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三國志讀後感800字

三國志讀後感800字(一)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

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

笑談中。

——調寄《臨江仙》

近日都在讀三國,看的有點不知所措。記得小時候也讀過,但當時怎麼會知道裡面的意思,只不過知道裡面的一些典故,還有象古代書生一樣的尋章摘句,以求能在寫作文的時候賣弄一下,讓我的老師同學們誇耀自己一番,得到一點欽佩之情。如今,許多年過去了,本來不喜歡看戰爭故事的我,突然由於易中天老師和央視的輪番轟炸,我突然來了興趣,重新捧起讀起來。

看書的過程也是一個釋疑和解惑的過程,本來我對諸葛亮充滿了偏見,聽信了毛澤東一句話,諸葛一生謹慎;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但看到大半,我不由的由衷佩服諸葛軍師,他是一個非常有創造性的人,創造了很多軍事上的奇蹟,如八卦圖,木牛流馬,還有很多深謀遠慮的軍事戰略,這些對於奉行仁義只會示弱的劉備來說,是諸葛亮讓他能夠三足鼎立而居起一,為什麼這樣說,大家只要看看他為了關羽之死,就要大起傾國之兵而伐吳,為一己之私而廢國家大義,不聽任何人的意見,更不用說總結經驗制定戰略,終被陸遜不費吹灰之力而置於死地。由此就可以看出劉備在軍事上與政治上較曹操差的太遠,所以他的勝利可以說大部分是有了諸葛亮。

讀三國,同時也看到了性格決定了命運,不管你是王侯將相,還是一介草民,張飛真是厲害,有勇有謀,但是他有缺點,而且是致命的缺點,就是視手下如糞土不如,最終他被自己的手下輕割頭顱。關羽也是厲害,諸葛都要捧他敬他,但是他自恃無人能及,最終因為輕敵而敗在陸遜之手。由此可見,一個木桶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決於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只有了解自己才可以去了解別人。

為什麼諸葛亮可以戰到最後,我想他的謹慎幫助了他,如果打不贏,何苦拿著腦袋去拼?試問曹操出征幾次又勝過幾回?但是他過的比誰差,反而所有大臣都認為這江山都是他打下的,要他稱帝而他自己不乾而已!想到現在的人和事,不是以前的刀兵相見,但也是幾番成敗!想當年鄧小平說過"摸著石頭過河"是讓很多人因此暴富,但是帶來的問題也是接踵不斷,暴富後面帶來的問題是什麼,貧困帶來的又是什麼,人們現在不相信政府,安居樂業的反而比以前少了,所有的人心中都有著迷霧,都感覺不到自己的未來,時刻怕下一個衝擊的是自己,所以現在房地產大盛其道,無予爭鋒!

其實,現在的人們根本沒必要去做無畏的煩惱,想天生我才必有用,沒必要為現前的煩惱遮住了雙眼,人的一生,成敗只是一瞬,獲得一個好心情,有一個健康美滿的人生也許就是上天賜予的快意。

三國志讀後感800字(二)

關羽這樣俠肝義膽、義薄雲天之人在《三國志》中也算是一大亮點。從桃園結義到敗走麥城,處處體現英勇無畏、有情有義之豪情,在蜀國真的是個奇才。

「吾極之曹公待我厚」《三國志》中這樣說,突出表達關羽對曹操的感激之情,雖是敵,但仍對曹操心存愛戴與感謝。也許顏良、文丑就因此被關羽所殺吧!但是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永不忘劉備是結義的大哥,不肯背叛劉備,即便曹操盛情相留,終究沒留住關羽的腳步。在萬般無奈之下,關羽選擇「立效以報曹公乃去」當然這也是曹操的惜才,更讓關羽在後人的眼裡增添了幾分「重情義」。如此看來,關羽是懂得回報的英雄。

可是,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卻少了幾分義氣。朋友之間多了些許隱瞞,關雲長式的人物已經十分罕見。記得有一次,我們班級里二位要好的朋友在樓梯里打鬧,從而將一名小同學撞了個滿懷。小同學踉踉蹌蹌頭碰在了牆上,起了個大包。然而當老師問起時,只見兩個打鬧的同學其中一位手背在身後,滿臉怒氣;另一位身子稍稍晃動,臉上已泛起了紅暈。「我和他在樓道玩,他無緣無故踢了我一腳,所以不小心撞了小同學「。那位滿臉怒氣的同學先開了口,語音落落大方,好似與他沒有任何關係。另一位聽道,忙辯護道:「是你先打我的」!滿臉怒氣的男生聽後,更加不顧同學情誼,伸出手指著與他情同手足的夥伴說道:「明明是就是你打我的,你還狡辯。」哎!以前的情深似海在今日這件小事上,早已灰飛煙滅。望著他們你一句,我一句的爭辯,我深深的嘆氣,怎與關雲長相比,現代的情變淡了,義變淺了。

合上《三國志》,一些小精靈般的思緒飄入我的腦海,時代在發展,我們少年兒童更要像關羽那樣有情有義,互相幫助、樂於助人、懂得回報、感恩,少年強則中國強,讓我們做一個有情有義的好少年!

三國志讀後感800字(三)

呼…花了將近一年終於將《三國志》讀完了,其實三國真正的歷史根本沒羅貫中寫得那麼好,什麼關羽斬文丑顏良,過五關斬六將,什麼張飛氣吞長坂,三英戰呂布等等英雄事跡全是虛構而已。三國志講述了真正的三國歷史。三國既是一個動亂的年代,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在這短短几十年中,曾經有過多少英雄戰死沙場,又有過多少人雄霸一方,比如兩個漂亮的草包:劉表、袁紹;可愛的奸雄:曹操;一代梟雄:劉備;一代奸雄:董卓;涼州人:馬騰、錦馬超;孫家三代:孫堅、孫策、孫權以及被世人所稱的飛將軍呂布……他們都有自己的領土,自己的事業,自己的文臣武將,為什麼最終是司馬家族一統九州,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有一個朝代—晉,那是因為能與之爭鋒的英雄豪傑都已去世,不然就是還沒世。

有一些人不會過早死去,那他們又為何過早死去呢,比如兩個漂亮的草包:袁紹、劉表,雖然他們手下人才濟濟,但是他們卻不懂得利用這些人才,導致沒有把他的文臣武將的長處發揮出來,反而把短處盡情釋放;袁紹官渡之戰不聽沮授、田豐的建議,不僅集結大軍進攻官渡,而且把沮授關押起來,剝奪他的軍權,而把軍權交給只會溜虛拍馬屁的郭圖,結果致使全軍覆沒,領土淪陷,自己吐血而亡,然而死後兒子們不僅不團結,還勾心鬥角,相互爭權奪勢,最終一手打下來的江山被曹操占領,其實如果袁紹當初聽沮授的意見,不把自己的荊、青、並、幽四州分別交給自己的三個兒子和一個外甥,自己坐鎮鄴城的話,就不會有那種悲慘的結局了;再說劉表,其實劉表是太懦弱,就想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老婆孩子熱炕頭,劉表只適合在治世,而不適合在亂世,三國就是一個亂世,所以他的結局就可想而知。()當時天下文人墨客,豪傑義士集結於荊州避難,而劉表居然一個也登用,真是無能。結果死後,兒子劉琮也不戰而降,自己好不容易打下來的領土,就白白拱手相讓給曹操,並且兒子、妻子則被毒死;董卓因為殘暴而導致群起而攻之,結果自己也沒好下場,被自己的義子萬人敵呂布殺死;曹操則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如果曹操在治世就是能臣,在亂世就只好當奸雄了,其實曹操最初也想當能臣,但是報國無門,只好當奸雄了,如果說曹操是大漢的滅亡者不如說是大漢的繼承者。雖然自己在世時能駕馭自己手下,卻未能讓兒孫守住江山,結果自己多年嘔心瀝血打下來的江山就落入司馬家族手中;劉備在百姓眼裡是仁義的化身,其實表面上是仁義之君,其實很會用計收買人心,真的很奸詐和狡猾,讓人防不勝防,他不僅奸詐還十分狠心,把自己的義子劉封毫不留情的殺死,俗話說人無完人,一代梟雄劉備也有缺點,就是太感情用事,結果彝陵之戰大敗,自己的精兵強將大部分都搭了進去,自己也病逝於白帝城,一代梟雄的下場竟是這樣,真是可悲……

魏、蜀、吳三國鼎立是天命,而吳國則時間最長,蜀國則最短的,那是因為它失去了諸葛亮就像房子失去了房梁一樣,從此一蹶不振,最後沒出息的昏庸無能的君主劉禪直接棄城而降,諾大一個蜀國就這樣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而吳國之所以壽命長是因為第二代君主孫策選好了接班人--孫權,而且為孫權留下了一片現成的基業,和一批忠心耿耿的能臣武將,所以吳國壽命長要歸功於孫策。魏國則是有一個政治家君主--曹操,所以司馬家族才不敢那麼猖狂,曹操一死,曹丕還勉強挺了過去,俗話說國不過三代,到了第三代曹睿時,已是烏煙瘴氣,司馬昭獨攬大權,這時的魏國已是名存實亡,搖搖欲墜。最終三家全部滅亡,中國又進入另一個朝代的統治:晉朝。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