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成為你自己讀後感

成為你自己讀後感(一)

這本《成為你自己》也好,還是其他的教育書籍也好,其實歸根結底,都是在講我們的精神。孫瑞雪講「為了孩子,修為自我」,修的是什麼呢?是我們的心。《秘密》講外部世界是內心真實想法的投影,想改變外部世界,首先要改變我們心中所想。《成為你自己》講「佛就是心,法就是世間萬象」,心念轉了,世間萬象自然就不一樣了。

到了最後,所有的教育書籍,靈修書籍,個人成長書籍,包括我看到的這本佛法書,都是在講用「心」,了解自己心底最深處的想法,了解自己之後,從內心開始改變,然後個人成長才成為可能。因為我們在年幼的時候,基本都是弄丟了我們的自我,所以找到自己心底深處的自我是很困難的事情。加上各種各樣已經固化在我們行為和思想裡面的各種貪嗔痴,使得我們想要改變自己更加困難。即使我們能認識到自己成長中的總總不足,也知曉能夠提升自己的各種方法,真的落實到實際中時,還是需要不斷的和自己成長過程中累積的負面經驗做鬥爭。總結起來就是「知易行難」。

不過至少,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在不斷前行……

成為你自己讀後感(二)

讀完了《成為我自己》,我明白了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要盲目逐流,為人處事要真誠,富有愛心,有道德,有高貴的靈魂……字裡行間無不透出作者的人文關懷。

在《成為我自己》中,有一句讓我久久忘不了:在提供積極的享受方面,金錢的作用極其有限。人生最美好的享受,包括創造、沉思、藝術欣賞、愛情、親情等等,都非金錢所能買到。原因很簡單,所有這類享受皆依賴於心靈的能力是與錢包的鼓癟毫不相干的

讀了這句話,我覺得錢可以買雪糕、朱古力、餅乾、西瓜等等,可錢買不了親情、生命、創造力等等。

比如說,一個人的爸爸去世了,無論那個人出多少錢都買不了爸爸的生命。

還比如說,我無論出多少錢,都買不了一個人的創作力。

當我放下書,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下來,作者的話不時出現在我的腦海里。

成為你自己讀後感(三)

讀過周國平先生的《成為你自己》後,我收穫很多,心中壓抑已久的問題,也漸漸有了答案,讓我明朗了很多,暢快了很多。我對追求、精神、孩子都有了點思考。

周先生說,如果一個人總是按照別人的意見生活,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總是為外在的事務忙碌,沒有自己的內心生活,那麼他不是自己就一點也沒有冤枉他。《聖經》中說,一個人得到了整個世界,卻失去了自我,又有何益?茫茫宇宙間,每個人都有一次生存的機會,都是獨一無二不可重複的的存在。細細想起自己的生活,我總是覺得很空虛,忙忙碌碌終究不知道為了什麼,心中甚是迷茫。我總是很看重外界人的評價,卻忽視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這樣讓我心中()很累,於是我改變了,真正為了自己。

我們活在世上,必須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一個人認清了他在世界上要做的事情,並且在認真做著這些事情,他就會獲得一種內在的平靜和充實。我必須想清楚自己心中真正想要什麼。

要給自己找點獨處的機會與時間,人要學會與自己交流。我要為自己定一個原則,每天夜晚,每個周末,每年年底,只屬於我自己。在這些時間裡,我不做任何履約交差的事情,而唯讀我自己想讀的書,只寫我自己想寫的東西。如果不想讀,不想寫,我就什麼也不做,寧肯閒著,也決不應付差事,差事是應付不完的,唯一的辦法是人為地加以限制,確保自己的自由時間。作為教師,自由時間有很多,在這些時間,我有時候選擇讀書,大部分時間選擇睡覺,這些時間屬於我,但是我利用的不多,我很喜歡有那麼多的自由時間,我也能有那麼多的自由時間,只是自己不大珍惜,真該讓自己驚喜了。

周先生說,要記日記。這個習慣,我要繼續堅持,只是我抱怨自己寫得過於流水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