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留德十年讀後感

留德十年讀後感(一)

細細的讀完了季羨林大師的《留德十年》,閱讀期間,整個人完全陶醉於季老的文字之中,讀到風趣之事會會心微笑,讀到感人之處亦會鼻子發酸……這是一部只寫事實的自傳,一部只有Wahrheit(真)而無Dichtung(詩)的作品,或許沒有歌德的Dichtung und Wahrheit那般辦波瀾壯闊,但細細的記錄每天的所見所聞集聚起來也是是震撼人心的,起碼我讀了以後久久不能平靜,或許這就是古人所說的「不聚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成千里」之意境吧…… 全書給予我印象最深的有這樣三個片斷:對出國熱的描述,在火車上邂逅的波蘭女孩兒Wala,在哥廷根與女房東以及數位德國教授深厚的友誼。

文章開篇便是對上世紀30年代出國熱的描述,讓我這樣的80後很有被帶入感,因為一切情景和當今社會一般不二,富裕家庭的孩子自費出國,普通家庭的孩子力爭拿獎學金出國,念個洋博士回來會很吃香,出國的競爭相當激烈等等,看到這些我不禁想起新東方學校門口那永恆洶湧的人潮……想起思思那句話:中國的許多事情,是不隨著年代而改變的…… 作者花了很大筆墨描寫他和一眾中國留學生在從北平前往柏林的火車上的趣聞軼事,漫長旅途雖然枯燥,卻也不乏五味雜陳,滿洲國警-察的驚悚,火車上如廁喝水的不便,與俄-國人溝通的困難……最為打動我的是季老對波蘭女孩兒Wala的描寫。那是一個活潑,開朗,會說德語的漂亮姑娘,他給火車上的七個中國小伙子帶來了莫大的愉悅,雖然它們之間只能用作者當時並不流利的德語勉強溝通,但是彼此間已經處的相當愉快了。後來Wala在作者睡覺之際下了車,自此天涯兩隔再未相見,雖然相處時間屈指可數,但作者在數十年後仍然能回憶起Wala當時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真可謂知音莫要論短長,一旦相別思斷腸礙…我想,人的一生中能有幾次這樣愉快的邂逅實乃福氣,許多人一生都不會有這樣的快樂!

全書的核心部分是作者在哥廷根的生活,那是一個典型的德國小城,一個乾淨到極致的小城,每家的女主人都會每天將屋子打掃得乾乾淨淨,地板擦得光光亮亮,甚至門前的馬路都會用肥皂水仔細清洗,哥廷根的馬路縱使你在上面打滾也不會沾染一絲塵土,這一切的描寫讓我想起了我去過的另一座德國小城海德堡,儘管光陰交錯了70餘年,但那份德意志民族特有的潔淨與古樸是一直未變的!作者在哥廷根的女房東,十年來一直像慈母一樣照顧著作者,每日備好晚餐,鋪好被褥,將作者的皮鞋擦得鋥亮,作者也像兒子一樣照顧著老房東,陪著她一起為死去的丈夫掃墓,一起上山伐木取暖,一起分享難得的牛肉……當作者要離開德國回國時,老房東號啕大哭,這種別離之傷讓人看了不免淒淒於心……哥廷根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小城,擁有一所世界聞名的名校,作者就是在這所學校里從一個德語張不開嘴的毛頭小伙子成長為一代印度學宗師的。十年間作者和許多德國老教授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些可敬的德國學者即使在戰火紛飛,物質匱乏的年代仍然醉心於自己的學術研究,書中對這方面細節的描寫讓我讀後深感敬佩,正是有了這樣一群執著的學者,德國才會成為一個偉大的學術大國。

與作者感情最深的西克教授和施密特教授將自己的知識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作者,在生活上也對作者無微不至的照顧,想像著作者攙扶著年逾古稀的西克教授步行橫穿整個哥廷根,邊走邊探討學術的場景,給我的感覺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夢幻……數十年後,已然年過古稀作者重返哥廷根,與施密特教授重逢於養老院時,那種相逢時的激動與分離時的傷感我想任何人讀了都會動容…… 人生如夢,彈指一揮間,幾十年的光陰一晃就會過去,我這樣細緻的讀這本書,邊讀邊在思考,何為人生的意義呢?

都說亂世出英雄,但是我看到即使在二次大戰這樣的環境下,在德國的一個小城有著這樣一群人仍然在不聞窗外事的做著自己的學術,過著自己潔淨而高貴的生活,他們的生活或許是平淡的,席捲世界的二次大戰在他們眼裡不過是毫無知覺的來,毫無知覺的走罷了,但是這種平淡帶給我的卻是深深地震撼,能淡的人們必定會做出不平凡的事業來,不是嗎?

留德十年讀後感(二)

在開學前幾日我看完了季羨林老師的這本回憶錄,講述了他留德的緣起,在德國生活與學習,歸國。十年間,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也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結束後,他經過千辛萬苦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季羨林,在我的記憶中是位研究梵文的大學者,他是我尊敬的老師和長輩,是一位我只能遠遠傾羨的文化名人。這本回憶錄拉近了我和心目中這位老人的距離,讓我認識了更為真實的季羨林老師,他是如此的樸實和藹,專注認真。

留德那年,季羨林老師才23歲,與此刻的我同歲。在留學之前他迫於生計去學校教書,機會總是垂青努力的人,因在清華四年成績都非常優秀而獲得公費留學的機會(但費用並不多)。於是,老師不捨國內的老母妻兒奔向了德國。「世事紛紜果造因,錯疑微似便成真。」陰錯陽差,季羨林到了哥廷根開始了自己的學習生涯。

季羨林是一位堅持又有韌性的好學生。在專業選擇上老師也迷茫過很長一段時間,在文中也有提到。季老師最終選擇了梵文作為主修課,並用一生的時間來踐行當時的諾言。季羨林在文中寫道:「我畢生要走的道路終於找到了,我沿著這一條道路一走走了半個多世紀,一直走到現在,而且還要走下去」,「我從此找到了我真正想走的道路」,「從那以後,我每天到研究所來,學習一整天」,「但是,既然已經下定決心要學習,就必然要把它征服。在這兩年內,我曾多次暗下決心:一定要跳過這個龍門。」讀到這裡給了我深的感動。人必將走過青年,也必定會有迷茫,對於未來,誰又能有實足的把握呢?季羨林老師在選擇自己道路時也猶豫不決,多番嘗試最終才得以找到自己的方向。記得前幾日同學聚會,大家言談中都表示對研究生生活充滿了不安與期待,對畢業後是否會堅持找本專業相關工作也心存疑慮。結合自身來看,既來之則安之,青年人都會有迷茫,但既然選擇了就要好好走下去認真對待。

季老在文中寫了這樣一段話:「一個人要想精通本國語和外國語,必須付出極大的勞動;窮一生之經歷,也未必真通。可是要想達到一般交際的目的,又似乎非常簡單。」我也是學語言的人,對於這段話也是非常認同的。季老的學習經驗也不斷鞭策著我,鼓勵著我。

季老又是一位鐵骨錚錚的愛國青年。二戰期間,他流落在異國他鄉,但時時牽掛著祖國母親和家中親人。時常夜不能寐,書中也摘錄了好幾段季老當時寫的日記,字字飽含深情,無不掛念遠方的祖國。戰爭結束後,季老心中雖有不捨,那些自己跟隨多年的老師和愉快相處的朋友終究是要揮手一別的。最終他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回歸祖國,不遠萬里舟車勞頓一路顛簸,從德國到瑞士到法國到西貢到香港最終回到祖國懷抱。可以想像當時回到祖國的喜悅心情。

季羨林也是一位重情重義多情善感的老人。人至耄耋,難免回憶起自己所走過的歲月。這本回憶錄用4周寫了一份初稿,然後於91年花了四個月清稿。回憶留德十年的點點滴滴,那些人那些事老人根據自己的日記認真回憶記錄,文中也時常流露出一絲絲淡淡的傷感。這句杜甫的詩「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季老幾次引用,我想這也是老師人生的經驗之談。千里涼棚,哪裡會有不散的筵席呢?無論如何,人和事終有一別。在德遇見的朋友,如章用跟隨學習的老師馮。格林、西格等、還有房東,那些人兒依依在老師心中重新活過一遍。老師在文中這樣記錄著:「每次回憶就感到一陣淒清中的溫暖,成為我回憶的『保留節目』。然而至今已時移境遷,當時認為是細微小事,今生今世卻決無可能重演了。」當感嘆世事遙遠,人物模糊,老師總會衷心祝福那些遙遠的朋友幸福安康。可見,老師也是極重情義的人兒。還有一件事,二戰結束後,作為盟國一員的中國,季羨林可以領取牛肉罐頭和米、糖,這在當時是極其精貴的物品。季羨林會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給德國朋友房東和老師,不忘恩情。這一幕幕讓人心裡暖暖的,這些事情是多麼的有人情味兒。

季羨林老師也是為謙遜而平凡的人。雖然是國內有名的學者,但他一直刻苦努力地勤奮耕耘。書中講到,他必要獲得博士學位也因自己是平凡人,不能喜歡那位漂亮美麗的朋友,也只因自己是平凡人,有各種心情情緒也都只因自己是平凡人。平凡是偉大的,這種平凡踏實而厚重,有血有肉那麼真實。

留德十年讀後感(三)

記得那是2009年夏天的一個中午,在廈門叔叔家裡,吃過中飯,()和妹妹躺在沙發上看新聞,新聞中突然報導說季羨林先生逝世,當時心中頓時一驚,便坐立起來了,認認真真地聽完了報導,怕遺落了什麼細節。其實那時候對季羨林先生並不了解多少,看過中央電視台為季老做過的一起訪談,記得當時的第一印象就是老先生很質樸,十分的平易近人,給人很真誠的感覺。現在仍記得老先生講的「不完滿才是人生」之類的話,其中先生提出的「愛國,孝親,尊師,重友」的人格操守至今還影響著我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也是從央視那期訪談開始,才有了想了解季羨林先生的想法。

進了大學,自主支配的時間先對比較充足,可是一直沒有真正地靜下心來認真地讀讀季老寫的書籍,記得有好多次在書車上看到過先生的回憶錄和自述之類的書籍,也只是拿起來信手翻了幾頁,又放下,竟沒能借了一讀。當老師說要我們寫當代作家作品的讀後感時,季老的作品在腦中一閃而過。當晚就回宿舍完整的了解了季老的人生簡介,十分有感觸,因不是此次寫作重點,在此不展開。第二天晚上了解季老的作品,論文涉及到專業知識,難看懂;外文翻譯也需相應的背景知識,所以不選;散文隨筆類作品比較好讀懂,其實對其中的《清塘荷韻》、《清華園日記》、《朗潤園隨筆》和《季羨林談人生》等散文都比較感興趣,但最後選中了《留德十年》,是因為我亦想出國留學,但迫於家境??既然自己不能出國深造,看看季老異國求學經歷也是人生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選擇了《留德十年》。 第三天早上去學校圖書館借閱,用電腦搜尋了好久,沒有搜出來,現在看來是學校圖書館沒有館藏了,等有機會要建議圖書館購買。只能看電子版的了。  這本電子書不厚,我想不出這麼一本薄薄的回憶散文為何能涵蓋十年的內容,在德國留學,應該有很多事情可寫,尤其是看到序言中居然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如果按照平常人的想法,至少應該把戰爭轟轟烈烈地寫上一番,身處戰爭發起國兼戰敗國的經歷不是一般人都能擁有的,但季老卻寫得很簡單:「一場戰爭就這麼平平淡淡的開始了,最後又平平淡淡的結束了,讓人體會不到一絲激動。」從序言中的一句話中我找到了季老這樣寫的原因,季老說寫此書的目的是為了激勵當代的青年人。對於戰爭而言,我猜他並不打算寫多少東西,還是側重於個人的所思所感,以此來鼓勵青年人奮進,這才是這本書的目的所在。

花了幾天晚上的時間斷斷續續地把這本書看完,這才發現季老根本沒有嚴格按照時間線來寫,而是從一個話題跳轉到另一個話題,從這麼一群人跳到那麼一群人,不過大體上還是可以按照時間來區分階段的。比如說到德國之前的那個時期,初到柏林的時期,在哥延根的時期,最後是回到中國大陸之前的時期。其中他把自己最有活力的十年光陰都給了哥延根,因此把哥延根認為自己的第二故鄉。在這裡他邂逅了紅顏知己,遇到了忘年交,遇到了傳授知識的師長教授,也遇到了很多平常但卻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我追隨著季老的敘述,透過他的眼去打量周圍的時間,就算沒有戰爭,十年異國他鄉的求學之旅,也會給他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季老說寫這本書實在是花了太多的心血,就好像把十年的日子重新過一遍一樣。可是這記憶中的十年再過一遍的可不像親身經歷的十年那般簡單,當想到記憶中的那些人已經離自己遠去時,心中又不覺蒙上了一層憂愁,在當時看來極平常的事情,現在也絕不再是什麼小事。依我看,記憶存放的時間越久,回憶起來就越是艱難,但滋味也越濃烈,活像埋藏在窖中的酒。

路途漫漫,其實漫長的不是地理上的公里數,而是歲月和時間的流逝。從一個節點到另一個節點,從人生的一個階段走向另一個階段,這些都算是一次漫長的旅途。我覺得把人生這輩子走過的路記錄下來其實也挺不錯的,如今看了季老的《留德十年》,越發覺得記錄的重要。說實話,我是一個想書寫自己獨特人生的人,我渴望自由,追求人格獨立;我亦十分渴望成功,但不會去完全生搬硬套他人的成功模式,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但同樣認為分享他人的成功經驗以啟發自己也很重要。很慶幸的是,在大學裡我找到了這樣一群師友(包括外籍同學,博士,教師),每次和他們交流都很有感觸和啟發。讀完季老的《留德十年》,似乎自己的人生也多了一段留學的經歷,我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如今我快要走向人生的另一個階段,當自己回過頭來看看時,發覺已經走過了二十多個春秋,流光溢彩的大學生活走過了大半旅程,但我現在不會去整理以前的生活,可能是現在沒有那個衝動,更沒有季老的那份心境。現在我只想珍惜寶貴的青年時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想,只要不踐踏公平正義的法律、不違背內心道德良知,我就果敢的去追求。若干年後,希望也可以書寫自己的精彩。人生能有幾個十年呢,請不要止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