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魯迅《故鄉》讀後感

魯迅《故鄉》讀後感(一)

閱讀了魯迅先生的經典散文《故鄉》。每一次閱讀都有不同的體會,這一次我看到了魯迅的童年是一座被禁錮被塵封的院子。

童年的魯迅,仿佛是一個生活在天堂的魔鬼,豐衣足食卻寸步難行;而閏土則是生活在地獄的天使,生活艱辛但充滿快樂。閏土的童年必須要看瓜田,但他自由、快樂。魯迅的童年雖豐衣足食,但他只能悲哀地念著「之乎者也」。閏土還可以去做無窮無盡的新鮮事,看無邊無際的海洋;而魯迅只能看到那「四角的天空」。沒有了自由,多少財富都是破銅爛鐵。自由才是真正的金子!

可那畢竟是幾十年前的封建社會,離現在已經有那麼漫長而浩瀚的一段歷史。可是,到了現在的社會,大人們還是大同小異、異曲同工地為我們打造一個標準童年:束縛。

我覺得束縛再加上比較再加上無窮無盡的學習,與監獄相比也已經只有毫釐之差了。作為社會未來的新動力,我們的生存狀態難道沒有理由受到關注嗎?大人們總是以為吃飽穿暖學習好,就是一個孩子的全部,可這些卻恰恰是我們這些孩子最忽略的。

我們需要自由,我們要親身經歷,我們也要知道許多新鮮事,我們要一個快樂的童年,我們要逃離束縛!

魯迅先生對「故鄉」的感情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一般的感情,同時還是帶有個人色彩的特殊感情。在對「故鄉」沒有任何理性的思考之前,一個人就已經與它有了「剪不斷,理還亂」的精神聯繫。童年、少年與「故鄉」建立起的這種精神聯繫是一個人一生也不可能完全擺脫的。後來的印象不論多麼強烈都只是在這樣一個基礎上發生的,而不可能完全擺脫開這種感情的藤蔓。具體到《故鄉》這篇小說中來說,「我」對「故鄉」現實的所有感受都是在少年時已經產生的感情關係的基礎上發生的。「我」已經不可能忘掉少年閏土那可愛的形象,已經不可能完全忘掉少年時形成的那個美好故鄉的回憶。此後的感受和印象是同少年時形成的這種印象疊加膠合在一起的。這就形成了多種情感的匯合、混合和化合。這樣的感情不是單純的,而是複雜的;不是色彩鮮明的,而是渾濁不清的。這樣的感情是一種哭不出來也笑不出來的感情,不是通過抒情的語言就可以表達清楚的。它要從心靈中一絲一絲地往外抽,慌不得也急不得。它需要時間,需要長度,需要讓讀者會慢慢地咀嚼、慢慢地感受和體驗。這種沒有鮮明色彩而又複雜的情感,在我們的感受中就是憂鬱。憂鬱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和情緒,是一種不強烈們又輕易擺脫不掉的悠長而又悠長的情感和情緒的狀態。《故鄉》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憂鬱的美,憂鬱是悠長的,這種美也是悠長的。

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幸福的,也是任重而道遠的。而我們需要做的,是在繁忙生活中抽出一絲空間去品味每天的得失,尋找內心那份最初的美好。

魯迅《故鄉》讀後感(二)

讀過魯迅的《故鄉》,先生所描寫的故鄉也許並不美麗,也就是這並不美麗的故鄉,寄託著先生的希望。「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的故鄉,同樣也寄託著我的希望。

伴著長長的車鳴,汽車鑽進了一片濃霧。

故鄉的晨曦躲在一片遠山中,從密密的山路一直飄到了沉睡的荒地上。它喚起了石橋上的塵埃,它驅散了一夜的靜謐,它的雲霧瀰漫在隱約的紗衣下,綻放出了羞澀的微笑。

在這片微笑下,我看不到閃爍的霓虹燈,聽不到車水馬龍的喧譁。這裡是那麼清寧、清靜與恬靜。井台咯吱咯吱地呻吟,牛羊脖子上的鈴鐺叮噹作響,田野溝壑梯梯坎坎縱橫交錯,如家鄉老人飽經風霜的臉。

土豆、紅薯和自家醃製的鹹蘿蔔處處飄香。鐵環中偶爾濺起的泥土撲在農家小孩燦爛的笑臉上,這一切是那麼和諧。既柔弱但又堅硬得容不下絲毫的破壞。

石階的盡頭延伸到樹林的深處。這是一條多麼幽深的石階,上面或許沾染了少許青苔,但抹不掉家鄉人走過的無數親切的腳印,無數艱辛的汗水。

涓涓的流水似乎永不乾涸。細流沖刷著河底堅硬的河石,但河石仿佛蘊育著大山的雄偉沉默,永遠地沉思在細流的撞擊中,年復一年。

故鄉普通得如同飲食中的小白菜,它既沒有桃花滿山的艷麗,也沒有遠飄萬里的果香。但它在我的心中卻有說不出的神秘,為什麼井中的水總是那麼甘甜?為什麼那位啞巴老奶奶繡的花衣總是那麼漂亮?為什麼這裡的小米飯總是那樣香甜?為什麼故鄉人總是那麼淳樸與親切?

我不明白大山下孕育著怎樣堅挺的脊樑,但我明白地底下涌動著無比熱情的土壤。我不明白天空下隱藏著多麼善良的願望,但我明白溪流中流淌著永不言敗的精神!

無數次地站在那離別的樹下,汽車疾駛而過的聲音時時縈繞在耳旁,但濃濃的鄉音已掩埋了這聒噪的繁華。這種神秘的感覺籠罩著我,說不清也道不明。

魯迅《故鄉》讀後感(三)

寒假中,我接著空餘的時間讀了一本魯迅先生的名著——《吶喊》,在《吶喊》中我讀到一篇小說——《故鄉》,讀完《故鄉》後,我頗有感觸。

《故鄉》這篇小說講的是魯迅因為搬家回到了自己離別了二十餘年的故鄉。在故鄉中見到了閏土、楊二嫂等人,感到閏土變得痳木了,楊二嫂變得刻薄了,一切都變了。最後,作者在回去的船上想到「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正如這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

在《故鄉》裡讓我感觸最深的人就是閏土,在六年級上學期里,我們曾學過《少年閏土》一文,我們學過的少年閏土見多識廣,活波開朗而又機智勇敢,並且還會看瓜刺猹、雪地捕鳥等技能,是魯迅先生的偶像;而我看完《故鄉》,裡面的中年閏土真是讓我大跌眼鏡,中年時的閏土的臉已經灰黃,手又粗又笨,像是松樹皮。兒時的閏土和中年的閏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覺人在二十的時光是最快樂的,最無憂無慮,最自由自在的,你看魯迅和閏土小的時候是多麼好的朋友啊!可等他們長大之後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分析是因為小的時候不用挑起家庭的重擔,可是現在閏土長大了,閏土必須挑起家庭的重任,體會生活的艱辛了,加上那時「人吃人」的社會(),閏土已經被逼的,被壓迫的痳木了,已經對生活沒有過多的期望了,所以他和魯迅先生之間就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想到這裡,我才意識到舊社會的黑暗,意識到舊社會是多麼的可怕了。我覺得我們現在的生活比舊社會要好的多。所以,應該更加地珍惜今天的生活,要有一顆責任心,趁現在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的建設做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