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感(一)

帶著一份熱望再次閱讀它,似乎隱隱約約窺見深入人的精神骨髓的主題,我滿懷虔誠地想要弄明白,究竟作者採用怎樣的獨特方式將自己的思考滲入到他的信仰之中。昆德拉用他敦厚鬆弛的文筆基底孕育精神信仰的婉轉綽約,燃到盡頭的溫存化做濃濃密密的欣喜。我小心翼翼地提著昏暗的燈籠,探尋著這一思想的光源。

如果把這部作品視作茶餘飯後消遣的小說,那你就錯了。小說背景設在二戰後捷克被蘇聯入侵的那段時間,情節也不是特別吸引人,主要人物托馬斯,特蕾莎,薩比娜,弗蘭茨,以及其他配角。在對這四個人物的生活描寫中,有愛情,有性,有對時局政治的看法,還有存在之輕與重,靈與肉,媚俗等等。這部作品的最後與之前作者對世界的批判形成了鮮明對比,這看似矛盾的東西反而體現出了這部作品的偉大。

昆德拉是在用靈魂寫作,用靈魂舞出生命的曲線。同樣,靈魂是兼併了私心,兼併了狹隘的。思想的高尚和明麗,不禁讓我們對生命產生種種理性思考。這是一種大而神聖的境地,是任何脫離私心脫離狹隘的思想者的圈地。否則,思想與寫作,將不能摩擦出其"理性的感情"的火花。

生命的"虛無"與"實在"

人生的悲劇總可以用沉重來比喻。人常說重擔落在我們的肩頭。我們背負著這個重擔,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在為著各自的重擔而努力,但每個目的地卻都有著其本質上的空虛。這也正是人生悲劇的所在,盲目的"進取心",無知的"向上精神"至少給了人生一個"重量的感覺,使人生似乎變得有"意義"和"滿足"了。而真正卓立不凡的精神往往是孤獨的,當"追求"本身都值得懷疑時,便再也沒有什麼能支撐自我了。

在這裡,思想上作者抨擊"虛無"的舞台。它令作者以致更多的散落在世界某一角落的人們費神。可是只有經歷了如此痛苦的費神時期,思想才能在一定廣度範圍之內產生它的榮耀式自身結晶。他試圖探清這種"虛無"與"實在"的存在性,對人類的精神進行層層剝削,表露的仍是作者流放在字裡行間的一覽無餘的"憐憫"。憐憫很多種--對"掙扎"的概括,對"死亡"的傾心,對不完滿情節的恣意渲染等。

昆德拉的作品的生命力,在於圍繞昆德拉本人及其作品,有著種種的不解,甚至誤解。實際上,不解甚至誤解是人類精神所不可避免的。再說隨著國際文學界對昆德拉的不斷解讀,也開拓了我們認識昆德拉的視角,為我們閱讀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他在精神上給與我們的引領值得我們深刻領悟。他立足於前人踏出的存在主義之路,又開闢了一個新的方向。從人存在的現實境況出發來看待和思考存在的。

存在之輕與存在之重

最初接觸這部作品時,是上大學時,那時我還較為幼稚,但年輕的心中燃燒著激情,作品中的那句「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於它,把我們壓倒在地上。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那麼,到底選擇什麼?是重還是輕?」於是我聯想到了自己人生……

孩提時代,我滿懷期待和興奮的踏上人生的旅途,一路上,難以抑制自己的激動之情,對路邊的風景充滿了好奇,對遙遠的天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後來,我漸漸不再迷戀那些景觀,為了心中的那份渴望,全心致力於設定的人生目標,並努力去實現它。當歷盡千辛萬苦實現了心中的目標,卻突然覺得它遠不如當初想像中美好,所以常常藉助想像力渴望飛到更高更遠的地方,卻疏遠了眼前的現實。常常相信下一站會更幸福!心總是飛向未來。

即使疲倦了追求一個目標,但仍不會心甘情願的降落下來,返回到地面,即便乘著疲憊的想像力,無力的,心灰意冷的掙扎於早已厭倦的大地的上空,儘管滿心茫然,也許找不到棲身之處,也依然會奮力掙扎。我知道自己的靈魂動盪而且燃燒著火焰,它不願在自己狹隘的軀殼中居停,卻總喜歡非分的幻想和憧憬,這種心靈深處的熱狂,正是我的不可救藥的致命傷;我知道,我一直在追尋高於現實的生存目標,縱然陷於虛幻,這樣的追尋使我感覺到存的意義和價值。從而會滿懷信心的追尋下去,生活下去。總感覺內心深處總有一種情緒,一種煩悶,難以排遣,驅之不散,心裡有一團東西,時而熄滅,時而燃燒,渴望這團火能點燃全部的激情,連同靈魂一起燃燒起來,燃起熊熊火焰,直到永遠……這就是我在滿懷理想和憧憬,滿懷著對於未來的無限希望時,在無意識狀態下所理解的生命之重吧。

生命究竟是需選擇"重"還是"輕",生活中,我們往往會感嘆到生命不堪重負,生命很殘酷,是因為,在我們面臨一次次選擇與抉擇時,會猶豫不決,會背負思想包袱,會患得患失,這樣一來,我們就會深感到壓力了,於是我們會覺得生命如此沉重。於是我們開始想不要去肩負壓力和重任,不要去遵從責任,不要去履行職責,選擇輕的生活。然而生活無法預演,我們既不能把它與我們以前的生活相比較,也無法使他完美之後再來度過,生命之流只能在偶然性的大地上泛濫,人們肆意的生活,獲得了漂浮在半空中的快感,可是,重就真的悲慘,輕就真的美麗嗎?

特蕾莎屬於生命之重人物,她對愛情的忠貞與信念,對丈夫的寬容和忍受,在幸福之中充盈著憂慮,不斷考驗著丈夫是否依然愛著她,在生命之重壓力之下,蘊藏著無盡的悲哀和孤獨,將精神寄託於卡列寧(一條狗)。

如果說托馬斯不斷地在輕與重之間遊走抉擇,特雷莎也嘗試著去接受託馬斯的存在哲學。當她無法忍受託馬斯有一次在肉體上的背叛,她開始了向輕的試探,和一個工程師發生了關係,可是這次行為只給她帶來了更深的痛苦,更重的負擔,認真是特雷莎的行為方式,認真讓她陷入痛苦的絕境,雖然她努力從行為到精神上向自己的愛人托馬斯靠近,然而她最終還是失敗了,她永遠背負沉重的負擔,而這沉重恰恰也是對托馬斯的一種吸引。

托馬斯對女人具有強烈獵奇心理,對性的追逐,不斷給特蕾莎帶來巨大傷痛,其實,托馬斯內心深處對特蕾莎蘊藏著深深的愛,人性的肉體與靈魂兩重性矛盾凸現出來。托馬斯對希臘神話俄狄浦斯人生故事引發思考,並將看法投向頗有尖銳的雜誌,在讀者來信中刊發了,他不斷受到各種壓力,但拒絕收回刊發的思想,因而他失去醫生這份工作,最後遠離塵囂、逃避現實,與特蕾莎居住於清淨、安寧的鄉村之處。

最喜歡的人物是薩比娜。那個獨立的,有豐富的"內涵"的女子。輾轉於兩個男人或完滿或不完滿的愛情之中,流離於本性或孤獨或幸福的狀態之中。她有著非常吸引人的個性,個性包裹著那具尋找獨特尋找自由的靈魂之身。所以當讀到她戴著一頂與她美麗而冷漠的外表極不相稱的圓禮帽出現在鏡中時,不禁被她的神秘之美所折服。

輕重選擇的對立與兩難,構成了人類的一個基本存在境況,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可以在這個哲學命題上找到印證,它與善惡無關,究竟是選擇輕還是選擇重,昆德拉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他只是提出了這個問題並給與了闡釋。在一個極限悖繆的時代,輕與重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是不存在的,追求意義,選擇承擔,並不一定就能收到預期的沉重感,反而常常導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但是,這輕鬆之中不也包含著生命的沉重嗎?

靈與肉的衝突

肉體與靈魂,使人類得以存在的兩種基本形式,人類總是理想化地希望自己的靈肉統一,以把握一個更為真實可感的自我,然而,昆德拉卻以一個特定的性愛情境,揭示出靈與肉的

分離,使人類再次陷入對自我的無把握之中。

托馬斯與特里莎彼此相愛,可是看待靈與肉的態度卻不一樣:托馬斯認為,愛情與性是互不相干的,愛情不會使人產生性的欲望,卻會引起同眠共枕的欲望。在他看來,使愛從屬於性,是造物主最稀奇古怪的主意。靈與肉在托馬斯身上自覺的分離著,他一邊深愛著特麗莎,一邊又和不同的女人歡愉,他在愛情上是忠貞的,在行為上卻是放蕩的。

特雷莎則要求靈與肉絕對的統一。特雷莎有一個外表美麗而內心粗俗的母親,她一直在向特雷莎灌輸一個觀念,特雷莎你與其他人沒有區別,你和其他人的身體都是一樣的,你沒有什麼好隱藏的,這令特雷莎感到羞愧和惱怒。特雷莎的一生,就是在與這種觀念抗爭,她認為人與人是不一樣的,靈魂決定了這種個性,否定了肉體的差異,也就否定了靈魂的差異。她帶著這種抗爭,來到了托馬斯身邊,尋求救贖,她向他表明她是獨一無二的,可是托馬斯卻把她混入了其他的女人,對她們的身體施以同樣的愛撫,把她又扔回了原來的世界。特雷莎的「嫉妒」成為她沉重的痛苦,直到死才得以擺脫,而這種痛苦正源於特雷莎對靈與肉絕對的要求。

靈與肉的衝突顯示了人類對把握自我的無能為力,作為人存在的一個基本範疇,它突出了人類自身的生存悖論,即人不願再靈肉分離中生活,卻只能以靈肉的妥協與調和謀得現實的安適。昆德拉藉此對現代社會所導致的人行分裂和異化進行了批判。

和許多小說家不同,昆德拉的小說直指現代社會人類生存的困境——以怎樣的方式存在?托馬斯,小說中的人物只是以不同方式而存在的個體,昆德拉只提出問題,不回答問題,在無法重演的過去和無法預定的未來,讓我們黑暗中摸索著前進,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價值光亮。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感(二)

第二次看這本小說了。第一次看得有點快,覺得小說其實不好看。第二次看得稍微慢點,還是覺得小說不好看。小說就是小說,是講故事的,把一個故事講得好聽就是好小說。

但是該小說目的不是講故事,故事只是一個載體,小說好像由許多「哲思散文」組成。作者在書中,一章接著一章大發議論,發表哲學高見。就是這些高見影響了故事的流暢性,也加深了小說的思想深度和高度。不過,這些高見倒是合乎我胃口,我只是不喜歡小說寫得如此艱深抽象。所以我在此好心提醒,沒有一定人生閱歷又不喜歡思辨的人不要看這本書,看了也白看,因為你看不懂。

有時候,我情願看些能消磨時間而且有趣的不大用腦子的小說,精神之歡喜,好過思辨之無聊。看類似於《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樣的小說,人容易變得神經兮兮,自以為是深沉,看透人生,其實只不過看了本怪小說而已。

既然這樣,為什麼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呢?呵呵,人是虛榮的。看這本可以顯示自己有品位,顯示自己閱讀興趣非凡,顯示自己的思想達到某種高度。許多時候,閱讀有時候是種炫耀。如暴發戶炫耀他的錢,讀書人炫耀他所看過的書。尤其說自己看懂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多麼榮耀。

生命,我多麼喜歡的詞語。寫文章時候,我愛使用生命這個詞,來顯示自己在思考。生命之輕,何其憂傷的的詞語。生命輕飄飄如羽毛,被空氣托起來,無法控制自己的飛翔方向,難道不讓人傷感嗎?這讓我想起電影《阿甘正傳》的開頭和結尾,那飄飛的羽毛,是不是暗示生命之輕?生命之輕,竟然無法承受?!哲學意味多麼濃啊。

作者是不按傳統的模式來寫的,什麼情節,什麼對話啊,不大考慮,小說中處處可見的就是思辨的光芒,對生命的議論,對性的議論,對愛情的議論,對共產主義的議論。作者無疑在書中思考靈和肉關係,個人和社會的關係,這些關係是否就是輕和重的關係?不過看完整本書之後,我強烈感覺到,作者最後鑑定的結果就是生命很輕,性是很輕的,愛情是很輕的,共產主義是很輕的,一切都是荒誕荒謬的,於是人生顯得很虛無,這是不是也輕?所以一句話,就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有些地方簡直寫得莫名其妙的(用莫名其妙這個詞,我是下了很大決心,因為一用這詞,就意味我沒有讀書「品味」)。比如小說中,特別寫到史達林兒子之死,並由此討論糞便和上帝關係、糞便和尊嚴關係等等、最後得出生命其實空虛,也因此強烈諷刺了史達林。最後一章,就專門寫一條狗的死亡,該章就叫卡列寧的微笑。卡列寧是誰?是托馬斯和特雷莎的寵物狗。那麼卡列寧的微笑意思就是狗的微笑。這章寫得非常好,沒有看過那個作者寫一條臨死的狗,寫得如此出色,把人心寫得如此脆弱。但是也沒有人寫狗寫得如此高深。

雖然我讀兩遍了小說,但是總感覺自己還沒有讀透。()可能作者本身就是在亂髮議論,冒充深沉,自以為是哲學家,想說點人生道理卻說得一灘糊塗,或者作者根本沒有說透什麼,所以我看不透。也可能我還沒有足夠的人生閱歷和思辨能力去理解作者。

我有理由懷疑作者沒有說明白。因為他所寫的關於生命之輕的思考,過分依賴於比喻,暗示,故事,意識流等等。這些描寫是很含糊的,留下太多的空白。讀者自以為是理解了,其實這些理解只是在填補作者留下的空白而已,把自己的理解當成作者的思想。也就是說,有人覺得自己理解了,可能從頭到尾都是誤解。說好聽點,就是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理解。

另外的懷疑理由是,是否因為翻譯?我們讀者沒有能力直接閱讀原版小說,只能依靠翻譯。所謂的翻譯猶如別人嘴巴里咀嚼過的米飯,帶著口水,餵到我們嘴裡,我們吃到的東西,已經不是原來的香味和滋味。隔著這層口水,我們有什麼資格評價一本難懂的小說?所以不評說,本文充其量是——讀譯作後感。

我不敢過分懷疑,因為這本小說實在太有名。我口口聲聲說不相信權威,其實還是有點相信,因為這不是權威啊,而是權威中的權威,成為經典了。所以我要謙虛地說:好好讀書,天天琢磨。不過我想:「得了吧,還琢磨?就是要琢磨,也要過幾年再琢磨,在那時,說不定不用琢磨就讀透該書,會明白到底是作者太高深還是我太愚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