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心理文章讀後感

心理文章讀後感(一)

我讀了《哈佛心理課》的第三章——善待自己,靠近幸福之門,之後,我的感觸很大。

裡面講了一個盲人作家,後天性失明。由朋友扶進飯店時,就因為服務員說了一句:「醉成這樣可不能再喝了」,而因此感到高興。盲人作家堅持不使用盲文,因為和正常人一樣寫作可以令他快樂。有一次他還因為筆里沒了墨水而空寫一個晚上的稿子,第二天把朋友叫來整理時才知道,之後他提起這件事來還一笑了之。

作為正常人的我們,不僅要慶幸我們沒有這個盲人作家倒霉,還要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而不是拿到手了又去奢求另一個,等到我們真正失去了我們所擁有的東西時,才知道珍惜並且狠狠地責罵自己。

春天來了,我們討厭春天的雨水和潮濕,苦盼著秋天快點到來,秋天到來之後,我們討厭秋天的乾燥,又盼著春天到來;夏天來了,我們討厭夏天的炎熱,苦盼著冬天快點到來,冬天到來之後,我們討厭冬天的寒風襲襲,又盼著夏天的到來……世界上又有誰不會這樣呢?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我們的生活,就在哀怨和責罵聲中度過,顯然不知道,我們所盼的已經來了,憎恨的已經去了。

「幸福不是沒有得到的和失去的,而是你現在擁有的和正在發生的。」現在我們周圍有親人環繞,學校里有同學和夥伴陪同,我們卻還不滿足。我們認為親人?嗦、老師暴力、同學不講理,這些都是由於我們的不滿足所導致的。如果我們像山里孩子那樣不能讀書、不能溫飽,如果我們遠在他鄉,我們定會想起以前我們所擁有的,再去珍惜它。

有人說生活很殘酷,我不這樣認為,我認為生活很完美。我有家人的陪伴,有同學和朋友在學業上共同進步、在校園裡共同玩耍,有老師授予我知識,教會我怎樣做人。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知足常樂」,我不與別人攀比,不與別人斤斤計較,我跟他們就已經是天壤之別。

當你認為這個世界是地獄時,它便是地獄;當你認為這個世界是天堂時,它便是天堂!我們可以把自己推向地獄的邊緣,也可以步入天堂,一切都取決於心理,你心裡怎麼想,這個世界便是什麼樣。

明智的人,選擇的是天堂;愚蠢的人,選擇的是地獄。我們生活的是否幸福,取決於我們的思想!

心理文章讀後感(二)

我很崇拜畢淑敏,特別愛讀她的散文集。有人這樣評價她:在熱鬧而浮躁的文壇,畢淑敏似乎自立門戶,不能把她歸屬於任何一個派別;她不以學問見長,也不以前衛的語言標榜;她不是江南的清山秀水,也不是草原上的黑駿馬,她似乎是從五千年的文化傳統中走來,但又不全是傳統文化的回歸。她把日常生活中極為平常的事物作為審美客體,把人人都經歷的事情寫得妙趣橫生。這種樸實無華的文風,很有一點「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

在暑假裡,再次讀了《畢淑敏散文》,和她一起分享了心靈的顫動,畢淑敏以散文的形式,以詩一般的文字告訴我們「愛」是世界上最有記憶的金屬,她是那麼具有奪目的光澤,是那麼具有多艷的色彩。「愛」是人世間最最具有情感,最最具魅力的,是任何物品所替代不了的。《愛怕什麼》是畢淑敏的散文名篇,被現代人稱為「心理散文」。在讀的過程中,我對文章產生了特有的激動,或許是畢淑敏在字裡行間對我的打動,第一次,我真真地對「愛」有那樣的按捺不住的衝動,肯定地說,正是畢淑敏對「愛」的深刻理解打動了我。

「愛一樁事業,就奮不顧身地投入。愛一個人,就斬釘截鐵地追求。愛一個民族,就挫骨揚灰地獻身。愛一種信仰,就至死不悔。」 從畢淑敏對「愛」的詮釋中,不難看出她對「愛」那種獨有釋懷。

閱讀這篇散文,感覺畢淑敏對「愛」的解釋特別具有生活的氣息,特別具有人性的舒漫,使「愛」更具有人性之魂。在她的筆下,「愛」怕撒謊,「愛」怕沉默,「愛」怕猶豫,「愛」怕模稜兩可,「愛」怕沙上建塔,「愛」怕無源之水,「愛」怕假冒偽劣,「愛」怕刻意求工。「說了愛的許多毛病,愛豈不一無是處?」其實不然,畢淑敏在散文中用了大量的「愛是什麼」從廣泛的多視角詮釋了「愛」的博大、「愛」的堅固、「愛」的力量和宏大。文中對「愛」的強調,足以保有一份人世間的真「愛」真「情」,能使孕育萬物之生活的草原生長出能力、勇氣、智慧、才幹、友誼、關懷……保有一份真「愛」,就是照耀人生長明的溫暖的燈。

心理文章讀後感(三)

跟許多自然科學一樣,社會心理學至今還是沒有一個為所有的心理學家普遍接受的定義。但是首先,我想談談我對這個學科的興趣之源。社會工作的對象是人,是人和環境的互動,無論何時何地,人的心態和行為總是受到其他人的存在以及群體和整個社會的影響。學習這門學科,有助於我們更好的了解自己,提高行為的自覺性,增強社會的適應能力,還可以幫助我們用新的方法去觀測人和理解人,從而更加準確的理解人們行為的意義、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周圍世界的關係。這種觀測里和理解力對於我們即將踏上社會指路的青年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社會心理學是從社會相互作用的觀點出發,對人的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規律進行研究的學科,有著極其旺盛的生命力,它的主要研究對象為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社會交往心理和行為、群體心理和社會心理學。它又屬於自己的方法論,主要有:一般方法論和專門方法論和特定學科的具體研究方法,比如說觀察法,心理測試很檔案研究等等。

看到這兒,我心裡不覺得想起了一些經典的心理電影,《沉默的羔羊》,《美麗心靈》這些名噪一時的電影直到現在也是心理學電影的經典之作。《沉默的羔羊》中的變態心理學家,食人魔漢尼拔通過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幫助女警探辦案;《美麗心靈》中瘋狂的數學家因為不堪忍受別人對自己和學術上的歧視而產生幻覺。

這些電影的精彩之處,就是運用了一些心理專業知識,充分的將錯覺,喚醒,情緒等元素髮揮到極致····現在我甚至有那麼一點感覺,研究心理學有的時候是透過別人對自己的一個更加清醒的認識。

在這本書中,還出現了「社會人格」一詞。在心理學中,人格又被稱為個性,但是依舊是沒有確切的定義。奧爾波特認為:人格是個體內在的心理物理系統的動態組織,他/她決定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的獨特性。而我國著名人格心理學家陳忠庚對人格進行了這樣一個界定:「人格是個體內在的行為傾向性,它表現在不斷變化中的全體和綜合,是具有動力一致性和連續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會化過程中的形成的給予人的特色的身心組織」。這些概念讀完一遍是真的令人腦袋大了,但是隱隱約約的,我們是真的感受到了人格的一些特性。比如可塑性,自主性和受動性,還有部分的相對獨立性。看到這兒,我想起了我現在在做的很多事情似乎都跟這些特性有關。「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這些古典的著作不就跟人格的可塑性,受動性和獨立性相關嗎?讀書學知識就是為了是自己能與眾不同,打破人的自然性,從而塑造自己的社會性。同樣,「人心不同,如其面焉」,沒有相貌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更沒有人格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我們現在所說的自我,大概就死所說的人格。堅持自己的人格,才是最真實的自我。

說到心理活動,不得不說的一點就是態度,()這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態度不僅決定著人的內心活動的方向與強度,而且也支配著外在行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了解一個人的態度就可以預測他的行動;改變一個人的態度就可以改變他的社會行為。這心理學中至關重要的一點。現在在我們的社會中,存在的偏見越來越多,所謂的偏見其實也就是社會態度中的一個小部分。比如城市居民對待農民工的偏見,記者在採訪時對被訪者的偏見,是對人對事的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極否定的態度,常常具有刻板性,具有過度化的以偏概全的特性,而且常常是先入為主,具有很強的主觀性,所以——偏見很可怕!我們應該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消除刻板印象,消除偏見,建立一種良好的社會態度。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