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生命的未來讀後感

最近讀了一部不厚的書《生命的未來:艾米的命運,人類的命運》。之所以指出「不厚」,是因為作者本身極擅長寫作,他寫過許多大部頭的著作。他的書曾兩次獲得過著名的普立茲獎,而且都是科學書,大概找不到第二例。他是一個充滿愛心並具有堅強理智的學者,儘管也曾有人因為不理解而向他頭上砸雞蛋。他仔細研究過螞蟻這種社會性昆蟲,因而深知我們人類與動物在多大程度上一樣在多大程度上有差異。他提出了如今人們耳熟能詳的「生物多樣性」概念。他是當今最偉大的博物學家,「之一」字樣甚至可以放心地省去。他也關注著中國的發展和破壞,他一針見血地指出:「由於中國從事經濟生產的人口非常龐大,所以她也是世界上動植物區系受威脅就嚴重的國家之一。大量森林的破壞已使許多物種瀕臨滅絕,大家熟悉的當屬有象徵意義的大熊貓。中國的河流尤其是黃河流域的河水斷流和嚴重污染已使大量的水生生物消失。」這人就是就是哈佛大學的生物學家威爾遜教授。

威爾遜保持了一貫的優美文風,開篇是長長的致故去一個多世紀的思想家梭羅的抒情信。作者來到了瓦爾登湖梭羅的故地,他浮想聯翩。他們都是博物學家,也都是科學家。雖然人們常常不把梭羅視為合格的科學家。但是據統計,他的論著在SCI中有不錯的表現。他不但是真正的科學家,而且屬於有思想的那類。威爾遜說,梭羅是徹頭徹尾的博物學家,梭羅最後的兩部書《對種子的信念》和《野果》,「正在向科學自然史邁進」。他們之間更大的趣味相投是一種使命,一種類似宗教啟示的反思能力。威爾遜比梭羅更老道的是有現代科技武裝,但他們都會同意這樣的智慧格:「活生生的世界正瀕於死亡,自然經濟正在我們腳下瓦解。我們過分地熱衷於追逐眼前利益,而從不會考慮我們行為的長期後果;如果我們不趕緊改正錯誤,我們將蒙受巨大的損失。」這是以人類為中心提出的忠告。

作者由這封長信開始,他的思緒漸漸地從瓦爾登湖轉移到了考慮全球生物多樣性的狀況。 接著,該書開始向人們簡單的展現了生命形式的神秘世界,從陸上的各個角落到海洋深處到處充滿了奇異的生物以及潛在的資源,自然界的豐富多彩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然而,由於人們貪婪的掠奪,預計到本世紀末,半數的物種將可能在這個星球上永遠消失。

面對一個個珍稀物種走向瀕危甚至消滅的故事,他充滿了同情,因為他們歷經一次又一次大自然災難的厄運,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的球員,也是人類自然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書告誡普通公眾,我們人類正面臨著一場巨大的生物多樣性危機。通過描述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過程,他指出人類自己是導致這場危機的主要責任者。當然,他並沒有對生命的未來絕望,書中他總結或提出了許多解決危機的方案,在這一點上作者闡明了新的保護方法是如何確保我們社會長期穩定的發展。

我們清楚地看到這本書明確的表達了人口增長是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環境退化的關鍵原因。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西方國家動輒指責我國實行的計畫生育政策,這種指責實際上是把政治強加在自然發展規律之上。針對美國自己的問題,作者敏銳地指出,美國公民正在以狂熱的步伐邁向人口過剩,同時耗盡耕地和水資源的趨勢愈演愈烈。所以,美國可能在不遠的未來也得實施類似的政策才能得以持續發展。因而,人口過剩所帶來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而且人口過剩帶來的另一個後果是消費浪費。()

威爾遜是一個直率的人,在書中他十分客觀的指出,我們中國所面臨的環境問題就是人口過多,中國的環境惡化實際上已經達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同時他還看到具有高智商和改革能力的中國人已經作了很多努力。談到美國時,他說,美國人正在大步邁向人口過剩,用管他們的土地和水。

物種正在快速地消失著,這是事實。「市場經濟」在高速發展著,「自然經濟」卻在反向地運動著,這也是事實。「如果用國內生產和人均消費來評估世界的財富,那麼人類的財富在不斷增長。但如果用生物圈的狀況來衡量世界的財富,那麼人類的財富在不斷減少。前者稱為市場經濟,後者稱為自然經濟」。現在世行和聯合國環境署資料庫有「生命行星指數」(LPI)一項,這個指數的變化與經濟的增長呈反方向變動,1970年到1995年這25年中,此指數下降了30%。在1990年代,它下降的速率是每年3%。這意味著經濟越繁榮,環境損失越快,我們子孫後代生存越困難。同時我們也知道,全球目前還有八億貧民的生活缺乏衛生設施,乾淨的飲用水和充足的食物。作者強調,新世紀的核心問題,是在提高窮人生活水平的同時儘可能多的保護現有物種。這肯定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他深信人類一定可以找到適當的方法來維持地球的完整性及其所蘊藏的生物多樣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