重的話,會患上了強迫症。刺激多巴胺分泌的神經行銷學提示:在賭場裡,充滿了幾乎全裸的廣告女郎、隨便遲到飽的自助餐以及暗示著勝利的燈光和嗡嗡聲。

有效的解壓方法包括:鍛鍊或參加體育活動、祈禱或參加宗教活動、閱讀、聽音樂、與家人相處、按摩、外出散步、冥想、瑜伽以及培養有創意的愛好。最沒有效果的緩解壓力的方法則包括:賭博、購物、抽菸、喝酒、暴飲暴食、玩遊戲、上網、花兩小時以上看電視或電影。

鏡像神經元的任務就是注意觀察其他人在想什麼,感覺如何,在做什麼。鏡像神經元分布在整個大腦中,幫助我們理解其他人所有的經歷。有三種情況下,我們的社會腦會出現意志力失效,一是無意識的模仿,二是傳染情緒,三是看到別人屈服於誘惑時,我們也可能受到誘惑。

純粹壓抑某種想法在生理上來說是不太可行的,成功率較低,而且控制壓抑的時間不能太長,或者說那個想法的誘惑不能大,否則容易反彈,從這個角度說,節食減肥或者藥物減肥是註定失敗的。人們往往會錯誤的相信不能抑制的想法是真的存在,這裡又有一個很大的誤區。尊重自身的感覺,直面自身的欲望和衝動,允許存在但不要相信它,更不要付諸於行動。解決方法是:1、使用駕馭衝動技巧,當衝動占據你的頭腦時,花至少一分鐘去感覺自己的身體。重點關注和調整自己的呼吸,體驗吸入和呼出每一口氣的感覺,在此過程中了解自己的衝動。但僅僅這一點還是不夠的。2、認識自我、關心自我和提醒自我真正重要的事物,這三點才是自我控制的基石。

自控力讀後感(二)

前幾日,一長輩自遠方給我寄來兩本書,知我喜讀書,表示關心和鼓勵。我收到書後倍感欣喜,本來前面有30本書的讀書計畫。收到這兩本書後,決定先讀這兩本書,其中之一就是《自控力》作者是美國的凱利·麥格尼格爾。

對於外國人的著作,我一直不敢涉獵,就這一心理障礙我曾拜訪另一長輩(此位和前者系二人,前者為企業家,後者為學者,二者在各自的領域均有建樹。)他告誡我讀書不要唯讀中國人的著作,也要讀讀外國人的,看看外國人是怎樣看問題的。(這一觀點,二人一樣)

中國人的思想和外國人的思想截然相反。我舉個例子:中國人喜「萬」「萬歲」「四萬萬同胞」越往下級別越低,「千歲」「百姓」。而西方人喜「千」在英語和俄語中都是二十個千是兩萬,幾十個千是幾萬…英制進位法是三進位,現在最流行的金融系統中和拍賣場錢數的顯示上都是三位一個逗號。

對於家具的製作,東方人喜歡在桌面等平面留有「伸縮縫」(專業術語)以解決木材熱脹冷縮的問題(出現開裂和變形),而西方人為解決這一應力問題將木材的物理狀態完全改變。「三合板,密度板」隨之出現。

東方人的著作都含有哲學的成分,讓人讀後有自己的思考空間。例:司馬遷寫的《史記》中有的皇帝生平不光彩,司馬遷用一個字就可以評論。而有的事跡司馬遷很欣賞,他就不惜筆墨,甚至專門立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而此書《自控力》是從西方人的視角,科學的角度出發。69頁「…第三周,將里根政府上台前購買的衣服處理掉…」

人的一生會遇見很多誘惑:金錢、名利、美女…這本書就是教你如何抵擋這誘惑!最開始我是懷著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態去讀這本書的。讀到第2頁時,甚至心中有一點不服,覺得作者水平也不過如此。讀到11頁時,我開始汗顏自己掌握的知識太少了,跟人家無法比肩,知道自己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啊!自己還要再謙虛一點。

自控力讀後感(三)

拜讀了《自控力》一書後,很有些自慚形穢的感覺,感慨頗多。一個沒有自控力的人,一定不是一個成功的人,因為沒有自控力,好比輪船沒有了制動力,只能隨波逐流,漂浮不定,沒辦法控制方向,何談到達目的地。古人云「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術,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這裡所說的「堅忍不拔之志」,正是自控力。如果沒有了欲望,人們就會變得沮喪;如果沒有了恐懼,人們就沒法保護自己、遠離傷害。在意志力挑戰中獲勝的關鍵,在於學會利用原始本能,而不是反抗這些本能。

在一本書中,能有一兩個觀點讓自己有感受頗深,幡然醒悟,就可以算是受益匪淺了。不是因為它的觀點不正確,而是受到個人成長經歷限制,可能對其中的一些觀點,感受度和接受度更高,更能從中領悟到一些對自己生活有益的改善。自控力給我的啟示有以下兩個方面:

1、意志力實際上是「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這三種力量。它們協同努力,讓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

很難說為什麼你面對意志力的挑戰會有輸有贏。這次你能抵抗,下次你可能就會屈服。你可能會問自己:「我到底在想什麼!」其實你更應該問:「我的身體到底在做什麼?」科學研究發現,自控力不僅和心理有關,更和生理有關。只有在大腦和身體同時作用的瞬間,你才有力量克服衝動。研究人員逐漸認識到這是一種怎樣的狀態,以及複雜的現代社會是如何破壞這種狀態的。好訊息是,當你最需要意志力的時候,()你能夠學會將自己的生理技能調整到這種狀態。這樣,當你再面臨誘惑的時候,自控力就成了你的本能反應。

2、目標傳染在兩個方向上都會起作用——你既可以感染自控,也可能感染自我放縱。但是,我們好像更容易感染上誘惑。

為什麼在關係密切的人中間?行為會傳染得這麼嚴重呢?我們可以用免疫系統作個類比。只有當免疫系統發現那些人「和我們不同」時,它才會拒絕他們的目標和行為。畢竟,我們體內的免疫系統不會攻擊自身的細胞。只要它能辨別出那是自己的東西,它就不會作出任何反應。但是,只要它辨別出那是來自外部的東西,那對它來說就是威脅。它會隔離或摧毀這個病毒或細菌,這樣你就不會生病了。事實證明,當我們想到我們喜愛、尊重的人和感覺相似的人時,我們的大腦會像對待自己一樣對待他們,而不會把他們視為「別人」。在腦部掃瞄器中就能發現這一點。如果你觀察一個成年人先想到自己,再想到他的母親,他想到自己和母親時大腦活躍的區域幾乎一樣。這說明,我們認為的「自己」也包括我們關心的人。我們的自我意識取決於我們和他人的關係。在很多時候,只有想到其他人,我們才知道自己是誰。因為,我們的自我意識中包含了其他人,他們的選擇影響著我們的選擇。

為什麼在關係密切的人中間?行為會傳染得這麼嚴重呢?我們可以用免疫系統作個類比。只有當免疫系統發現那些人「和我們不同」時,它才會拒絕他們的目標和行為。畢竟,我們體內的免疫系統不會攻擊自身的細胞。只要它能辨別出那是自己的東西,它就不會作出任何反應。但是,只要它辨別出那是來自外部的東西,那對它來說就是威脅。它會隔離或摧毀這個病毒或細菌,這樣你就不會生病了。事實證明,當我們想到我們喜愛、尊重的人和感覺相似的人時,我們的大腦會像對待自己一樣對待他們,而不會把他們視為「別人」。在腦部掃瞄器中就能發現這一點。如果你觀察一個成年人先想到自己,再想到他的母親,他想到自己和母親時大腦活躍的區域幾乎一樣。這說明,我們認為的「自己」也包括我們關心的人。我們的自我意識取決於我們和他人的關係。在很多時候,只有想到其他人,我們才知道自己是誰。因為,我們的自我意識中包含了其他人,他們的選擇影響著我們的選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