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搖晃的中國讀後感

搖晃的中國讀後感(一)

在清朝末年時期,有許多的人在辛亥革命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改變了當時革命的結局,如清朝大臣蔭昌、瑞,有民國的開闢者孫文、黃興;也有很多人憑著革命混上高位,比如黎元洪等。

辛亥革命的成功實際上是非常偶然的巧合。在這場革命中,許多事情的發生髮展都出乎革命黨人的預料,然而革命卻誤打誤撞地成功了。如果沒有這場革命,黎元洪恐怕也不會當上副總統。黎元洪比較老實,為人謹慎,正是因為他的這種性格,他做軍官時從不剋扣軍餉,帶兵寬厚。沒想到,等到革命發生了,他以前的所作所為不僅保住了他的性命,而且還被推選為了武昌城裡那些大兵的頭頭。假如當時的瑞沒有按圖索驥,辛亥革命就不可能爆發,那麼黎元洪也就只能做個胸無大志、規規矩矩的軍官,哪裡輪得上他做副總統啊!可見,革命真的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孫中山通過辛亥革命成為了民國的第一任大總統,毛澤東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成為了新中國的第一任主席,就連黎元洪這樣一個與革命毫無瓜葛的人也竟然成為民國的副總統。可是,有很多革命黨人擁有崇高的理想,卻被人當猴子耍。正如我之前說的,革命中種種往往難以預料,但是對照情形,事態的發展又合乎情理。比如黎元洪,正是他寬厚老實,胸無大志,他才對士兵比較好,他的這種性格讓他在官場上一路順風,即使是做了壞事,也沒有人懷疑是他幹的,這就是他如此幸運的原因吧。

每個時代都會造就一批這個時代的幸運兒,然而時代的特殊性是因為人才誕生的。也許是清朝末年奸猾的人太多,黎元洪這樣老實的人才會受到歡迎吧。

搖晃的中國讀後感(二)

一百年前的一場革命,讓歷史在不經意中轉了個彎,它敲響了兩千多年封建專制制度覆滅的喪鐘,引發了一場席捲中國大地的偉大變革。辛亥革命有著其厚重和不可磨滅的歷史意義,也確實是有著巨大變革意義的歷史裡程碑。但是,在讀了張鳴的《辛亥,搖晃的革命》之後,我對歷史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時也有了另一個方面的感悟。在我以前的印象里,那些由英雄組成的歷史事件,都有著非比尋常的激烈的過程而又崇高的形象。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對於革命的理解幾乎都是來源於學校課本里的定義,那種帶有社論立場、演講腔調的蓋棺論定,那種帶著道德審判的敘述,將是是非非,階級劃分的不容置疑。然而,在閱讀這本書之後,當我從課堂里解放出來,重新睜開屬於自己的眼睛,重新打量那些已經蒙上灰塵的往事,卻發現,原來許多事情並非想像的那樣簡單明了,並非印象中的那樣字正腔圓。剝開時代嚴肅得讓人心驚的標籤,還原的歷史,讓我不得不重新梳理曾經讓我們憤慨,讓我們熱血噴張的這些歷史事實,讓我可以在了解真正歷史發生的同時,可以重新反思自己,明確自己現在的義務,糾正以前錯誤的觀念。在此之前,我總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小人物,於國家於社會無關緊要,然而,這本書中告訴我的歷史是,正是由於由於各種「小人物」的不經意的推動,歷史才在讓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碰撞出巨大的變革。在教科書上,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是摧毀帝制、浩浩蕩蕩的時代洪流,是不可抗拒的歷史變革。在這場革命中,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為的是民族救亡,為的是國家的獨立與富強,他們理應是那個時代的旗手和主力軍。然而,在《辛亥,搖晃的革命》中,張鳴卻用事實告訴我,這僅僅是歷史的一部分,甚至是微乎其微的一部分。在歷史上的辛亥中,其實更多的是混亂,是形形色色的人們的權力競技,是各路人馬的利益紛爭,是真革命與假革命的盛衰浮沉。甚至可以說在這場革命中,我想像中的孫中山一呼百應,民眾熱烈回響,義不容辭參與到革命中的場景幾乎是沒有的,有的更多的是各種角色輪番的粉墨登場,各種權勢利益的碰撞。只有深刻的了解了歷史,才能真正的有所領悟,歷史上沒有英雄主義,一場大革命,真相是由一些小角色左右了的燦爛歷史。

透過書中的講述,革命的發生有著很大的偶然性。從小的方面說,是因為那個坐鎮武昌的湖廣總督瑞澂,如果他不是炮一響就像個懦夫一樣挖洞逃走,如果不是他貪功急進,惹急了革命黨人,從而導致了革命黨人破釜成舟的激變。從大的來說,就是清政府依舊搞權利收歸中央,漢人權利收歸滿人,趕走了袁世凱,無有能人再為大清朝冒死出力,最更加要命的是在立憲派風氣雲涌立憲請願的時候,親貴們不答應也就罷了,卻又搞了個皇族內閣,將士紳們原本不多的權利都收回,寒了各地士紳們的心,導致他們也紛紛助革命黨人一臂之力。武昌起義就在這種形勢下爆發了,雖然此前有革命黨的有了安排和準備,但事到臨頭,革命的發生實際上只是士兵的自發行為,帶有很大的偶然性。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10月9日這天,革命黨人在漢口俄租界寶善里的據點試驗炸彈時,不慎爆炸,使得據點暴露。更要命的是,聞聲趕來的清吏搜到了所有的革命黨名冊。於是在10月10日的工程營起義前夕,武昌便形成了一種人人自危的氣氛,而且黨人名冊落在了湖廣總督瑞澂手裡後,他當場處死三個革命黨。最後流言便蔓延開來,傳說他老人家要按圖索驥拿人,落實了「鎮壓」革命黨的傳聞,這等於幫革命黨做了最好的動員。事實上,新軍雖然有不少革命黨,但沒有想像那麼多,而且軍官中的革命黨相當少,只要回響者不足夠多,是可以彈壓的。可是按圖索驥的流言一起,不僅新軍中所有沒有逃走的革命黨人感覺到了死亡的威脅,那些跟革命黨人有過交往的人,也人心惶惶,革命黨的花名冊是他們自己造的,誰都不知道名冊里有誰。所以不動也是死,動一動,說不定還會有活路。本著「置於死地而後生」的想法,原本沒有念頭參加革命的新軍,很多都積極的回響了起義,起義取得了完全的成功。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成,無意插柳柳成蔭,武昌起義,就是這樣一個歷史結果。可想而知,要是沒有這些不知名的革命黨人誤點炸藥,沒有這些為了能夠生存下去而的還算不上是革命黨人的新軍的自保性的反抗,武昌起義的成功只是一個未知數,而歷史的走向或許會完全不同。我現在就生活在歷史之中,它並不神秘,而我只要用心去解讀它,就能讀出很多韻味,歷史就是由普通人普通的生活串接起來的,轟轟烈烈的時刻畢竟在少數,更多的使我們自己生活的一些小事,只要我做用心完成每一件事,或許在不經意間我已經得到了很多東西。

當然,這本書中,還提到了改良與革命孰輕孰重誰更必要張鳴在書中提到,自從清政府失掉了民心這個基石,便一日不如一日,最終結果就是被推翻,徹底的被歷史拋棄。其實在清朝末年,滿族親貴也看到了清政府一天不如一天,在外國列強面前只有挨打的份兒,他們當然也想自強,而且在1900年以後大清國其實已經有新的氣象了,言論放開了,開辦新的學堂,留學生無數,不管是公派還是自費,已經不太像以前那麼閉關鎖國了。當時的攝政王載灃,也曾經派人到國外考察君主立憲,當聽到皇室還能擁有一定的權力,便也覺得君主立憲也是一個可以自強的好辦法!但是悲劇的是:滿族親貴其實根本不清楚君主立憲意味著什麼,以為就是個名稱,歐美有了它就能強大,那自己也得施行才能強大。但是載灃們一方面說要君主立憲,一方面又覺得最近的動盪都是來源於滿族對國家失去控制,要收漢族人的權。包括四川的保路運動,其實就是在收路權,結果間接給武昌的「首義」創造了條件。所以從這兒可以看出,滿清不是不想讓大清國好,只是一旦任何改良涉及到權力的變化,就必須都全部否決,絲毫沒有餘地。辛亥革命前的大清朝確實是手無縛雞之力了,讓武昌無數個巧合弄出的一個兵變變成了壓倒它的最後的稻草。所以革命還是改良其實誰也說不準,時勢到了,想改良你都沒機會!革命一下把你給推到。反過來也一樣,時勢沒到,想革命你也只是作為後面革命的失敗例子,讓別人作為借鑑而已。革命相當於為保護自己的權益而鬥爭,而現在有人說中國的當代人正處於犬儒主義的狀態,「苟且偷安」,話雖說得有點過分,但也應該看到當代人缺乏自主爭取和維護自己權益的一面,如果你自己不去爭取你的權力,別人根本不會維護你的利益。歷史赫赫然擺在那裡,等著別人的「改良」,不如自己拿起「武器」,爭奪自己的權益。但反過來說,自主改良也是必要的,而且要快,要真。社會總是不斷前進的,只有不斷改進自己,懂得革新,才能不被歷史淘汰。

搖晃的中國讀後感(三)

關於辛亥革命最新的成果,我最近讀的是人大教授張鳴的《辛亥:搖晃的中國》。張教授曾經在一次訪談中講到,辛亥百年在即,需要的是總結和反思,而不是吹響愛國集結號。「如果有人看了此書,不再像過去那樣,把這場革命符號化,從歷史書的雷池裡爬到了邊上,我就心滿意足了。」中國人大教授張鳴在《辛亥:搖晃的中國》後記中這樣說道。相比主流或傳統的辛亥歷史敘述,張鳴在這部作品中不少文章顛覆了我對這場革命的認識

這場轟轟烈烈的革命,在教科書上描述是摧枯拉朽、浩浩蕩蕩的時代洪流,是不可抗拒的歷史變革。在這場革命中,那些參與革命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為了國家的獨立與富強,他們是那個時代的旗手和主力軍,這早就已經成為思維定勢,成為試卷里的標準答案。然而,張鳴卻用事實告訴我們,在浩浩蕩蕩的歷史長河當中,這僅僅是微乎其微的一部分,歷史是充滿著無序與偶然的。

歷史上真實的辛亥革命,更多的是混亂,是各種各樣的人們的權力PK,是各路人馬的利益紛爭,是真革命與假革命的盛衰浮沉。可以這樣說,在這場革命中,我們想像中的孫中山一呼百應的場面幾乎是沒有的,更多的是各種角色輪番的粉墨登場,各種勢力彼此的碰撞消長。

但是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辛亥革命是各種力量聯合起來才取得成功的,不僅僅是革命派,其他派別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是立憲派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這點是不可否認的,但是我們的教科書中對此描述較少,張鳴指出,斷送清朝性命關鍵所在是,1908年光緒死去後,朝中大權由一班滿族少年親貴所控制,他們上台收緊權力,尤其是將袁世凱趕出朝廷,成立滿人皇族內閣,收回地方的路礦權等舉措,使立憲派徹底失望。其次是新軍的作用,張教授在書中寫到清政府對新軍的歧視,「這種做法,只是將更多的新軍官兵,推到了革命陣營。」最後,幫會的作用,比如哥老會、青幫、洪幫。張鳴認為,革命黨跟幫會的結合,使得原先對朝廷沒有實質危險的幫會,躁動不安,反叛性大增,同時破壞性也大增,對推翻清政府統治也祈禱重要作用。()

張鳴在書的最後寫到,中國患上了革命焦慮症,「所謂的革命,無非是要藉助革命的槓桿,撬起可以使民族翻身的巨石,當無論如何都撬不動的時候,不是換一個槓桿,而是接長這個槓桿,用更激進的革命,繼續撬。」

張教授整本書充滿了輕鬆自在,沒有一本正經的教條,以其毒辣的眼光審視著歷史,整本書文學性很強,讓人讀了很舒服,有足夠的快感,作者沒有杜撰歷史,沒有大話歷史,這是一是綜合了歷史文學的優秀作品,嚴謹,但不失詼諧,輕鬆但不減深刻,不知不覺當中對那段歷史加深了了解。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