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中日甲午戰爭觀後感

中日甲午戰爭觀後感(一)

我懷著激憤的心情,一口氣讀完了《中日甲午戰爭》這本書,令我久久不能平靜。

日本對我國壯麗山河,金銀珠寶及豐富的物產垂涎已久。日本明治十四年,日本天皇經過精心謀劃,於公元1894年7月15日發動戰爭。他們投入了四萬五千餘人,以及松野、吉野等軍艦,從朝鮮發動進攻。當時昏庸的清政府還摸不著頭腦,以李鴻章為代表的保守派還高枕無憂呢。他們花費大量金銀為慈禧太后請六十大壽,修建頤和園。以光緒帝為代表的抗戰派忍無可忍,下令對日宣戰。平壤戰役、黃海海戰因全部失利而簽訂了《馬關條約》。宣告了清政府經歷十年的洋務運動失敗,丁汝昌、鄧世昌等愛國將士壯烈犧牲。

在黃海海戰中,鄧世昌軍隊的致遠號瞄準了敵艦吉野號發出一枚炮彈,許久無動靜,原來為修頤和園,軍費用完了,而火炮里不是火藥是沙子!日本的速射炮一分鐘五發,清政府呢五分鐘一炮,好不容易發一炮,還是啞的。有此感慨當時的泱泱大國,軍事是多麼的落後。中國最早發明火藥,用來放鞭炮,外國人卻製成槍炮,用來掠奪財富,令人可悲啊!

可惡的侵略者不擇手段,慘無人道的殺害人民。現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顧世界的譴責,參拜靖國神社,傷害國際感情。破壞國際秩序。

不要再掠奪了,帝國主義們。希望你們遵守國際秩序啊!

中日甲午戰爭觀後感(二)

「每一次大的海戰都將決定著兩個國家的命運。」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的座右銘,他從始至終將自己的志向定在為祖國的崛起而奮鬥

從1840年,中國步入了近代社會,從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戰敗,導致了西方列強的不斷侵入。割地、賠款等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都深深的打擊著中國的心臟。戰敗後的清政府,開始總結經驗,是什麼原因使清鎮府導致失敗。李鴻章等人提出了向西方學習的洋務運動,去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和器物技術,來挽救清鎮府的危機。

1894年9月,在黃海上爆發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蒸汽機械大戰——中日甲午戰爭。就是這場戰爭,使得多少愛國志士以身殉國。這一仗打的壯烈,這一仗打出了中國人的威嚴和不容外人屈辱的氣概。北洋艦隊的「致遠艦」管帶鄧世昌,一身正氣,與艦同亡。在「致遠艦」中炮傾斜後,彈藥用盡。鄧世昌下令開足馬力向日艦「吉野」撞去,不幸被魚雷擊中沉沒,()全艦官兵壯烈殉國。

多少次的炮彈轟擊,多少次的忍痛堅持卻還是失敗了。眼看著那枚炮彈穿擊鐵甲打在了敵人的「心臟」里,如果那枚炮彈一爆炸是否勝敗會再議論一番。但那顆炮彈卻是一顆臭彈,甚至還有些炮彈因做工不細而不能上膛,這些本不應該出現的情況卻出現了。有些人說如果當時清政府出銀子買下那艘新式的英國軍艦,也許勝敗就會另堪別論了。但事實會如此嗎?有些人會拍著胸脯說「會的」。但那中說法是不對的,如果那艘軍艦被買下來只會拖延失敗的時間而已。因為政府的腐敗,你給他在好的軍事裝備就算這一仗打贏了,那下一仗呢?這一仗打贏就代表著沒有人再「欺負」你了嗎?

歸根結底,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是因為清政府的腐敗和無能。這樣一個落敗的腐朽的政府給它在好的軍事裝備也不會有太好的結局。就像將要落山的夕陽,那微弱的光芒和那即將散失的血一樣紅色是無法改變的。官僚的貪污和皇家的奢侈,眼看著海上的戰火炮聲在一個接一個的帶走熱血的戰士時,皇宮裡正在看大戲,這樣的政府怎會勝利。打不過就不打,躲得過就去躲。

我們在新世紀的曙光下,腳下踩著多少革命志士拋灑過熱血的土地。如果不是他們的犧牲,怎會換來一個嶄新的另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國。我很自豪的說:「我是中國人」。中國發展靠我們,而我們心中的熱血奔騰,胸懷大志。革命的精神傳承給了我們,我們必須接手並發揚光大,去完成歷史的使命。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不忘國恥。對,不忘國恥背負著歷史的使命。心中的戰火再也難以平息,讓我們: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讀書!

返回頂部