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拯救大兵瑞恩》觀後感

  戰爭片被我當成無聲電影看完了,沒有背景音樂的帶入,也沒有豐富情感的對話,一切都是自己想像,少了槍林彈雨的聲音,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子彈打到人身上也少了一些些代入感,特別是狙擊手那段,8人小隊開始出現死亡,我就在想,要是沒有聲音,只有人中彈倒地,那豈不是很恐怖,一顆子彈一條性命,死神無情收割,翻譯阿珀姆以為人是可以獲救的,需要接受一個人的懺悔,如果是雙方並且戰犯可處理的情況下,我會接受他們的懺悔,其他的情況下,讓他們死亡是對自己兄弟、同胞的善良,導演很好的詮釋了“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影片最後阿珀姆還是放過了那個已經放過了一次的德國兵,這種善良希望沒有再用錯地方。

  戰爭讓更多人的生命變得廉價,讓更多的人改變了自己,驍勇善戰的米勒上尉的來歷在軍隊中被下屬各種猜,並設下了賭局,當他自己說出原本是教師的時候,所有人都驚訝了,米勒上尉的表現與之前的職業格格不入,戰爭改變了他,面對死亡慰藉自己,今天所殺一人,可以保護到十人、上百人,在面對或許根本完不成的任務,面對同伴的陸續死亡,眼神開始出現迷茫,這時服從命令變得尤為重要,命令可能是錯誤的、沒有希望的,但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米勒也知道這是個混蛋活,都想說上一句“長官,我對這事兒有點看法”,說完還是去執行任務,為了尋找一個毫不相關的人,讓他能夠平安回家,並且需要賭上自己的生命,他很想知道為什麼自己的部下要以此種方式失去性命,瑞恩到底是誰?一無所知,偷偷抹掉眼淚繼續出發。

  戰場上,誰都想要回家,這份渴望被人們深深的放在了心底,在死亡之際,這份深深眷念從心底噴涌而出,都在呼喊著“媽媽、媽媽。。。”,他們加入了戰場可能是為了實現了年少時的英雄夢,也許只是一時的氣憤,留下母親在家等候著自己的歸來,那歸來的是人還是信,又有誰知呢,曾無數個擔心害怕的日夜,又有誰知呢,想當英雄難,當英雄的母親更難。

  《拯救大兵瑞恩》是看過的為數不多的戰爭片之一,無論是專業評影人還是觀眾都給予了一致好評,懷著高山仰止的心情,完成了這一次觀影經歷。戰爭題材的電影,往往更能顯露人性,中國有句古話"大難當頭各自飛"。習慣了和平安逸的人們,難以探求戰爭狀態中人性的善惡。

  正如這部影片的主題,八個人一起去拯救瑞恩,他們義無反顧地執行命令,為的是不讓一個年邁體弱的母親經歷所有兒子喪命於現場的悲劇。這種飽含光輝的虛構足以打動人們的內心,讓我們不再過多的苛求情節是否符合歷史等林林總總的問題。把虛構幻為現實,也是影片的高明之處。

  瑞恩的內心經歷著痛苦和掙扎,不單單是失去兄弟的痛苦,更多的是對那八個士兵的犧牲而感到的愧疚。他無法扭轉,他所能做的是在往後的任何一個時刻,提醒自己好好的活著。活著的意義不單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那八個忠誠的勇士。這一動力貫穿著他的一生,直到頭髮花白,回想起這段經歷,仍然會熱淚盈眶。

  電影概述:諾曼第登入後,瑞恩家4名於前線參戰的兒子中,3個兒子皆已於兩周內于海外各戰區陸續陣亡,其母親將在一天內接到三個兒子的死訊。而隸屬101空降師二等兵的小兒子詹姆斯·法蘭西斯·瑞恩則在參與諾曼地的空降行動後下落不明,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得知此事後出於人道考量,特令在法國前線作戰的美國陸軍遊騎兵組織一支8人小隊深入敵後,只為在人海茫茫、槍林彈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瑞恩,並將其平安送回後方。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