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光榮日讀後感

光榮日讀後感(一)

本以為喜歡韓寒的都是我們80年代的人,沒想到90年後的侄子也看,但是我沒有問他是否喜歡韓寒——因為我們兩個不是很熟,沒怎麼說過話。只是看到韓寒的《光榮日》擺在他的書桌上,所以,我就拿來一讀。

要說的第一點是,這本書不適合90年代的人看。因為我覺得有些內容不適宜他們看,他們還沒有足夠大,來接受書中的內容和行為處事。我覺得對他們來說,這會有點不能理解,因為他們還是讀書的年紀,而書中講述的是一幫大學生踏出大學校門後的事情,而有些情節也不適宜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看。但是,也許是我思想太保守,也許我的侄子他們這個年級的高中生會笑話我這種人已經落伍,也許我們現在已經足夠的早熟。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第二點:麥大麥的感覺很像韓寒在寫自己,當然不是他的行為,而是他的思想。

第三點:語言還是比較詼諧犀利,很有韓寒的味道。前面內容很吸引我,但後面就差強人意了。因為看到最後,我腦子裡一直有一種聲音:「韓寒想表達什麼思想?」我比較迷惑。也許是我文化水平不夠高,沒有到達韓寒的境界。

突然想起郭敬明加入作協了,這很搞笑。如果說郭敬明的前期作品還寫的不錯的話,當然,不錯的部分原因在於抄襲,哈哈!但是,《悲傷逆流成河》絕對是個不怎麼樣的作品。我質疑,他憑什麼,走入了作協?

光榮日讀後感(二)

《光榮日》被宣傳成一部魔幻現實主義的作品,確實與南美大作家馬爾克斯的偉大著作《百年孤獨》,在某種程度上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是描寫了一個脫離現實的世界,卻又與現實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相似之處。

一群「理想遠大」,卻又沒有「大智大慧」的大學生,「忠誠」的跟隨他們的「靈魂人物」來到了一個叫做「和平鎮」的地方支教,在這裡他們認識了一些奇怪的人,而他們所謂的支教也是在「混世」而已,並沒有教給學生們什麼知識。

第一次讀《光榮日》一定會感到不知所云,尤其是開始的時候,會被韓寒刻意營造的與「現實」的與眾不同,而搞得摸不清頭緒。漸漸地等你習慣了他的敘述方式,便會明白他為什麼會這樣寫。「魔幻現實主義」畢竟落腳點在「現實」,縱使文章的風格顯得有多麼的奇特,都能在現實中找到某些影子。這群人的精神領袖「大麥」,就像是現實生活中的一些領導人一樣,他們有著一群自己的支持者,也想要為支持者們謀取一些成就,可惜先天就沒有領導的能力,很難把自己個人的吸引力轉化成實際的工作成果,使自己的支持者永遠活在為他們營造的「烏托邦」世界裡。而那些支持者就像是現實生活中那些生活在集體中的人一樣,他們會覺得很多人和自己處在一個層次上,自己一點也不想要成就什麼,只要保持現狀就好,而他們一定程度上把這種獲得成就感的責任,推給了他們的精神領袖,希望領袖可以替自己成就一定的世界,自己只要坐享其成,享受集體的光壞就好了。他們雙方在互相的依賴,誰也不願邁出第一步,只會做一些無關痛癢的小打小鬧,來自我慰藉,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不能也不願意自拔。

韓寒的才氣是不言而喻的,在作品中也明顯的體現出來了。但是韓寒有時似乎過分沉醉在自己的「文字遊戲」中,不斷的給予讀者這種有些「無聊」的「笑料」。例如,「女人就是有種將一段一段的生活割斷的本領,當女優的時候優,從良了以後良,總之什麼時候都很優良。」當然一個人的行文風格會隨著事件的改變而不斷改變,也許這也是他的性格導致的,他會想出一種另類的方式來嘲諷,而稍微忽略了讀者的感受。而從某種意義上講,作家應該有自己的個人風格,他們在寫作的時候,心裡不能有既定的讀者,他們應該是在現實的基礎上而創作的,從而與最大多數的讀者取得共鳴,這就是寫作的目的,也是文學的目的。

光榮日讀後感(三)

《光榮日》其實是一部算得上好看的小說。我自認為其好看之處在於韓式語言的犀利直白和那些讓人不禁捧腹的人物性格、故事情節。

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還是4年前,不過因為某些事一直沒能讀完,再次把它讀完之後,這四年來的聽說過或者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恰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這本書。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在書的首頁會有「部分內容並不適合18歲以下小朋友閱讀」的忠告,的確,閱歷有時候是閱讀所具備的一項前提條件。

《光榮日》其實說的是一個很荒誕的故事。大學畢業之後的7個人,不想從事分配的工作,到了一個叫做和平鳳凰的小城支教。大麥,王智,婁梯,米旗,洪中,石山和萬和平七個人,每一個人都是一朵奇葩。他們偽裝成「竹林七賢」,在一個像「烏托邦」的地方開始各自的生活,充斥在全書中的各類荒誕離奇的事情實在是諷刺意味十足。有人說過,如果未曾在中國大陸生活過的人是不會明白這本書的,至少不能夠很好地理解。

「生活實在是最無辜的事物,它明明最公正,卻被無數人用作自己做壞事的藉口。一切都是生活所迫,而生活卻從來沒被抓住過。」對於生活,也許我們真的應該換一種心態而不是整日的怨聲載道。如果你真的覺得它十惡不赦惡貫滿盈,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修煉自己,等到你道行比它更高的時候,果斷抓住它盡情地蹂躪它折磨它。而書中那些個性鮮明的人物,你會發現他們是以一種全新的姿態生活著,他們所展示出的那種自由灑脫與放浪不羈實則是最高境界。就算是神經不正常的歌手哈蕾和從良妓女麥片,身上依然是在發光發熱的,那種光芒會輕易地灼傷你的眼睛。

從一個大學生的角度看,可以看到很多對當代教育的巨大抨擊與諷刺。大麥改了校規,規定每天只上兩節課,而且是隨老師的心情上下課,語數外全部變成了副科,而體育老師居然是一隻斷了兩條腿的殘疾狗,但是他一再和同學們強調這是最先進的教育方法。

體育課上,同學們跟著狗做動作,不管是搖頭還是拉屎,甚至有人學狗吃屎。「你們以前接受的教育就是吃屎,你們吃的屎已經夠多了……」大麥的這句話無疑戳穿了無數教育工作者以及學生的痛楚。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但是在當代這樣的一個教育體制下,我們又能夠做什麼呢?()

故事的最後,婁梯研製出來的土炸藥幾乎炸掉了整座山和學校,哈蕾也不知道去了哪裡。但是我們並不清楚他這樣做的目的在哪,也許只是為了一試威力罷了。但這又十分貼合本書的魔幻色彩。

「大麥一直注視著從山上滾落的石頭,遺憾以後聞到鮮美血腥的時候,再也沒有天籟的聲音助興。而絢麗的殘殺還沒有開始,唯一正常的人卻已經不知生死。」

他們活在那個美麗的小世界中,光榮而自豪。那些所謂光榮的日子,不過是作者在宣洩對現實社會的不滿,但是卻讓我體驗到了一種極致的美好。我們還需要繼續生活下去,所以,也許,我們也應該找到屬於自己的「光榮日」,那是理想化的,但是卻是鼓舞人心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