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秋夜魯迅讀後感

秋夜魯迅讀後感(一)

還記的上國中時就接觸過這篇文章,僅僅從語言特色方面去學習,而今帶著對魯迅深刻認識社會的思想再品讀文章,又有了新的思考。

整個文章充滿了蕭瑟冷清的基調,就像黑暗的舊社會,它牢牢的鎖住了人們的心房,壓抑而無奈,必須象文章中所描寫的棗樹那樣直面天空,劃破陰暗的籠紗。獲得黎明的破曉。如果帶著這樣的感受去讀就會發現文章的許多意象都帶著這樣的氣息。

秋夜魯迅讀後感(二)

如果說一顆寶石封存多久,仍然會大放異彩的話,那麼魯迅先生的妙文《秋夜》比寶石更能經得住歲月的洗滌和檢驗,閃耀著偉大的思想光輝。

表面看,《秋夜》不過是一篇千字有餘的隨記,初讀之,你仿佛被她那樸實無華的文風和抑揚起伏的情緒所感染,恰似荒野之草,清淡有香。

這是一個極其平常的夜晚,有淡藍色的夜空、蒼白的月亮、閃爍的星星;有兩株棗樹、不知名的粉紅花;還有惡鳥、燈和小飛蟲。就是這幾個簡單的元素,構成了魯迅先生《秋夜》的冷色畫面。「天空奇怪而高」;「月亮窘的發白」,「也暗暗的躲到東邊去了」;「惡鳥」發出怪怪的「笑聲」;而「粉紅花在冷的夜氣中,瑟縮的做夢」,「夢見春的到來,夢見秋的到來,夢見瘦的詩人將眼淚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只有「棗樹」雖然僅剩「一無所有的乾子,卻仍然默默捷運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小飛蟲「為了追求光明,她們前赴後繼不惜流血犧牲。儘管遇到」昨晚新換的罩「,但他們的奮鬥精神值得人們去」敬奠「。從這些描寫中可以看出魯迅先生雖然當時處在徘徊的狀態下,卻對」棗樹「和」小飛蟲「予以頌揚,對不知名的粉紅花予以鄙視。

現在看來,」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這是中國大地上最普通的樹;」頭大尾小,向日葵似的,只有半粒小麥那麼大「的小青蟲,也是毫不耀眼的飛蟲。即使他們那麼普通,那麼不耀眼,卻是創造世界和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動力。

歷史已翻開新的一頁。今天的秋夜也不是魯迅筆下的《秋夜》,而是燈火通明,充滿安寧,充滿和諧的秋夜。奔向小康社會的人們個個意氣風發地工作著和喜氣洋洋地生活著;美好的春天永駐於棗樹的枝頭,結出豐碩甜脆的碩果;追求光明的」小青蟲「的後代們把熱情交給太陽,踏上了更加光輝燦爛的前程。

秋夜魯迅讀後感(三)

《秋夜》選自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寫於「五四」退潮後的苦悶彷徨期。《秋夜》作為《野草》的開卷之作,即表現了頑強開放於地獄邊沿的生命之花的精神品格。

魯迅的《秋夜》向來是文壇中的一個爭論點,那一系列的意象讓人琢磨了幾代。

棗樹,是詩人形象的化身,是深受封建婚姻約束,嚮往著自由婚姻的詩人。「他簡直落盡了葉子,單剩乾子。」,「有幾枝還低壓著,護定他從打棗的竿梢所得的皮傷,而最直最長的幾枝,卻已默默捷運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

「棗樹又要做小粉紅花的夢」,魯迅渴望愛情。「看那老在白紙罩上的小青蟲,頭大尾小,向日葵似的,只有半粒小麥那麼大,遍身的顏色蒼翠得可愛,可憐」,魯迅對「小青蟲」充滿了憐惜和愛意,這種感覺是愛情產生後的感覺。可是小青蟲「老」了,憐惜感覺出了「火」卻沒有看到希望,他看到的是小青蟲的死亡,看到的僅僅是無希望的愛情。「他敬奠這些蒼翠精緻的英雄們」,他敬佩為愛而犧牲性命的英雄,看到了他們不可能的前途,是充滿悲劇色彩的愛情。

這篇作品寫秋夜後園和室外所見所感,寓情於景,把自然人格化,創造了天空、棗樹、小粉紅花、小青蟲等一組具有深刻意蘊的象徵性形象。作品情景交融,詩意濃郁。象徵手法的運用,使作品具有境界幽深,寓意深遠的特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