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關於歷史書的讀後感

關於歷史書的讀後感(一)

開始閱讀《資治通鑑》,淺嘗第一卷,並且拜讀了一下柏楊版的評說,倒不像是在讀一本史書,而是「臣光曰」和「柏楊曰」兩個政治家的口舌之紛。

《通鑑》從魏、趙、韓三家分晉開始編年敘述。在司馬光眼中,這是一個周道衰落,綱紀敗壞的年代,三家能夠堂而皇之位列諸侯,「非三晉之壞禮,乃天子自壞之也」。司馬光藉此欲闡述的是一種正統儒家的正名理論。「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就是這種理論的核心。君臣之位,如天地不可易位一樣牢固。所以,雖然微子有德,他不能取代紂這樣的暴君;雖然姬重耳功大,死後不能隧葬;雖然齊、楚、晉、秦勢強於周,不敢輕易取而代之。在柏楊先生眼中,這種極端的傳統就是一種反動,在歷史的潮流中一次又一次的被強權羞辱(宋為金所驅就是一個最大的諷刺)。而我覺得,今天的中國恰恰需要這樣的一種禮教和名器。混亂的價值取向,拜金的社會潮流,貧瘠的文化涵養,道德底線崩潰,導致國人在人生觀中太需要一種共同的正統的思想來領導,並且給所有人以福祉。今天,西方文化占據著主流,接受的成本低,回報高。不要怪國人崇洋,而是「名不正則-民手足無措」。

在時間順序上,三家分晉之前的大事是智伯之亡。用司馬光的形容,其人美須鬢長,射御力足,伎藝畢,巧文辯惠,強毅果敢,缺少的僅僅是一點仁君之德。最終,智伯帥韓、魏攻趙,為三家所殺滅族。戰場中最經典的一個場面是,智伯決水淹晉陽,趙指日可下,他得意忘形而道「吾今乃知水可以亡人過也」。聽者有意,汾水可灌安邑,絳水可以灌平陽,一旁的韓康子和魏恆子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打算。唇亡齒寒,這不是把盟友推向敵營麼?二家終叛,智氏遂亡。不過,從智伯的表現看,固然其是無德之君,我倒有點懷疑他的智力問題。此篇末,司馬光遂展開關於才和德矛盾關係的討論,「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在我看來,司馬光的思維簡直就是最天真的二分法了。豈知,人性本來就包括善惡,一個好的社會和制度能夠壓制人性中惡的部分,發掘人性善的那面。過分強調品德,使很多朝代的根基毀於庸才之手。

讀史書,讓我對那一個時代人的思維方式產生了無比的好奇。比如豫讓為刺殺趙襄子,「漆身為癩,吞炭為啞」;聶政殺韓宰相俠累後,為不牽連其姐姐,「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腸」。一個血雨腥風,死士輩出的時代,無論是為義還是為利,都讓我敬畏,因為無法接觸到其內心世界,也許這也是中國史書的一種缺憾吧。

這一段歷史還有一個偉大的人物就是吳起,背負「母死不奔喪,殺妻以求將」的這樣一種壞名聲,吳起仕魯,大敗齊軍;投靠魏後,「將三軍,使士卒樂死,敵國不敢圖謀」,「守西河而秦兵不敢東鄉,韓、趙賓從」,後為武侯所疑,往楚國為相,南平白越(江浙,福建一帶), 北卻三晉,西伐秦,強盛一時。可憐吳起英雄一世,最終還是死於非命,為楚貴族所殺,死前躲在悼王的屍體後面躲避亂箭。叛亂者後來因為射王屍也沒有好的下場,死後復仇,我不禁驚嘆於吳起的智慧,然後不免辛酸,這種將相全才,在哪裡都是改變全局的人物,可憐英雄惹人妒,猶得後世讀者憐。

關於歷史書的讀後感(二)

我在品讀《史記》之後,也真切地感受到3500多年歷史中充塞的豪邁、悲壯與辛酸。不過在「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同時更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敬孔子,畏霸王,頌毛遂,服姜尚,笑幽王,憎紂王,悲韓信,憐李廣。讀書,讀史,讀人,亦是解讀一種精神,蘇武牧羊的愛國與執著,張騫出使的堅毅與無畏,陳勝舉兵的大義與凜厲。品味全書,我心中只有一個人可謂為英雄——項羽。是的,就是那個四面楚歌,垓下自刎的落魄之人。魯迅先生曾寫道: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但我想項羽是個例外,遭漢軍重圍,一人殺敵數百,死戰到底。烏江亭長敬他為豪傑請他渡江再待捲土重來。然「燕鵲安知鴻鵠之志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大丈夫豈能苟且偷生!於是,他便成就了一代霸王的悲情,遺恨千古。然而,劉邦違背鴻溝和約終究成為其一生難以拭去的污點,他終究是個不顧手足之情的劊子手。於他,項羽不過就是冗長而虛渺的過渡之夢。夢醒之時,天下盡在咫尺。於我,他終只是個鳥盡弓藏、為權勢而活的梟雄。成王敗寇,戰爭儼然成為解救之法,英雄與梟雄無數次站在風口浪尖上角逐,其中一人的失敗便意味著另一個人的成功。然而英雄無所謂清貧抑或富貴,不為名利所趨,所欲追尋的不過「正義」二字,為的只是黎民百姓與江山社稷安危。姬昌父子起兵反商,為的是因炮烙之刑無辜慘死的冤魂,為的是不讓比干一顆赤膽忠心付諸東流,為的是維持天下秩序,國家需要周武王這樣一位領袖。恰恰相反,淮南王劉長醉心權勢,不滿已有的封地,引發戰亂,最終也不過是不成氣候的「過江龍」。

歷史風雲,世間百態,一次次迷離了我的雙眼;百轉千回,人情冷暖,一點點冰封我的思緒。可我從不曾懷疑這個繽紛的世界,重耳在外流-亡十九載,卻終登帝位,名垂青史;勾踐臥薪嘗膽,終於報了滅國之仇;孫臏臏足,撰述了《孫臏兵法》;呂不韋流放蜀地,留下了《呂氏春秋》……有生亦有死,有正亦有邪,有戰爭亦有和平,事物總有兩面,我深信上天的公正。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談中……

關於歷史書的讀後感(三)

讀完了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全冊(上下冊),其中有大概六分之一的閱讀時間都花在了查閱文中繁體字上。好在自認為讀的還算認真,於是就想寫點讀後感作為對自己初讀此著作後的一個小結。當然,錢穆先生的這套書值得再次精讀,我保證再讀的時候如果不看注釋,很多字和詞我仍不知如何發音,作何解釋。

《國史大綱》是一本通史性論著,著於抗日戰爭時期。全書在內容取材上詳述漢、唐時期而略寫遼、金、元、清,詳寫中原地區而略寫周邊少數民族,詳於闡述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制度而略於具體的人與事,力求簡要,僅舉大綱,刪其瑣節。

就個人整體的觀感而言,首先非常佩服大師們視野之廣闊、學識之豐富,旁徵博引、引經據典都有信手拈來之感。歷史如同一張刻在他們腦中的畫卷,似乎每一個細節他們都熟諳於心,對每一歷史事件得失總結、評論觀點獨到而犀利。這也是長期積累和思考的結果。大家的大師之作,儘管讀起來略微吃力,但正因吃力才讀的慢且細,細細品讀讓人受益匪淺的一點在於,不但開拓視野,更重要是啟發思考。

其次,當我讀到那些描述浩瀚如煙的歷史進程的文字時,過往時空中一些片段就會如電影橋段般躍然眼前。我知道它們並不是電影橋段,它們有的也許曾真實發生,過程被親歷者拿筆記下而流傳下來;有的也許只是來自歷代人們的口口相傳,真相在傳播過程中經或多或少的加工而變得模糊不清;有的來自於今人通過學術研究及科技手段,對歷史進行還原、推斷或假設。

無論如何,歷史本來的面目對於我們來講,只能是一種隔著時空之窗的遙望。但我認為,我們仍要多讀歷史,不僅是因為通過這扇窗,我們可以在歷史浩瀚的遺物中儘可能尋找線索,對於自己所屬的民族、國家以及我們自身進行追根溯源。更重要的是,在這種有趣的探索過程中,我們置身其中的每個人,對於自身與過去,自身與當下,自身與未來這三層關係將會有更多的思考。因為唯讀了一遍,我可能還做不到就書中內容的解讀或延伸來分享自己的拙見,僅從以下幾個方面簡單談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大事與小事

在歷史整個語境下,什麼是大事,什麼是小事,這個需要從不同維度來看。對於君民二元關係來講,皇帝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一舉一動,制定的一條國家政策,任命一個地方官員,在天下黎民百姓看來是事關自身命運的大事。開明的統治者能明察秋毫,感受到社會中變化,民情的動向,他們不是不犯錯,只是能掌控事態,在小事演變成大事之前及時解決。所以歷史上那些所謂「盛世」,都是歷史上最傑出的君主所絕對領導。相反,那些亡國的君主既看不到這些變化,又掌控不了局勢。秦二世制定《七科謫》與《閭左戍》時,陳勝、吳廣只是千萬勞役中不起眼的角色,履行著在皇帝看來為民者天生的義務。最終他們不堪忍受徭役,燎起了社會反抗革命的星星之火,導致了一個大帝國的滅亡。

細細想來,那些決定歷史進程的大事件,並非突然爆發出來,追根刨底可能都是由各種小矛盾聚合而成的。如果其中的一些小矛盾能被及時處理,這些大的事件就可能不會發生。那歷史是不是該是另外一番模樣?從這個意義講,歷史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決定我們今天這個時代面貌的因素之一。儘管,只有那些大事件能被記住。

許多人的小事情,加在一起就是國家的大事件,這大概就是「民心」的含義。

多數與少數

《國史大綱》裡有相當的篇幅都在講民族關係,也就是華夏民族與 「蠻狄戎夷」的關係。「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春秋》)大概就是「中國」政府處理民族關係的總指導思想。在中原華夏文化語境中,我們華夏民族不但人數比少數民族多,文明程度還比他們高,於是我們就跟他們取一些特難聽的名字噁心他們。這不僅是一種文化上的鄙視,更多是一種防衛的心理,從一開始就說明你跟我不一樣。但是,當低文明程度的少數民族通過武力征服取得高文明程度地區的統治權之後,如何維持統治就成了統治階層必須考慮的首要問題。少數統治多數,光靠武力顯然不行,吸收、融入中原文化,然後儘量把自己變得和華夏民族一樣,所謂「同化」,是必由之路。這個過程中的各種矛盾不言而喻,不但是民族間融合的矛盾,更有本民族內各勢力間關於「漢化」的分歧而導致的矛盾。對於數量占有、文化占優的華夏民族來講,被異族統治在文化上是不可接受的,開始的反抗很激烈,反抗不過就慢慢妥協,最後從文化上同化異族,能被同化的最後都變成了華夏的一部分,不能被同化的統治也維持不了多久(比如元朝)。

總之,從歷史上看,民族問題背後都是文化衝突,這種衝突往往伴隨著大規模人口減少,甚至有些民族被滅亡。但同時,民族間既有衝突,又有融合,而正是因為融合多於衝突,才能讓我們中華文明延續下來。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出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完整與斷裂

有人說「崖山之後無中國」,大概是說元朝是第一個由少數民族統治漢人的朝代吧。以前也有少數民族政權的建立,比如五胡亂華時在北方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不過其疆域只是局部,遠不比元朝統治全境。關於元朝算不算中國這個問題我暫且不做談論,我想如果把歷史比作一個鏈條,中國自有歷史記載以來的歷史,更像是一次次鏈條節點的斷裂,然後又組成新的鏈條的過程。歷史上各個朝代更替,新的當朝者在執政中既會學習前朝,也有自己創新,但這些創新不足以推動社會發生根本性的跨時代的變革,頂多算是前朝的plus版。如果對比唐代和清代兩個時代的社會情況,從社會政治、文化、經濟、生產力水平等方面做一個全面對比,相隔幾百年的兩個朝代,不過是同處在農業社會的不同階段而已。看看從19世紀以來的200多年間人類社會發生巨大社會變革,從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再到現在資訊時代,如果19世紀以前的中國社會也發生了這些巨變,現在的中國又是何種面貌?

從另一個角度講,中國社會之所以幾千年歷經各種變亂而文化不斷的原因,也許就是太過於穩定,我們的文化一脈傳承,導致社會變革的結果只是後來者沿著前人的方向和腳步在走。社會變亂只是打斷了原來生鏽的鏈條,社會思想和文化讓鏈條重新連線,於是,一個完整的鏈條又重新開始工作,社會又按照原來的軌跡在運行。如此循環,直到近代才被打破。

溫情與敬意

錢穆先生說:「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的最高之頂點,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於古人。」當我們讀到史書裡每一段寥寥數語的記載,更應該透過那些冷冰凍的數字和文字,看到它們背後可能是一大群人的故事,有生有死,有血有淚,有痛苦歡笑,有喜樂哀傷。厚厚的歷史卷本,記錄的那些征戰殺伐中的善惡選擇,艱難歲月里的人性光輝,至今讀來仍震撼和敬佩的人生故事,以及流傳千古的詩詞歌賦、、、、、、,它們穿越歷史的時空,跳過冰冷的文字,直抵我們腦海,讓我們有感受到歷史中的不同一面。

還有一些人,我們讀他們的故事時可能不那麼欣賞,甚至有些厭惡。面對他們,我們不妨少些痛斥和辱罵,多些批判和反思。如果我們是他們,我們在面對他們遇到的那些狀況時又將如何選擇?

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同樣也沒有毫無污點的歷史,有的只是各種各樣的選擇。

古代與當今

我們在讀歷史的時候,如果用當今的價值取向去判斷古代人們的一些選擇,也許會覺得古人有時難以理喻。可是,當我們以當時的視角,站在當事人的角度(如果可以的話)來看待那些事情,也許會對他們那些選擇一些保留態度和理解。不同的歷史時期,()如同我們人處於不同的生長階段,我們長大了看小時候的事,有多少是覺得不可思議?可是,在我們當時做那些事的時候,並沒有覺得不妥。這個比喻不一定恰當,歷史中的是非曲直自有後人的定論,我們當然也有權力去評判我們先民的一些做法。只是,以史為鑑,過去的事情不正是我們當下所作所為的一個參照嗎?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我們抬頭望向照耀千古的皓月繁星的時候,是否也曾想過,多少年後,我們的後人是否會記得我們?將以何提起我們?該如何評價我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